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政治(第2/2页)市井贵胄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来。

    “少校军衔?军不干政是第一代领导人定下的铁律,为什么他做政斧办公厅主任还是个少校?”赵虎臣错愕道。

    “我还以为你真的是什么都不懂呢。”韩书画轻轻一笑,瞧着赵虎臣脸上的错愕的表情她竟然觉得十分有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在学校做完一个又一个的学术课题之后就已经越来越淡了。

    “当然是有特例的,否则按照你这个逻辑,中国到现在一共是四代领导人,第一代领导人开始本身就是集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三个党政军的最高领导职务为一身的,他们岂不是从一开始就犯了错误?当然,第二代领导人那是特殊情况,暂且不论。军队里面有一种军人,就是在职军人,意思就是保留军衔和军籍,但是没有军队职务,这种人就是在职军人。你见到的那些在政斧里头当了些头头脑脑就搞得自己比国家领导人还威风的官肯定上不了台面,而在军队里面做个营长军长什么的也都算不得什么,真正厉害的是政斧里面的在职军人,他们有军队背景,却是政斧工作人员,这些人背后往往有着政界和军队两方面的通天背景。”韩书画说的很慢很清晰,赵虎臣一字一句地停在耳里记在心里,一边打定注意回去以后一定恶补这方面的信息。

    见赵虎臣听的认真,韩书画微微一笑,坐正了身体继续道:“还有一点,政斧办公厅其实是一个很特殊的部门,为什么说它特殊?因为在这个部门里面做中上层领导的人年纪通常不会很大,而翻一翻他们的履历肯定也很漂亮,重要的是他们背后肯定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家族势力在支撑,特别是中央,中央办公厅用另一种说法来说就是汰渍档的镀金地,京城的那群从政的大少们,没进中央办公厅的肯定都是下层的小角色,而在中央办公厅里面任过领导职务的人肯定是被上面所看重和要大用的重要苗子。中国的官场讲究一个未雨绸缪,从第一任领导人开始每一届的领导人都是隔代指定的,这也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定,例如第三代领导人就是当年那一批还在世的开国元勋物色的,而如今的领导人与当年邓公为核心的领导班子里面一些大佬就有说不清的关系,至于现在已经明朗化的下一代接班人就是江在位时定的。这是规矩,则才叫做铁律,也正是因此,那些在最上面的老头子对隔代根正苗红的晚辈特别在意,接触到政治圈子越往上这个特姓就越明显,例如京城的那些汰渍档,基本上三十岁之前就已经被长辈们定死了未来发展的上限。”

    “中国真的有那种呼风唤雨,只手遮天的家族门阀不?就是那种盘踞权力金字塔的最上层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皇族?”赵虎臣好奇道。

    没想到赵虎臣会问出这个问题的韩书画一愣,随即笑着摇摇头:“没有。三反五反加上十年浩荡,第一代领导人已经扫清了旧时期国内大家族的根子,再加上当年邓公定下一个中央领导人后代只能有一个从政的规矩就已经封死了这种可能姓,从军的不算里面,只要不是活腻了没哪个军人敢把手伸到政治上。这就叫做政治远见,能量大一些,背景深一些的官宦之后肯定有,但那种只手遮天的家族永远不可能出现。”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直都是韩书画在说,赵虎臣在听,时不时地问上几个看起来有些幼稚的问题,韩书画都会一一地认真回答。

    一直到了韩书画家所在小区的楼下,两人才发现竟然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相视一笑,韩书画下车前站在车门边轻声问:“要不要上楼去坐一坐?上次你可说过要再尝一尝奶奶手艺的。”

    赵虎臣闻言轻笑,将车停好熄火,道:“那好,我就蹭一顿夜宵。”

    发了一条消息给漠蝶自己晚上晚点回去之后两人就上了楼。

    开门的是韩书画的奶奶,老人瞧见了赵虎臣显然很高兴,一张不满了沧桑岁月痕迹的脸庞上舒展开来温和的笑意,让两人进门来,亲自去倒了一杯茶递给赵虎臣,拉着他坐在自己旁边,道:“上次书画说你过几天会来,我就天天等,本以为你忘了我这把老骨头,没想到真的来了,怎么不早点过来,好让我买些菜给你做顿好吃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