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折中办法(第1/2页)血沙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罗杰斯他们关心的话题,也正是美国当局必须考虑的问题。

    看得肤浅一点,利川小次郎领导下的曰本对台湾的安全形势大有帮助,毕竟曰本增强军事力量,必然分散大陆的军事力量,使台湾受到的压力大大降低。看得深入一些,就能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面对曰本的军事威胁,大陆必然会加强军事力量。

    虽然在战略方向上,大陆会有所侧重,但是应对曰本威胁与解决两岸问题,主力都是空军与海军。面对大陆增强的海空军事实力,台湾不可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外界上,必须加强军备建设。

    问题就在这里。

    以台湾的实力,根本不具备读力发展军事工业体系的能力,几乎所有主战装备都需要从其他国家引进。

    受制于特殊的政治地位,台湾进口武器装备的渠道非常狭窄。

    结果就是,台湾往往花了更多的钱,却只能买到次品。比如二十年前,台湾从美国采购的F-16A/B战斗机就是没有送往巴基斯坦的二手货,价格比更加先进的F-16C/D还要高出几成。又比如,同期从法国采购的“拉菲特”级护卫舰,不但价格昂贵,还只是船壳,所有舰载武器与电子设备都得另行安装。

    跟大陆搞军备竞赛,台湾没有任何胜算。

    在采购F-35A战斗机的谈判中,美国当局对未来十年的两岸军力做了评估,认为台湾至少需要采购一百五十架,替换机群中的F-5E/F与“经国”号战斗机,才能维持两岸的战略平衡。

    照此计算,台湾至少需要投入一千三百亿美元。

    对于台湾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说了,除了购买战斗机,台湾还得购买战舰等主战装备。如果把军购费用全都花在战斗机上,无法为其他部队换装,台湾的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

    这还是在曰本离经叛道之前的估计。

    根据最新的战略评估,如果大陆的J-20在五年之内定型量产,在得到更加优秀的发动机之后,对气动外形进行修改,使战斗力达到与F-22A旗鼓相当的水平,然后按照应对曰本军事威胁的标准替换Su-27SK机群,那么台湾采购再多的F-35A,也无法维持两岸间的战略平衡。

    最有效的解决途径是采购F-22与F-35,形成高低搭配。

    按照美国当局做出的评估,台湾需要采购六十架F-22与一百二十架F-35A,才能勉强维持战略平衡。

    这样的花,至少得花费一千八百亿美元。

    由此可见,曰本增强军备,不但没有改善台湾的安全局势,反而使台湾深受其害。

    问题是,别说F-22,台湾连足够的F-35A都买不起。

    对美国来说,台湾是绝对不能“失守”的战略前沿,特别是在曰本渐行渐远之后,更加得保住台湾。

    早在刘威找到李学常之前,美国当局的态度就有所松动。

    拿到战略分析与评估报告之后,诺里斯责成五角大楼,重新审议了对台军售案,明确提到应该让洛马公司开出一个更加能够让人接受的价格。

    在暂时无法向台湾出售F-22A,而且台湾也没有能力引进这种战斗机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促成F-35A的销售工作。

    可惜的是,F-35系列战斗机的研制成本过于高昂,价格很难降下来。

    更要命的是,这几年美元大幅度贬值、全球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等因素,导致F-35A的实际采购价格大幅度提高。比如在二零零六年,洛马公司估计的单价为七千五百万美元,两年之后升到一亿一千万美元,现在则高达一亿六千万美元,不比F-22A便宜多少。如果在五年之后向台湾交付F-35A的话,单价肯定会突破两亿美元。算上均摊的研制费用,单价不会比三亿美元少多少。

    这个价格,别说台湾,连美国都有点吃不消。

    盖茨下台之后,新上任的国防部长重新审定了F-35系列战斗机的采购与装备计划。

    海军陆战队首当其冲,如果不是曰本已经在F-35B上投入了研制经费,还承诺购买生产许可权与上百架,以及意大利与英国仍然没有放弃,不然该项目肯定会被下马,而最终保留的装备计划不到两百架。

    相应的,海军型F-35C的装备规模有所提升,其中一部分用来补充削减后的F-35B,确保陆战队航空兵的规模。空军的F-35A被砍去三分之一,只保留了不到一千六百架,最终将以一比二的方式替换F-16系列战斗机。

    美国减少采购数量,必然导致F-35系列战斗机的单价与分摊经费大幅度提升。

    毫无疑问,台湾买不起F-35A,至少不可能用F-35A替换即将退役的老旧战斗机。

    谈判工作几乎因此陷入停顿。

    在五角大楼的干预下,洛马公司将F-35A的单价降到了一亿七千万美元,但是提出让台湾分摊研制经费,并且以今年的物价为基准,到正式采购的时候乘上通货膨胀系数,至于配套的弹药装备,更得另外花钱购买。

    照此计算下来,一百五十架F-35A也需要大约一千一百亿美元。

    台湾当局所能接受的总价格最多只有八百亿美元,而且三分之一得采用易货贸易。虽然在谈判中,台湾当局不再坚持易货贸易,却提出了贸易补偿,即美国得从台湾采购相当于三百亿美元的货物。

    差距实在是太大,双方都觉得无利可图。

    如果曰本没有跳出来制造麻烦,这件事很有可能拖下去,直到某一方做出让步,而且肯定不是美国。

    按照以往的惯例,台湾当局很有可能在保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缩小采购规模,比如只购买一百二十架、甚至一百架F-35A,而美国政斧则以贸易补偿的方式,为台湾提供数百亿美元的产品订单。

    可惜的是,曰本这么一闹,西太平洋一下就热闹起来。

    虽然大陆暂时没有做出反应,但是有足够的情报证明,大陆已经加快J-20定型量产的步伐,而且获得新式发动机之后,大陆的工程师对J-20的整体设计做了大幅度改进,姓能不比F-22A差多少。

    向台湾出售F-35A,已成当务之急。

    在这件事上,美国政斧的压力也非常大。

    要知道,美国不是政斧主导的国家,真正的主宰是企业。虽然美国政斧非常重视对台军售,甚至提出优先向台湾提供F-35A,但是战斗机的研制与生产成本摆在哪,总不可能让洛马公司做亏本生意吧。

    谈判中,美国政斧的代表还提出,台湾可以出资参与F-35A的改进工作。

    这个提议,让台湾当局很感兴趣,因为改进主要就是提高F-35A的空战姓能,以满足众多买不起F-22A战斗机的国家。参与改进工作,台湾就能从今后出售的F-35A战斗机中获得丰厚回报。

    可惜的是,洛马公司连F-35A的量产工作都没安排过来,改进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