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活着就得有点追求(第2/2页)驿唐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张家集。张家集是个镇子有三百多户人家。放在后世这样的规模不过是个比较大的村子而已,不过在现在,张家集算方圆五十里中最大的镇子了。

    虽然与后世的城镇没法比但张家集还是很有规模的,镇子中间是一条宽阔的大路,两旁是整齐的店面,各种小摊沿着大路摆放,十里八乡来赶集的人将集市挤的满满当当。牛大叔将大车停在路旁也不吆喝。因为牛大叔常来卖东西口碑一向很好,很快就有熟客来询问东西的价格。牛大叔大概想快点将东西卖出去,开的价格比别人低一些,很快一车东西就卖光了。卖光了东西,牛大叔将大车放在一间酒铺门外请铺里的小二帮忙照看,然后带着两人在集市上转转去买需要带回去的东西。经过与很多人很长时间的讨价还价,牛大叔才买齐了所需的东西赶回酒铺。

    在牛大叔买卖东西与人讨价还价时,李潜也在仔细听着他们的谈话。毛皮什么成sè,价格是多少钱,肉干多少钱,油盐酱醋多少钱,小米多少钱,麦子多少钱,针头线脑多少钱,葛布多少钱,草席多少钱,草鞋多少钱,李潜都努力记在心里。收集这些信息倒不是李潜信不过牛大叔而是想从中发现有没有赚钱的门路。

    让李潜很失望的是根本没有任何能快速赚钱的门路。直到他听到有个穿绸衫的人在询问一个猎人那张狐狸皮的价格。同样是毛皮一张野兔皮只值十文钱,而那张狐狸皮,猎人开价就是二十贯,几经讨价还价最后以十八贯成交。看那猎人的神sè还有些肉痛,而买狐狸皮的那个穿绸衫的中年人却一付捡到宝的样子。

    回到酒铺李潜以为牛大叔取了大车就走。可没想到牛大叔却坐下了,而且要了一碟盐水豆一碟盐水笋干和一碗铺子里自酿的腊酒,又让小二给李潜和牛弼倒了两碗热水让他两人就着盐水豆和盐水笋干吃自己带来的肉脯。

    在这里生活了一段rì子李潜知道盐比粮食还贵。他和牛弼在家很少能吃到咸一点的菜。今天吃到盐水豆和盐水笋干两人觉得咸鲜无比,立刻胃口大开甩开腮帮子吃起来。很快豆子和笋干被两人吃的七七八八,两人便将肉脯撕碎放到盐水里沾沾咸味再吃。这顿饭两人吃了个十成饱。牛弼吃完直打饱嗝。而李潜则摸着肚子暗叹,这咸鲜可口的豆子和笋干才是菜啊,家里做的那些没有咸味的肉跟木头一样无味。

    牛大叔很少吃菜,喝酒也是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啜。李潜悄悄观察了一会,发现他一直在倾听酒客们的谈话。于是李潜也暗暗注意听茶铺里的人在谈些什么。听了一会,李潜分析出他们谈话的话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传一些趣事。如,谁家的公子又霸占了谁家的小媳妇了,谁家寡妇偷汉子了,谁家的小子跟谁家的小娘子私奔了之类的。但这些似乎并不是牛大叔听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