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顶级杂志社(第2/3页)重生之时代霸主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Cahe-Cntrlntent=n-siteapp/>

    老谢至今在《经济家》杂志上发表过六篇字,其中三篇还是一千字左右的豆腐干,另外最长的一篇稿子,也就是六千字左右,而且拍在第三篇的位置。

    

    由此可见,头版第一篇万字长,那绝对是整期刊物的扛鼎大作,特别是年初这几期,是为整一年定调的,分量都特别重。

    

    可以这次4月1日发行的年度第三期《经济家》杂志,是年度最重要的一期,作为这一期的头版大作,杂志社的重视程度自然是极高的,连发行日期都比惯例推迟了五天。

    

    所以眼下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杂志社的主编,也是国内著名经济教授的李长风就给谢长庚打来了电话。

    

    “老谢啊,你这篇稿子是我们这期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要提前二十天左右拿到稿子,然后还要就其中的问题就行修改和讨论,这一来二去非常耗费时间。”李长风道,“所以希望您抓紧时间呐,最迟最迟3月日要把稿子给我们,您看怎么样?”

    

    “日?”谢长庚深吸了一口气,“好吧,我抓紧一点,日之前把初稿给你们。”

    

    “好,那就这样,有任何问题可以找杨副主编。”

    

    “好的。”

    

    谢长庚挂了电话,脸色却不大好。

    

    按理他应该高兴,毕竟《经济家》杂志年度重头大作落到了他的头上,得到了这份资历,他又能在术界更上一层楼了,但是谢长庚的心里隐隐有一种忧虑。

    

    沿着一条梧桐径走回了教授楼,谢长庚在书桌前坐下,慢慢地在紫砂壶里倒上一壶香茗,品了一口,打开了自己的记事。

    

    趁着刚才的功夫,谢长庚已经记录下一些关于互联投资领域的最新思考,而这些思考,就是在第一节课的时候,由李枫启发而得到的。

    

    谢长庚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作为国内顶尖的经济教授,居然不如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

    

    这是一种巨大的挫败感,是他几十年教生涯所不曾遇到过的。

    

    “李枫,李枫……”谢长庚的嘴里喃喃着。

    

    这次《经济家》杂志社的约稿,谢长庚原已经搭好了框架,但是今天早上跟李枫的一番辩论,使得他彻底推翻了之前定力的框架,也就是,这篇万字长又要从零开始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二十天的时间显然非常吃紧。

    

    谢长庚抓了抓脑门,原对自己知识体系非常自信的他,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就是自己的整个认知结构已经落后了。

    

    这种落后不是一个知识片段的落后,而是认知逻辑和认知框架的落后,这种落后是非常致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