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难以分出胜负,最终这场沒有结果的战争,在双方总共付出六万多条姓命为代价,结束了。
李光弼退回了滁州南,高仙芝、颜氏兄弟也领着东西两路周军退到了长江沿岸,依旧控制着长江沿岸以及众多重要的渡口。
这早就在郭子仪的计划中,因此并未让封常清、薛嵩领兵追赶周军东西两路,只是命其将领兵南下,依旧与周军对峙。
三个月里,扬州也发生了一番大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当属杨平安的民兵,三千无家可归的难民,在薛玉凤的训练下,勉强有了士兵的模样,作为杨平安的亲兵也有了资格。
他们的家人皆死在战祸之中,沒有后顾之忧的他们,打起仗來有着一股不要命的尽头,因此倒也具备了一定的战力。
其余半职业化的民兵,战力虽然不高,但胜在数量,眼下也有万人的规模,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定期训练领取着杨平安的军饷,可以说整个扬州城内,他们只听杨平安的话,哪怕是一直都很尊重的许远都不行。
这些变化,杨平安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只是有一件事让他很闹心,,安禄山沒有半点为将的才能。
不止薛玉凤多次指出,就连安禄山自己都多次在杨平安面前承认,自己沒能力领兵,请求杨平安自己亲自领兵。
杨平安不甘心,一意孤行坚持让安禄山统领这上万的民兵,尤其是那三千亲兵,完全交给安禄山统领,平曰无事安禄山都带着军营,与这三千人同吃同住。
安禄山有了兵权,让杨国忠很是眼红,有好几次都想将那三千人弄到自己手中,只是被杨平安拒绝了。
李林甫对自己的定为很明确,从來不去争这些东西,只是按照杨平安的计划,经常与史思明走动,到最后更是搬到了史思明的军营住下,被随后赶到的杨平安臭骂一顿打个半死,彻底赢得了史思明的信任,成为其心腹。
许远指挥着城中军民,在这三个月里将整个扬州城加固了一遍,应对随时可能扩大的战争。
唐周之间的平静,不到一个月,之后一场注定改变天下格局的大战,随着唐周两国上百万的军队集结,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