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咒锁千秋(第3/9页)太平记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是因为那小子‘不是人‘,令为师极为震惊,你可明白原因?"

    贪狼躬身道:"请真人指点。"

    张南巾缓缓道:"其实术数之说,原属缥缈,可,这次的事情,是为师积五年之力苦苦推演数十次方批算而得,‘五虎西来乱中变,黑水滔天蹈海现‘之词虽还有所含混,但五人之数,绝不会错,这一点上,为师极有信心。"

    "所以,在那时,我也在想,那小子会否真得‘不是人‘?"

    贪狼听张南巾说话,只觉得十分不明,心下不住盘算道:"‘不是人‘?但这小子却也绝非妖仙幽灵之属,不是人,那他又能是什么?难道是用‘回魂法‘炮制的‘活死人‘?"却听张南巾又道:"贪狼,你可知道,‘不是人‘的,未免都是妖仙鬼怪,‘不死者‘,也是‘不是人‘的一种?"顿时胸中剧震,失声道:"真人,您说什么?!"

    不死者。

    自有太平道以来,便与之同生俱存,虽被多数人斥为妄言,却始终被太平道众们深信着,口口相传,在历史中不住传承的一个"概念",也是太平道的整个"救世理论"中最为基础的一环。

    传说中,自天地开创之时起,便有十二柄"太平天兵"降世,以地支之序排名的它们,并非死物,而是各有"灵魂"的存在,只是,这些灵魂却不是存于天兵体内,而是与天兵分离,投身轮回,转生人身,便是所谓"不死者"。

    本来六道轮回,运行不息,前生善恶今生报,一世因缘百世偿,恶者为犬为猪,善者成仙成佛。可对这十二人而言,"轮回"的范围却比一般人小得多,永也不会下降到饿鬼畜生之道,也永不会上升到仙佛修真之道,只是在人界四道当中轮回。生生世世,永不磨灭。而若在某一世的轮回当中,他们可以遇上与自己对应的天兵时,便能将一直封存天兵之内的"力量"取得,传说中,那便可以令人直取到第九级甚或更高的力量。而凭此力量,太平道的理想就可以去被推动和实现,在太平道的理论中,有所谓"终日"之说,便是说总有一天,十二名"不死者"将会在同一时代转生并寻得与自己对应的"太平天兵",那时侯,便是"理想国"的开始,也是一切苦难的终结。

    美丽的传说,但,便是在太平道的内部,也有相当多的道众对之抱持着"将信将疑"或是"故妄信之"的态度,更不要说信众以外的广大民众,究其原因,便是因为:按照太平道的这一理论,"不死者"便该出现在任何一个时代,便该凭籍他们那神一样的力量来不住的影响大正王朝的历史进程,可事实却是,虽然在传说当中也有着"不死者"和"太平天兵"的出现,可就算是按照太平道自己的统计,在整个大正王朝四千年的历史上,"不死者"也只出现了不到二十次,并且,每当"不死者"出现的时候,往往也是大正王朝陷入乱世,群雄毕起的时候,所以,很多人都有质疑,认为所谓"不死者"就只和那些"帝王之气","天生龙胄"之类的说话一样,只是骗取民众崇拜的一种手段,是太平道想要统一天下,建立宗教国家的一种努力。

    可是,在历史的暗面当中,也一直都有流言,说是有关"不死者"的存在并非妄言,只是,那些可以强烈佐证出他们的"真实存在"的证据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被知情者刻意掩盖,事实上,不唯是太平道,历代帝家,龙虎道门和曲邹丘家的高层内部,都代代相传着关于"不死者"的种种记载,而若那些记载能够大白于天下的话,便能够轻松证明"不死者"传说的真实性。

    但,便是那些不相信"不死者"的人,也都会承认:至少,那些被称作"不死者"的人,每一个也都有着骇人的力量,那些据称是"太平天兵"的武器,每一件确都能够开天辟地,所以,便是不信的人也好,当真正听到有关"不死者"的消息时,也都会骇然,和无比关心。而对于那些相信和支持太平道的人来说,"不死者"的消息,自便是最好不过的喜讯。

    贪狼思路极快,片刻惊愕即已反应过来,颤声道:"那,真人,你的意思是说,这光团,是…是…"

    "唔。"

    慢慢的点着头,张南巾道:"如你所料,这光球内部所藏的,应该就是太平天兵之二,蹈海丑刀。"

    贪狼愣了愣,道:"那便是说,真人您先前的批文中,那‘蹈海‘两字其实,其实便是天兵之名?"

    "不错。"张南巾道:"而现在,贪狼,很多事情,也是该告诉你的时候了…"

    "关于太平天兵的细节描述,早在四千年时,便已由祖先们纪录下来,做为太平道的最高机密,代代相传,可,也就是因为这样,在四千年来我太平道所遇的一次次劫难中,那些累积下来的资料不止一次的受到损失,受到没法弥补的损失。"

    "传说中,太平天兵共有十二件,依地支之序排列,其中大多数的细节现在都已轶失,为师现在可以有把握的告诉你的,只得五件。"

    "孟津子袍,蹈海丑刀,搏浪寅锤,长庚午经,金雕申剑。"

    "这个地方,是为师在五年前发现,当时为师虽对之没有任何认识,可,第一时间内,为师就已在感到,这个地方,必和我太平道有关。"

    "石室门楣上所篆的蝌蚪文,是一种失传已久的文字,这些年来,为师虽然努力,却始终未能将之破译。可至少,为师已确认,这些文字及这石室的历史,绝对不会少于两千年。"

    "整整五年当中,为师几乎用掉一半以上的精力去研究这个地方,用心设法破解这道护咒的同时,为师也始终在搜集那些轶失民间的太平道旧记,因为,为师越是研究此处,就越是强烈的认定,这绝对是一处太平先人所留的遗址。"

    "后来,功夫不负苦心人,玉清真人在开拓南方道众的时候,寻访到了一块二千多年以前的竹简,在那上面,为师终于找到了线索,找到了为师寻索多年的答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