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李双柱两口子年前给老两口买的这台黑白电视机,是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给村里人带来了无数欢乐。
据李浩说,电视机刚买来的那天,农闲时没有什么事情的村里人都纷纷跑来围观。他们有点听说过电视机没见过,有的消息闭塞的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听到李家大儿子李双柱给李家老两口买了电视机,跑过来围观的村里人沸腾了。特别是当李双柱摆弄好电视机的天线,收到了中央电视台的信号,随着电视节目的开通,李家就成了村里人来串门的首选目的地。
这不,刚大年初二,有的人连亲戚都没去走,一大早就跑到李家来守候电视节目了。李良的爷爷很高兴,他是退休的民办教师,退休后在家里干干农活,一到冬天闲下来就闷得慌。现在家里有了电视,很多年纪相仿的老头都爱来李家串门,于是大家一边看着电视节目,一边下象棋,热热闹闹的。
村里和李双柱交好的中年人们,纷纷向李双柱打听这台电视机的价格,当听到就这么一台电视机就需要300多块钱,相当于他们几年的收入时,纷纷呆住了。
“大柱,还是你行呀,当年我要是像你一样认真读书,初中毕业考上纺织厂的招工就好了!”一个年纪与李双柱相仿的中年男人嘴里叼着李双柱散的烟,羡慕的说道。
他当年和李双柱都是早住乡中的同学,毕业后,刚好赶上县纺织厂成立面向全县初高中毕业生招工。他自然也参加了这次招工考试,只是他上学的时候过于吊儿郎当,没有学到多少东西,没有考上。而李双柱和王秀兰两口子双双进了县纺织厂,后来还经人介绍认识谈恋爱结婚,生下一对儿女。
这些年李双柱两口子对两边父母的补贴,他们这些村里人也看在眼里,村里的老人大多暗自羡慕李家老爷子生了一个好儿子。特别是当前年李家老三考上了羊城的逸仙大学,李家更是成了村里人的羡慕对象。
李双柱是自家事自己知,虽说自己夫妻在纺织厂上班,但一个月收入也就几十块钱,两边的父母需要养老,每月都得补贴一点,再加上自己还有一个小家,其实日子过的还是紧巴巴的。要不是儿子从去年这大半年来的神奇表现,他说什么也买不起彩电,更别说给父母送一台黑白电视机了。
他呵呵笑道:“所以说学生伢子就是要认真读书,读书才有出路。我要不是当年侥幸进了纺织学院,现在日子过的也是苦兮兮的。”
围着他聊天的众人纷纷点头,如果家里的孩子能读书,不管是考上中专还是大学,都能让家里彻底翻身。只是读书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说他们自己不懂怎么教育孩子读书,就是乡镇中学校的教学质量,H县城,与其他大小城市比起来,也是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大多数家长无奈的地方,寒门出贵子说的是没错,但这几率太小了。
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了,不适宜过年这么喜庆的时候来讨论,于是人们纷纷换了别的话题,有人还提议A包、金花来打发时间。
李良靠在自己的小叔李双墸身边坐着,两手伸到中间的火盆上面烤着火。爷爷奶奶不停的招呼着自己的大孙女大孙子吃糖、瓜子花生等零食。
李良拿了几颗花生在手里,这是爷爷自己种的花生,奶奶钱三妹亲手炒的。花生选的是粒大饱满,炒的火候正好到位,吃起来脆香脆香的。
“良子,我回家这几天去后山看了二哥种的油茶树,二哥打理的还可以,我估计管理好的话,三四年应该就可以挂果。”小叔李双墸说道,“不过呀,二哥他手里已经没钱了,等开春后,新苗木都没有着落了。”
这个事情李良心里是有底的,暑假里自己给二叔李双炷出了这个主意以后,父母就借给了二叔家几百块钱付后山租金和买苗木。只是这大半年下来,钱早就花的差不多了。幸好李良的爷爷有一点退休工资,再加上下半年分田到户以后,粮食的收成比以往多了许多,一家人不至于饿肚子,但开春后要再扩大油茶的种植规模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李良也知道小叔李双墸说这话的意思,不过李良打算先装装傻。借钱给二叔一家是肯定要借的,自己和小舅王发根合伙做的春联生意赚了几万块钱,这钱除了预备盖房和筹备建筑队以外,估计还能剩下一些。只是没有上赶子主动借钱给别人的道理,即使是自己的亲二叔,也需要二叔两口子自己主动开口呀。
“小叔,这个事情就要二叔、二婶自己跟我爸妈说了!”李良说道。
此时李良的二叔两口子已经去厨房准备午餐了,不在客厅烤火。
李良的爷爷在一旁听了大孙子的话,暗自点点头。他在农村看多了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的事情,大多都是因为钱。二儿子这半年筹划着种植油茶树,他内心是很支持的,还拿出了自己多年积攒的积蓄贴补。自己这三个儿子,都是孝顺忠厚的人。特别是大儿子一家,年年贴补自己老两口。只是不管大儿子再有钱,毕竟两个儿子都各自成家立业了,借钱的事情,由未婚的老三来说并不合适,相反孙子李良的回答更合情合理。
李双墸其实也懂这个道理,只是他回家跟着的是父母和二哥一家住,他说着话的意思也不是替二哥借钱,而是侧面提醒一下侄子而已。
说起这个油茶树的事情,李良倒是再次想起了上次给李双墸提起过的猕猴桃:“小叔,那个猕猴桃的事情你可千万记得,去学校以后帮忙打听打听。最好是能够从国外带回来一些优质的种苗。”
“好,忘不了,你是说纽西兰那边是叫奇异果对吧,我回到学校就找人打听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