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美利坚纵享人生2014第两千零五十五章国庆快乐!
现在人们平时看的电影是24帧的拍摄和放映技术,即每秒24格画面更新率来拍摄和播放,而120帧就意味着一秒里会有120张画面,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直接将原有电影拍摄中的每秒帧数提高5倍,可以比24帧电影看到更多细节。
高速度下会使重影消失,这其实等同于将人眼识别出的每一秒画面,都拥有4k静态图像的清晰度,消除拖影现象带来的画面模糊感,等于间接的提升了画面的清晰度,与直接提升画质分辨率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实话,如果只是120帧技术,想要实现起来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毕竟都有成功的先例,而阿凡达2这部作品的真正难点,是在于“裸眼3”与“全系影像”的结合。
在普通人的认知中,裸眼3与全息影像是两个比较冲突的概念,前者多数服务于平面,利用视差错觉,来实现将2画面“进化”成3画面,并且不依靠眼镜的帮助,故而称为裸眼。
而后者,通常被成为“全息投影”,它的真正完全体,是不通过任何固体介质,实现“浮空”显示,而现阶段也只能通过银幕与光线的折射进行实现,所以将两个本就矛盾的事物结合起来,真的是有些难以想象。
你敢想象牛肉酱和蓝莓酱搅合到一起拌饭吃的味道吗?
当然,理论上来说不是不可以,但要看厨师的水平,而放到电影中,就要看卡梅隆的功力了。
阿凡达2如果真能达到卡梅隆所说的效果,那对于电影技术无疑是一次阶段式跨越,而这种飞跃,需要付出的成本是一环扣一环的层层累积。
比如从影像采集开始摄影器材的升级之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4k、3、120帧,几个词汇加在一起,的确有些吓人。
4k已经普及了好久,现在连肾机都可以拍摄4k视频了,3则更不用说,自从2009年阿凡达的问世,3似乎就成了几乎所有商业大片的标配。
那反过来再看120帧呢?高帧率让3运动影像看起来更清晰,而现在4k来临之后,高帧率更有理由存在了,因为如果运动模糊的话,多少k都无济于事,所以4k和高帧频会一起发展。
而现在最新标准中4kh的最高帧频标准被定成120秒,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优势自然不必多说。
而且詹姆斯卡梅隆早在2008年就开始宣扬高帧率的好处,经过了75年的2电影制作技术,人们已经习惯了24帧带来了频闪效果。
同样的东西,在3状态下看,这种频闪的效果就会更明显,不是因为它本质上更糟糕了,而是因为所有其它的地方都变得更好了。
画面突然看起来如此的真实,好像观众就跟角色站在同一间屋子里一样,但是当摇动镜头时,会有一种奇怪的虚影。
可能你以前从没发现过,事实上它一直被隐藏在最显眼的位置,一些人管它叫做抖动,也有人管它叫频闪。
卡梅隆把它叫做“烦人的东西”,它也很好解决,因为数字电影可以实现立体再生,而且它也提供了解决频闪问题的方法。
但无论如何简单,都意味着影像采集设备的大升级换血,就比如李桉导演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拍摄过程中,同一个镜头,架设多个设备拍摄,使用重叠技术来进一步提高帧率的稳定性.
那同理阿凡达2将使用的裸眼3技术,肯定会更新升级设配,届时,将改变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整个产业。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确应该提前布局,毕竟失去先知的优势,杨橙还是有些紧张的。
不过跟卡梅隆合作,杨橙持悲观态度,虽然跟福克斯相爱相杀,但双方的合作还算稳固,杨橙很难插足。
再说卡梅隆本人也不缺钱,靠砸钱是没用的。
从任何角度上来说阿凡达都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宏大的场面,詹姆斯卡梅隆“十年磨一剑”的情怀,对电影行业的变革,以及推动电影院的设备更新,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同时也为身为摄影器材厂商大股东的卡梅隆,赚的盆满钵满。
所以导演只是他的副业,成功的商人才是他的主业,当然,他肯定不会这么承认。
唐娜也知道这一点,“boss,技术方面,其实完全可以跟卡梅隆合作,我们使用他的技术,也是一种推广,我想他不会拒绝,剩下的就是电影本身的事情,找一个好本子,再找一个靠谱的导演,然后就赌上帝会不会青睐我们了。”
杨橙微微点头,他已经动心了,“那就找机会跟他聊聊?”
唐娜立马说道,“他最近在纽约参加环保大会,我去约他”
无论是环球ceo,还是新时代影业ceo,唐娜的身份都不比卡梅隆低,亲自邀约,对方应该不会拒绝。
“好吧,试试看”
唐娜的动作很迅速,当天晚上就跟卡梅隆敲定了饭局。
杨橙还是有些激动的,有点小粉丝要见偶像的心情。
虽然他们此前曾在多个场合碰到过,但一直没有深入对话,今天是个机会。
关于卡梅隆的起家历史,喜欢他的人应该了如指掌了。
谁能想到他最开始是一位卡车司机?
当年,22岁的卡车司机詹姆斯卡梅隆和一个朋友去看星球大战,朋友陶醉于电影之中不能自拔,卡梅隆却在离开影院之后准备打拳击发泄一下。
他大学辍学,整天在南加利福尼亚奥兰治县开车运送校餐,但在闲暇的时候,他绘制小模型,还写科幻。
可现在,卡梅隆面临一个令人泄气的现实:他幻想的世界已经被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带进了人们的生活……
于是,他买了些廉价的摄影器材,试图还原卢卡斯的拍摄过程。
他在家中的客厅打出刺眼的明亮光线,让摄像机沿一条轨道滚动来演练摄影,但这一切都令他的妻子怒不可遏。
他常常整天逡巡于南加州大学图书馆,阅读所有与特效有关的书籍,他变得,用他自己的话说,“彻底痴迷”。
接着,他说服了一群当地牙医,投资2万美元,制作卡梅隆版的星球大战。
他伙同一个朋友,写了一本名为世代交替的剧本,把钱都用在了一个12分钟的片断上:外星机器人和一个操纵大量骷髅的女人之间的打斗场景,那些骷髅战士可是卡梅隆小心翼翼、亲手装配出的模型!
他原计划利用这段剪辑赢得摄影棚,然后拍出全长影片。
可是,在好莱坞兜售了好几个月,他却空手而归。
无奈之下,卡梅隆只好努力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在b级片之王罗杰科曼手下打工,受雇为电影世纪争霸战打造微缩太空飞船。
他用自己的方式日渐上位,后来成为科曼旗下的虚拟视觉效果专家之一。
直到1981年,他登上导演宝座,监制恐怖片食人鱼ii:繁殖。
一天夜里,开完食人鱼的编辑会后,卡梅隆发着高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