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机器不歇。”
“七号和九号可有现成的制成品?我想给秀统领展示一下。”
“当然有,两位大人请随我到靶场这边来。”
吴旗在前面领路,紫川秀和帝林跟着。
趁着身边没人,帝林声地和紫川秀:“这个工厂是与世隔绝的,里面的事情外面不能得知,外面的事情也传不进来。吴旗是七七八年进来的,他现在还不知道家族经历了远东大战、方劲统领殉国等事。按照规矩,我们也尽量不要把外面的事情给他们听,让他们能尽量保持平常心工作和研究——这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家族的瑰宝,身值等金的宝贝。”
紫川秀不住地点头,望着灯光下那些忙碌的身影,那些不眠不休的辛劳工人,他不觉肃然起敬。
报效祖国有多样的方式,这些人在这里辛劳工作,奉献了青春年华和幸福生活,几十年如一日地与世隔绝,抛妻弃子,比起战场上慷慨杀敌,这也同样是一种牺牲,一种默默无声但却同样悲壮的牺牲。
看到那个靶场,紫川秀吓了一跳,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长的靶场。
平常的靶场也就一百米到三百米之间,顶多就四百米了,因为就目前的技术来,还没有任何弓箭能射超过四百米的距离,即使射到了,那箭矢也早已无力,根没有杀伤力了。
现在,呈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个靶场起码比一般靶场长一倍,远处,作为目标的几个灯笼都只变成了蒙蒙的几个亮点,仿佛天上的星星一样,视力不好的根看不清。
他不禁喃喃自语:“这怕不有一千米?”
“准确地,是九百三十五米!”吴旗自信地,到了靶场以后,他一下子精神了起来,红光满面,声音自信又响亮。
“那,什么武器能射那么远?投石机吗?”
吴旗和帝林对视了一眼,吴旗恭敬地:“秀大人,新型的投石机我们也试验过。但我们都觉得,对于投石机的改进已经不存在余地了,一千一百米的投石车射程已经达到了极限,再长就必须牺牲准确度和杀伤力,那就毫无意义了——如果大人您想查看的话,我们等下再为您展示。现在,按照监察长大人的吩咐,我们先试验七号和九号部件。”
“那是什么东西?”
“大人请看!”
一个士兵推着一架“车”上来——紫川秀是“车”,因为这古怪东西他以前从来都没见过,样子有点像守城用的连击重弩,不过底下装了四个轮子,而且比起连击重弩,它的体积、重量都要上很多,又多了很多古古怪怪的部件。
带着自豪的神气,吴旗介绍:“这是七七七的秘密成果之一,还没有正式命名的七号部件!”
“这……是连击弩吧?不过装上了几个轮子……”
吴旗张大了嘴巴睁圆了眼睛,像是不能相信有人这么愚昧,竟然看不清自己的发明所具有的划时代历史意义:“大人,这跟连击弩那简直是天地之别啊!连击弩一次只能发射七枚箭矢,无法瞄准,准确性相当差,射程不到二百米,装备笨重无法移动——但七号部件可以一瞬间同时发射三十六枚箭矢,也可以逐一瞄准点射,上面装配有望远镜瞄准仪,点射时候射程可达到九百五十多米,齐射射程达到三百二十米,二百米内可以洞穿重甲骑兵的盔甲!更可贵的是,七号部件轻便,用一匹马就可以拉动它了,不但可以用在城池的防御战中,也可以用来装备野战部队!”
紫川秀悚然动容,射程可以达到九百米的弩机那简直是前所未闻的,他不禁失声:“真的?”
“大人请看!”
两个士兵趴在弩机后面,用一种特制的扳手工具给弩机上矢,然后起身:“报告长官,射击准备完毕!”
吴旗很庄重地下令:“目标,三、四、五、六号靶子,立即执行!”
两个士兵又趴回了弩机后,一个眼睛凑在那个望远镜前面,轻轻挪动着弩机,另一个闷头捣鼓着,只听着一声刺耳的“飕”响震得耳膜嗡嗡生痛,肉眼根无法看清,遥遥的一处亮点就灭了。
那两个士兵毫不停顿地又转向下一个目标,“飕飕”声连续不断,远处的亮点一个接一个地迅速消失。
“好!”紫川秀和帝林齐声叫好,鼓掌。
带着矜持的微笑,吴旗微微欠身:“接下来,请两位大人检阅九号部件!”
几个工作人员在前方大概三百米处挂上了灯笼,一个士兵手持一把轻便弩上来了——比一般的轻便弩长一倍,足足有一米多长,紫川秀不自信地:“这……应该是轻便弩吧?不过好大!”
“正是!大人,这是经我们七七七改良后的轻便弩,一次可以装填十二枚箭矢,同样可以选择齐射和点射,点射射程可达三百米,精确度、杀伤力相当高,五十米内可以穿透重甲,更可贵的是,它的操作简单灵活,只需要一天的简单培训,一个有着中等体力的士兵就可以借助特制的扳手工具为其上弦、填充箭矢、瞄准射击。大人,接下来请让我们为您演示下!”
那个持弩的士兵干脆利索地上弦、射击,“飕飕飕飕”的尖锐风声中,三百米外的灯笼一个接一个地灭掉,整个过程不到十五秒。
紫川秀惊叫失声:“十二枚连发,射程三百米吗?”他不敢相信地端详着那古怪的武器,细细地摸了又摸,眼睛里满是兴奋的笑意。
久经沙场的他当然知道这种武器的价值所在,一般来,传统的弓箭兵射程是一百米到一百五十米,在骑兵们冲近身之前他们一般只能射出三到四轮箭。
一瞬间就能射出十二支箭矢的弓箭,有效射程三百米,那不是一个杀伤力加倍的问题,而是骑兵根就无法近身!而且一个熟练弓箭手的训练需要长达一两年的时间,还需要天份、体质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但是一个弩箭手的要求就低得多,只需要一个星期。
这绝对是个可以彻底改变战争形态的划时代兵器!
“这是什么时候研究出来的?”
“大概在七七八年的年中,那时候吴旗就提出了设计的构想和初步图纸,第一台样机制造出来大概是在七七九年的年末——我也是接手监察厅以后才知道这个事的。”
“有这样的好东西,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用?”紫川秀埋怨道。
吴旗连忙解释:“大人,图纸和样机我们是早就制造出来了,但是开始的样机是很不成熟的,容易出故障。而且,就开始的成来太昂贵了,就这么一台改装弩耗费要上百万,根无法量产。关键是里面的核心组件,超强度的高煅合金弩弦太难制造,制造的过程无法控制,几乎上万个制品里面才能有一两个是合格的。一直到今年的年中七月,我们才找到了锻练这种合金的适当过程,然后才大大降低了成,量产这才成为可能。”
“现在,一个月你们能生产多少台?”
“以前我们一个月生产七号部件二十台,九号部件三百台。但从八月起,给我们增加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手,现在我们的产量是以前的六倍了。而且,我们的技术人员还在不断改进生产的方式,产量还有提高的余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