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意如此(第2/2页)雪域残阳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神态举止,眼前这个人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英国绅士,谁也不曾想到他是一个出生在草原上的藏族后生。

    这是教育对一个人的改变,生活对一个人的磨砺。

    格桑嘉措承认,如果没有教育和几千年汉文化对他的熏陶,他不知道自己的生活轨迹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崇山峻岭,草地河滩的时候,贪婪也被带到了藏家儿女的身边——为了金钱,而不是信仰,他们开始强烈的追求佛、法、僧“三宝”以外的东西。为了挖冬虫夏草卖钱,人们纷纷跑到草原和山坡上乱挖:先用铁丝刷子在一片草地上刷一遍,然后再跪倒在潮湿的草地上仔细的寻找,一旦发现冬虫夏草,就用一种特制的锥子从地里面把虫草挑出来。挖虫草一般在春天,这时候的青草刚刚吐出新芽,最容易发现虫草,人们不畏艰辛的纷纷上山,手脚快一点的,一春天能挖个几千甚至上万块钱的虫草。可是这样,植被就被破坏的不成样子了。好多挖过虫草的草地几年时间里都恢复不过来。为了多养牛羊卖钱,谁也不考虑草场的承载能力,草场都承包给了个人,政斧也不再干预牧民的生产经营,自家的草场吃没了,他们就赶着牛羊到附近乃至更远的山上,这些年来,这里的牧民不知道和邻县的牧民为了草场而打了多少次的仗了。草吃没了,连草根都被山羊啃没了,树皮也被啃得不成样子了,草场退化,大雪山下的大草原每到春夏季节黄风肆虐,沙尘漫天……面对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格桑嘉措百感交集。他不敢相信,假使把他放回到养育了他的草原,也许他连一天都活不下去,虽然,现如今的藏民都是骑着摩托车放牧,甚至是远远的拿出望远镜悠闲地看看,大概知道自家的牛羊在什么方位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像过去一样骑马或步行,踩着牛羊的足迹风餐露宿,如今农牧民的生活条件的确好了,可是,草原的面貌并不能令人欣慰。

    孩童时期的痛苦给他留下了太多记忆,深深地烙在他的记忆深处比较多的是辛酸和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