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全功。“
“功“字出口,身受多处重创的曹文远,也终于支持不住,晃了一晃,滚倒在地,倒下时,他的嘴角,还带着一丝宽慰的笑。
(奉孝,我们成功了…)
“原来如此。“
“断一臂,损敌一将。折一人,破敌一军。“
“黑暗兵法,王佐断臂,好狠的计,好狠的心…“
喃喃的说着,沧月明的脸色极为复杂。
“黑暗兵法“,当听到这四个字时,大多数人的脸色,都不会太好看。
起于何时已不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被多数兵家奉为圭阜的“武圣三十六计“出现时,与之背道而驰,逆流溯源的“黑暗兵法“,也已在历史的暗面中悄然诞生。
於期献头,王佐断臂,凤仪反目,煮米入田,屠赵安秦,尝粪嚼胆,杖脊执火,割须代首,指鹿为马…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有着一个用鲜血写成的残忍故事,而每一个故事之后,都有一个难以全得“正面评价“的人,纵然,他们中的每一个,也都是功名彪炳,与史留名。
“始创者,其无后乎?““曲邹丘家“史上最具名望的家主之一曾经无限感慨的这样说过。当时,正是百家争鸣的年代,而作为当时在学界最具地位的他的这一表达,也使黑暗兵法最终错过了列名“兵略“的机会。
“擅用‘黑暗兵法‘者,非人哉。“则是“英峰陈家“治世期间,帝凤原曾对朝中三公私下说过的话,那时,在与割据南方的“观琼杨家“的战斗中,名将温仲定下“平南十策“,用七年时间荡尽杨家国力,复以六万兵力破去杨家二十万大军,遂灭其国,但战事平息之后,温仲却始终未得重用,赋闲三年后,郁郁而亡。
邺城曹家世传武功,也名为“黑暗兵法“,虽则说,那首先是一种“武功“,与真正的兵法还有着很大差别,但这名字,却已是曹家立族两千年来始终被人看轻一线的重要原因,也正是为此,曹冶接掌曹家之后,才要痛下决心,另创“金科玉律“,以求一扫前积。
“不然。“
摇摇头,孙无法道:“若依我说,是黑暗的计,光明的心。“
“没发现么?连曹冶,也是被蒙在鼓里的。“
“用计之人,实为曹奉孝啊!“
“自古以来,行使黑暗兵法者,有几个肯施于已身的?为求胜利,不计代价如此,曹奉孝,他真是一个可怕的人。“
“但是,也是一个已有资格赢得‘尊重‘的人,救他,我便没有做错。“
“而现在,我便把他“还回去“罢…“
水花翻涌,半透明的蓝色巨人自河中慢慢拔出,双手横在胸前,横托着曹奉孝。送回到曹家大船上面。
曹奉孝出水的地方,离董凉儒的位置不远,但,他却连一点点要出手的意思都没有。
同样的,一回手,就可将连知觉也快丧失,仆伏在甲板上的曹文远刺杀,但董凉儒也没有出手。
右手松松的提着枪,枪头垂下,点在水上,董凉儒的左手伸出,伸向曹冶,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来。)
(来与我一战。)
没有语言上的回答,曹冶只是将刀夹在腕间,双手抱拳,拱向董凉儒,神色极是肃穆。
(请。)
(请在此毕命。)
历经变故,到最后,仍如一开始的“估量“。
决定最后战果的,仍是双方最强者的“单挑“。
枪挑动,火龙狂舞,刀挥斩,金芒激射,进入埋身战的两人,每一招也会令刀枪相交,每一式也不会影响到五尺以外。
激战的两人,渐渐已很难自远处分清,只看得见一团红光与一道白气在死死纠缠,但距两人五尺之外的河面,却不若方才般饱受荼毒,而是慢慢平静下来,渐得恢复。
虽是不若方才的大阵仗,大场面,但那,却只是因为他们比着方才出手的人更“强“。
每一分力量也是宝贵的,又怎能虚放出去了?
战局至此,还能以无恙之姿观火的,只得十来人而已,而真正能够将两人这一战的妙处“看懂“的人,也都在这十来人中。
狐疑的,王思千抬起头来,首次看向过远处的沧月明。
(如何?)
微微的皱着眉头,沧月明也未开口,同样只用“思考“来回答他。
(董凉儒稍好。)
(我也这样想,可这,就不应该。)
(对,能让曹奉孝下这样的决心,曹冶一定是对单挑有着必胜之算,没道理会这样。)
(他的意见呢?)
(和我一样。)
(不明白。若这样的话,他们岂非白白牺牲?)
(我也想不通,先看着吧。)
(若曹冶败了,你们打算怎办?)
(他很中意奉孝,一定会带他回山。)
(怎么,山大王要抢女婿了?)
(混蛋!再乱放屁,信不信老子下月去砸了你的“成贤书院“?!)
(哈哈,玩笑而已,无须介怀吧。我想要文和,有意见么?)
(随你,我只想带仲康走,他很对我胃口。)
(哦,要学你的箭法,他不对路吧?是代龙王收得徒么?)
(…)
(明白了。)
以心语交谈,他们已毫无顾忌的在讨论着怎样将可能剩余的“战果“瓜分,而虽然这是对正在生死相拼的曹董两人极为不敬的行为,但事实是,两人纵然知道,也仍是不敢和没法有任何“作为“。
弱肉强食,江湖,它本就是这么一个荒唐和没道理可言到赤裸裸的地方。
没有刻意的去保护自己的“心语“,他们的每句交谈,正隐身于崖顶的神秘人也都有能力听的明白,他却沉得住气,一句话也未插。
自几人态度来看,曹冶显然是较为不妙的一方,而从实际的战局来看,也是如此。
头盔是方才便已失落,激斗十数合之后,曹冶连身披白袍也已被撕的片片碎裂,惨不能睹,一口刀左挡右架,堪堪守住了董凉儒的如火攻势,却连半点还手之力也都欠奉,教谁来看,也都是个早晚必败之局。
曹文和心道:“这可不成。“咬紧牙关,要出手时,却怎奈方才实是消耗太大,晃了几晃,甚么也没发出来,反而“扑“的一声,一头栽在地上。倒是累着了正全神贯注于曹公明等三人伤势上的曹公达,又是一阵忙乱。
占尽上风,董凉儒的心情,却并不敢有半点放松。
与曹家纠缠多年,曹冶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少有人可说比他更为清楚。
若有得选择,他宁可在武功尽失的情况下绑住两只手去对付一条毒蛇和一只狐狸,也不愿面对一个“底牌未出“的曹冶。
论武功,他自信在曹冶之上,可是,曾是当朝第一重臣的他会被逼到现在这个境地,却与他的武功无关。
(虽占上风,但这样下去,要决胜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