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血浓于水(第2/2页)辛亥科技帝国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国外你屁都不算!”柴东亮感到有些难以理解。

    马小辫没精打采的道:“生意太难做了,我老爸脑残非要守着这个破厂子,前几年我就劝他把厂子卖了去炒房子,炒一套房就能赚几十上百万,炒个十套八套又轻松又来钱???现在可好,政策打压房市,炒房子也错过机会了,厂子的生意也不好,老头子让我去加拿大读书去。”

    柴东亮安慰道:“出去看看也好,见识一下万恶的资本主义。”

    马小辫发了个鄙视的头像,然后道:“你当我想去啊?洋妞身上的狐臭味道哥受不了,可是没办法啊,我家的厂子一直是做出口的,按照出口标准的话,国产的零件质量又不行,原材料和零件都得进口,进口零件组装一下赚头就很少了,现在人工费也涨,水电费也涨,打点衙门的钱也越来越多,厂子根本就干不下去了,算了,不说了,说这个影响心情!”

    柴东亮有些黯然神伤,中国的出口全凭着低廉的人工,说白了就是无限度的压榨劳动力,才获得了价格优势,但是没有材料工业作为基础,大部分的零件需要进口,连一个小小的高强度螺栓和弹簧片都要从曰本、欧洲进口,否则就无法达到欧美国家的要求。

    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其他杂七杂八费用的增加,这点价格优势也在逐步丧失。尤其是机电产品方面,中国产品的成本已经接近出口的价格了,而竞争对手的曰本、韩国因为原材料可以国产,即使人工费用是中国的数倍,依然还有利可图。

    中国号称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实际上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所谓的制造业不过是加工业罢了,真正的制造业基础是材料工业,没有这个基础的制造业就是沙中建塔。

    中国工人如果涨工资,企业家无利可图就不愿意干了,可是如果不涨工资,工人就活不下去了???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个无解的死结!

    民营企业倍受歧视,银行一般不会给他们贷款,借高利贷几乎是民营企业唯一的融资方式,以马小辫的老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本小利薄,根本不具备搞研发提升产业等级的能力,不得不依靠进一步的压榨工人生存,很多人干脆卖了企业炒房子或者移民,而那些有能力搞基础研发的大型国企,却依靠着垄断带来的高额利润,过着石油里掺茅台的好曰子,或者干脆进入房地产市场当地王捞快钱,哪里会有搞研发的兴趣?

    有能力的没能力的都在投机,国家的出路何在?

    一旦有战争发生,依靠进口零件国内组装这种模式构成的制造业,将脆弱到不堪一击!

    柴东亮对另外一个时空的中国,深深的忧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