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越变越乱(第1/2页)争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一连四五天,赵顼渐渐感觉似乎身体真的和以往不一样了,除了每天批示奏折感觉精力比以往好了许多,而且自己也经常走到大殿门口,偶尔还会让侍卫推着自己在御花园转一转。

    而所有人都紧张兮兮的看着赵顼的变化,谁也不知道赵顼是真的好转了还是所谓的回光返照。

    与皇宫超于寻常的沉默不同,镇南王府反而很热闹,王旁每天忙着招待朋友,夜夜笙歌,时迁俨然成了小总管,一边张罗安排着府上的酒局饭局,一边时不时的抱怨焦德友怎么还不回來。

    这天将晚,府上已经掌上了灯,客厅之中欢声笑语,一张摆着酒宴的桌旁坐着王旁,苏轼,李格非和蔡京,蔡京正端着酒杯向李格非道贺:“圣上已经降旨,将两位仁兄调入京城国子监做教授,以后二位专心做学问,可是正趁了两位仁兄的心意了。”

    李格非笑道:“我看趁心的似乎还不止我们两个吧。”他说着目光看向王旁。

    “哈哈,文叔说的正是,以后有时间我就把你们都叫來,咱们天天饮酒。”王旁看上去似乎心情十分好。

    苏轼摇摇头:“你们两个倒是一拍即合,我看我这妹夫也就是这两天闲着,把咱们想起來了,就凭他,他能如此天天喝酒,三天不整出点大事來做,他就可以不叫王旁了。”

    蔡京听着拍拍手:“是啊,还是苏学士了解王爷啊,您说这他这是不是因为夫人不在自己无聊,才把我们都请來陪着他。”

    “元长,你也够亏心的,本王啥时候不是与大家同乐。”王旁指着蔡京笑呵呵的说道。

    “话说回來,王爷您打算什么时候去郓州啊,我得算算,你离开京城之前我们还得这样陪着你腐败多少天。”蔡京笑问。

    “沒我比着你,你小子比我腐败的可多了,不过你放心,我还真如我大舅哥说的,有件大事沒办完。”

    “什么事。”三个人好奇的问道。

    王旁摆摆手,一副故作神秘的样子。

    蔡京说道:“完了,你们三个人都是亲戚,有王爷的舅哥,有王爷的亲家,貌似我是外人啊,王爷不想说我走了。”说着话似乎要站起來做想走的样子。

    “嘿,你给我坐下,敢走,。”

    蔡京端着杯又坐下嘻嘻笑道:“那怎么敢,再说咱们也沾亲,王爷的妹妹可是我的弟妹啊。”

    “行了,快别说这个了,这满朝文武绕來绕去的,我还真不知道谁和谁不沾亲。”王旁的话让几个人也都笑了起來,细想起來还真就那么回事。

    “王爷,收到快信。”时迁从门外走了进來,拿着信走到王旁面前。

    王旁接过快信,打开见是种师道所发,信中所写正是已经和岳立配合控制了澶州等地保甲起义,抓获起义首领单安、张谢留等人并且他们招供是受人指示;同时已经将纪王软件,并将于近日送返京城。

    “时迁,你速去将童将军请來。”王旁吩咐道。

    “是。”时迁飞身出去,别看平时他喜欢和童贯沒大沒小的开玩笑,但这个时候他可一点不敢怠慢。

    苏轼等人都放下酒杯,见王旁派人去叫童贯于是说道:“我就说我这妹夫闲不住,王爷你既然有正事要做,那我们就先告辞。”

    “不用,你们不都想知道这件大事吗,,一会就知道了,來,接着喝酒,苏兄,上次你还沒讲完章的事情呢,还等你的下文呢。”

    苏轼笑道:“要说起章惇來那故事可就多了:有一次,我们两个人出去游玩,到了一条水流很急的溪边,溪上有一座独木桥,对面是一座峭壁,章惇就对我说,老苏,咱俩过去在峭壁上題诗怎么样,我一看太危险了说我不去,他却若无其事地沿着独木桥走到溪流对面,把长袍往腰带上一掖,拽着老藤就荡到峭壁跟前,提起笔來写上苏轼章惇游此。”

    “豪爽之人啊。”王旁说道

    “什么豪爽,我对他说,子厚(章惇的字)必能杀人,章惇问为什么,我便回答,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不当回事的人,能拿别人的命当回事吗。”

    “那倒未必,若不当回事怎么会題字苏轼章惇有此。”王旁说道。

    “妹夫,我看你对这人评价颇高,怎么想起來今天提到此人了,。”苏轼不解的问道。

    “这事也是有原因的,如今章惇也是参政知事,司马君实等人回到朝中,我听说有人在弹劾他,本來这人我不是很熟悉,但家父对此人评价甚高,因为是兄长好友,故有此一问。”

    “唉,这人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直了,刚烈有余变通不足。”苏轼摇摇头。

    李格非笑道:“苏兄还感叹章惇,我看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这话意思很清楚,苏轼既然和章惇是莫逆之交,可见两人性格也有相似之处。

    “我,我怎么和他一样,他认准了新政,一条道跑到黑,还多次写信劝我,我看啊,他比我可拧多了。”苏轼不服气的说道。

    “你倒是不拧,熙宁年间是强烈的反对新政,现在新政都要停止了,你又跳出來说哪条那条要保留,你沒看朝堂上那些老家伙看你的眼神都快把你看化了吗。”

    “我说的是事实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新政也是如此……”

    王旁拦住两个人的话題:“好了好了,这不是朝廷你们吵吵半天也沒用,这点我倒是同意苏兄的,新政也并非尽善尽美,旧政也仍需改革,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沒什么用,倒是我还挺欣赏章惇这人,有时间苏兄你要帮我引荐。”

    “想见他你跟我说就对了,那人也是豪爽的人。”

    “岂止豪爽,对朋友可是十分义气,我就知道一件事……”蔡京说道:“当年在乌台诗案中苏兄被捕下狱,有一天,宰相王珪面见宋神宗,奏陈:苏轼对于陛下有不臣之意,宋神宗听后不相信,王珪说,有苏轼的诗为证,他曾作《桧》诗:根至九泉无曲处,岁寒唯有蛰龙知,此句大有问題,大有文章,陛下请看,龙本在天上飞,苏轼却要在地下求什么蛰龙,还要在九泉之下去求,这不是诅咒皇上,要造反吗,章惇当时就急了说道:龙并非专指人君,大臣也可以被称为龙,诸葛孔明被人称作‘卧龙’,东汉颍川有‘荀氏八龙’,难道他们都是人君吗,说得王珪哑口无言,退朝以后,章惇追上王珪,问道:相公为何要如此,是想灭掉苏轼满门吗, 王珪把责任推到另一位大臣舒亶头上说这是舒亶说的,章惇一听,气不打一处出,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了说道:舒亶说的话就那么值得你來贩卖吗,他的唾液你也要当食物吃下去吗。”

    蔡京自顾自的讲完,自己觉得痛快哈哈大笑起來,苏轼则是内心十分感动,轻轻叹了一口气,唯独李格非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神情十分尴尬,王旁一见打着圆场说道:“刚还说了,都是亲戚,你啊,这事不会自己去跟苏兄说不让我们知道嘛。”

    蔡京这才意识到说错话了,忙笑道:“你看我,李兄是王珪宰相女婿,我怎么把这事给倒给忘了,这么算了,王爷以后见了王珪宰相是不是也要称作岳父了。”

    “哎呀。”李格非听了这话出了声:“你要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