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相遇(第1/2页)一统三国之杨家将传奇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下邳城国相府

    刘备、曹宏等人逃亡数日,昨日终于安然到达下邳。经过一夜的休息,卧病在床的陶谦病情有所好转。刘备三兄弟、曹宏、曹融等人也已经恢复精气神。尤其关羽、张飞二人更是龙精虎猛,一大早就在国相府里乱窜。

    刘备、曹融、曹宏三人在大厅悠闲地品茶,一边讨论后续防备杨军的事情。

    “大哥。”

    刘备三人远远听见张飞震耳欲聋的呼喊声。

    曹宏难过地捂着耳朵,一脸的怒意。心中暗骂:这个莽夫,丢下主公两个儿子被抓,自己跑路的事情没找你算账。现在一大清早又不让人安生。

    曹融也是脸色不虞,刘备人精一样的人物,哪里看不出二人的不爽。

    刘备心下暗暗埋怨三弟,连忙拱手致歉道:“我三弟粗鲁无礼,备在此向二人致歉。”

    曹宏、曹融见刘备脸色真诚,心下芥蒂早已消了,再者现在已是一条船上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那肯得罪。

    “刘使君哪里话,翼德只怕有急事来报,情急之下才会如此。我二人并非狭隘小人,自然不会计较的。”曹宏呵呵一笑,回道。

    “是啊!是啊!”曹融在一旁附和。

    这时关羽、张飞匆匆踏入门槛,张飞性急,嚷嚷道:“大哥,那唠舍子下邳相笮融早带着手下七千兵士跑了,连粮草被他们席卷一空。我们找遍了国相府,没找到多少粮草,而且兵营只有五千的新兵蛋子,现在正在军营外闹腾呢。”

    关羽站在一旁捋着长髯,微眯着眼,也不说话,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刘备、曹宏、曹融三人听的如此惨况对视一眼,暗暗发愁。

    他们从徐州带回的丹阳兵不到四千,刘备的兵马也已经全军覆没。凭着不到一万的溃兵和新兵怎么可能抵抗杨楚的精兵强将。要不是这几日下雨,敌军没有赶来,下邳他们都想直接放弃了。

    “三弟,可有打听到那国相大人去了何处?何时去的?”刘备问道。

    “只听说前日往南边去了,不知去了何处。”张飞耷拉着头,有气无力回道。

    曹宏叹了口气,道:“只怕是逃去广陵城避难去了。此人素来胆小,他没有向杨军投诚就已经够好了。”

    “如今下邳兵力捉襟见肘,粮草不继。曹大人可有解决之法?”

    关羽、张飞、曹融都是武将,大厅里就曹宏一个文士有点智谋,刘备把目光投向曹宏,希冀地望着他。

    “刘使君,不需担忧。下邳城没有粮草,我们可以将下邳国其他县城的兵力和粮草集中到下邳来,应能再凑五千步卒,粮草的问题解决了。再征召些士卒,凑齐两万大军,单是守城绝对没多大问题。只要等到广陵的援军到达,我们就有和杨军对战的兵力。”

    曹宏微微一笑,又恢复往日智珠在握的样子。

    刘备微微颌首,如今山穷水尽,这个办法不失为好的计策。

    如今陶谦已经将军政大事托付于刘备,曹宏曹融都得听其调遣。

    刘备眼神一凝,开始发布命令。

    “云长,你带着两千兵马速去下邳军营,接收五千新兵。然后带着七千兵马筹集防御物资,接管下邳城的防御。”

    “诺!”关羽拱手应道。

    “曹融和翼德各带八百兵马前去各县抽调兵马粮草,若是有兵器铠甲马匹等物资一律带回下邳。”

    “诺!”张飞、曹融大声喝道。

    刘备朝曹宏拱了拱手,道:“曹大人,下邳的政务和征兵之事就要劳烦您了。”

    “刘使君客气了,这本是我份内之事。”曹宏对刘备的态度颇感满意,回道。

    刘备发布完命令,众人各自下去忙活。

    曹融带着八百丹阳兵到下邳的南边诸县征调兵士和粮草。张飞则到下邳的东边诸县而去。

    几日过去,二人收的粮草两千多石,士卒两千余人,兵器马匹也得不少。刘备喜出望外,对守住下邳更有信心,日日与关羽操练兵马,只等敌军到来。

    ……

    一日雨势见停,张飞带着士卒前往离下邳颇远的曲阳县进发。

    曲阳县临近海西县,离下邳有一天的路程。幸好张飞的士卒精锐速度快,早上又出发的早,才能在天黑之前赶到曲阳。

    第二天日头,张飞带着一千多兵马,拉着满载着粮食的牛马回程。

    张飞策马在前,不时望着身后的粮食一脸得意。

    今日的收获可比前几日多了一半,一定能将曹融那老小子比下去。

    突然后面传来一阵吵闹声,张飞眉头一皱,喝骂道:“后面发生何事?”

    后面急匆匆冲来一名小兵,拱手道:“报张将军。有名士卒没有约束好马匹,让马匹践踏旁边的麦田。如今正和那农夫吵将起来。”

    “龟孙子,不干好事,尽给我惹祸。”

    张飞怒骂一声,喝道:“还不前面带路!”

    “是是是,张将军随我来。”小兵急急忙忙带着张飞到了争吵的地方。

    这时后面传来哒哒的马车声,远方数辆马车疾驰而来,见前方阻塞,马夫连忙停下马车。

    “马夫,为何停下马车?”马车内传来稚嫩的质问声。

    “回二公子话,前头有兵士载着辎重停了下来,挡住了前行的道路。”马夫回道。

    “你速去前方探查情况,需恭敬有礼,不可鲁莽。”不一会车内传来二公子的声音。

    “是!”那马夫跳下马车,跑上前去。

    不一会一名少年推帘而出,只见他剑眉星目,俊秀不凡,年纪不过十二三岁,已经颇有几分老成的样子。

    “二公子!”

    后方传来呼唤声,那名少年转头一瞧,脸上微微露出笑意,跳下马车行礼道:“简先生好。”

    那名姓简的中年文士拱了拱手,道:“二公子可知前面发生何事?”

    少年摇了摇头道:“吾已派马夫前去打探,稍后便知。”

    中年文士忧虑地望着远方的兵士,道:“前方的士卒不知哪路诸侯的兵马?”

    如今青州杨楚和徐州陶谦正在交战,要是碰上乱军只怕有难了。

    “先生这我倒是知道,是陶谦的部下。”二公子笃定道。

    “哦,公子何以肯定?哪怕他们穿着是徐州兵士的衣服,亦不能确定是陶谦的部下。”

    听着这少年肯定的语气,中年文士泛起一丝好奇问道。

    他从幽州千里迢迢赶来豫州,没想到扑了个空,主公已经去了徐州。他穿过泰山来到东海,幸得这位二公子肯搭他一程。

    这位公子的叔父病重,又无年纪大的长辈在左右,这一路都是这位二公子主持各事,有条不紊,令他钦佩不已。

    “青州杨楚征战数月,连败三路诸侯,兵困马乏,我本以为他能拿下琅邪已是极限。没想到陶谦如此无能,三天就被杨楚打下了郯城。不过这几日连绵不断下雨,杨楚兵锋已老只怕在等雨停了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