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掌握故事的时候,则可以发挥第一人称的更多的力量。就是信息不对等。虽然读者是通过‘我’来了解整个故事的,但故事中的‘我’并不是全知全能啊。”
岳清言说的并不深,但也不浅。他说的很多都是在很多故事里会被用到的技巧,以及自己的思考。
“如果读者已经透过这个‘我’,看到了故事全貌呢?然后看着主角无可避免地滑向深渊呢?”岳清言问。
这个问题如果在别的专业,可能不会有什么反应。但在场的都是中文系,别管主动被动,乐不乐意,至少阅读量不会太差。岳清言的这个问题立刻让大家浑身都是一激灵。
“我靠,这样,第一人称的用法好高级。”一个学生感觉到了这个问题的力量。
“第三人称也是。许多作者喜欢第三人称上帝视角,但上帝视角本身会让故事显得无趣。如果,第三人称的角色,也被观察角度局限呢?那叙述故事的方式会不会不同了?如果,交织多个第三人称视角,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从不同的侧面来写呢?当然,这个会显得混乱。多视点构成同一个故事,最好还是第一人称。这样,手里可以用的资源就多了。”
资源?金宸也有些恍惚:“唉?这个资源是什么意思?”
“不仅仅构成故事的信息在叙事啊。第一人称的思考方式、叙述笔调、说话、思考的语法,和构成这些文本的小细节,所有这些文字都构成了叙述啊?最简单来说,在一个角色的说话里,换用不同的语气词、助词,以及其他小的变化,立刻就有识别度了。读者的阅读就不会混了。”岳清言说:“当然,这个好像不是文艺理论关注的范畴,而是作者怎么写的问题。”
“唉?你是说?那些无信息语素,实际上也在构成叙事?”金宸一下子明白了过来,然后立刻用学术语言说出来了。
岳清言想了想:“我想并不是构成叙事,而是修饰了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