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
这等奇药最适合大人赠予府内夫人、小姐服用,因为炼制困难,几乎是一丹难求,今天贫道把它赠予李大人,还望大人给予牵线引介。”
李成听说过此驻颜丹,在京城绝对是一丹难求,而且价格已经炒成了天价,以李成的俸禄再加上灰色进项,都不敢去问价,现在璇玑子一次奉上三颗,李成如何还能保持矜持?
李成急忙接过驻颜丹塞入怀中说:“下官在京城时,多受十九皇子照顾,而十九皇子本人对修道之人也是十分尊敬,我想璇玑子仙师如果愿意投效到十九皇子名下,十九皇子肯定是非常欢迎的。”
璇玑子一听是十九皇子,心里冷哼一声,果然是十九皇子,人送外号“老十九,贪吃狗”的十九皇子,是诸皇子里心性最凉薄、最贪婪的一位皇子,他尤其喜爱金银之物和女人。
但是十九皇子有个优点,就是对修道之人却格外尊重、礼遇有加,不管他是不是装出来的,至少比排名前四、主张抑制修道的皇子们更受修真界喜爱。
璇玑子面露喜色,抱拳躬身道:“原来是十九皇子,贫道久有耳闻,可惜不曾见得一面,还请李大人从中促成此事。”
李成似有难处,捋须沉吟着。
璇玑子急忙又加了一句:“未来商会利润所得,十九皇子占四成、李大人占一成,而且鄙派为大人每月炼制一瓶‘养肾壮根丸’。”
李成看有璇玑子如此识趣,自然眉开眼笑说:“璇玑仙师客气了,您此次晋升化神期,为宣威府增光添彩,宣威府里不能没有表示,特拨付白银一万两用于璇玑派屋舍建设,还望仙师不要推辞。”
璇玑子自然不会推辞,开心的接受了李成的馈赠。
双方游览璇玑山景色的目的已经达到,都失去了散步的兴趣,所以很快就来到了璇玑子的房舍,此时午饭已经备齐。
璇玑子再派人把宋能请来作陪,宾主双方愉快地共进午餐。
虽然因为时间仓促,璇玑派准备不出太多的菜肴,但是易囚徒的厨艺却非常了得,只是一些山珍野味、菌菇青菜也做的有滋有味,令平日习惯大鱼大肉的李成和宋能大呼好吃。
随李成和宋能来的近两百名兵丁、仆从也被妥善安排用餐,两菜一汤、籼米饭管饱,把易囚徒和三十名仆役忙得四脚朝天。
终于在宾主依依惜别的深情中,璇玑派送走了李成等一行人。
李成等人刚刚离开山门,苏幸和韩艾就酒气熏天的从山下归来了,璇玑子站在山门下,狠狠地瞪了他二人一眼,吓得二人急忙躬身归入送客的队伍中。
璇玑子说:“你们两个去洗漱一下,余墨,你去把那几个今天没露面的都叫来吧,我们开个会。”
璇玑子众弟子看着库房内堆积如山的物资,首次体会到富有的感觉,普遍认为这次接受朝廷封赏和辛苦接待还算值得。
璇玑子扫视了弟子们一眼:“看够了吧?回大殿开会。”
璇玑派大殿内,璇玑子在蒲团上坐下,众弟子则跪坐在蒲团上,李启明太胖,只能很没形象地坐在蒲团上,因为肚子太大,身体不能坐直,只能用两只粗壮的手臂在背后支撑着地面。
璇玑子面沉似水地扫视了一遍弟子,所有弟子都挺直了身子,很少见师父如此严肃的表情。
璇玑子突然开口道:“很久没有给大家一起授业了,今天为师给大家来讲讲‘道’和修真的关系。”
‘道’是我华夏先祖先贤为大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所起的一共总称。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着某种规律,无有例外。其始无名,故古人名曰:道。
道即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
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道”生天地万物,生仙佛,生圣生贤,倶以从“道”而生,阴抱阳,生生化化,无极无穷之妙哉。这就是一切的本源,是最高的准则,即终极真理。
后道祖总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所谓“修真”即为悟道,悟道是为超脱,超脱需要从内到外不停的升华,从身体到元神的不断蜕变,在大道之中寻找生命的本源,最终成就永恒。
如何悟道?从感悟天道,遵循地道,升华人道。
“天道”--顾名思义,是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世界必有其规则,是为天道。
天道即永恒之道,是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规则。
天道,道生万物,道于万事万物中,又以百态存于自然。
道有非恒道,恒道,可想象,不可想象,可感知,不可感知,有属性,无属性等等……之分。
所谓“地道”,就是修真之人向自然学习,积极参与天地化育、造福万族的方法,是天道在世间法相的呈现,如为师修炼的“自然之法”,你们各位主修的功法,都是感悟天道,创造出来的法则。
如想接触天道,必要将地道修炼至极致,只等那一线机会触摸天道。
而“人道”,指做人的道理、族群的伦理关系、尊重万族的生存权、爱护所有有灵生物的生命,关心人性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
《道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的就是天地人道之间的关系,也是为师悟道的根源。
道,承载一切,德,昭示道的一切。
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
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璇玑子的话如黄钟大吕一般震撼着诸弟子,他们是第一次听璇玑子如此清晰的阐述道和修真的关系,每个人对道和自己功法有了更多的感触,对境界提升有了很大的帮助。
璇玑子又开口说:“徒儿们,你们知道了‘道’是什么,有谁能告诉我,修道究竟是为了什么?”
众弟子陷入了沉思,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回答起来非常困难,一时没人敢回答。
璇玑子说:“余墨,你来说。”
铁余墨说:“师父,弟子以前认为修道是为了‘长生不老,永恒不灭’,但是随着这些年对修真的不断感悟,弟子觉得永恒之道离一般修道之人真得太远了,绝大多数人一生修道,都摸不到永恒的一丝痕迹。
所以弟子现在的道就是,不断地超越自我,在炼器一道上做到极致,这样我才能开心,我才觉得修道和人生才有意义,我才有动力在修道之路上坚持下去。
弟子可能有些消极,请师父指正。”
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