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卓的巅峰时代(第2/2页)大汉雄师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后送往北疆华城,对外则宣称刘辩与何太后畏罪自杀,刘泰为什么要救下何太后与刘辩,董卓心里非常疑惑,但却不敢有什么不满,因为董卓知道,如果一旦刘泰不满了,百万大军随时都可能陈列在洛阳城下,董卓还没到想死的时候啊。

    最大的阻碍离开了洛阳城,董卓在洛阳没有任何顾忌,再也无人能及董卓的地位,随后董卓拜刘虞为大司马,上任后刘虞为避祸即刻离开洛阳回转成都,而董卓则自领太尉之职,成为三公之一,掌管全[***]事和前将军事务,后又自封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上,掌宰相权。董卓虽然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但实际上却远远超越皇帝,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

    百官对董卓的所作所为虽然恨的牙痒痒,但又敢怒不敢言,即使以直谏闻名天下的袁隗,也做起了老实人,能不上朝就不上朝,袁隗都如此了,百官也照样学样,据闻有一段时曰,早朝居然只有董卓等西凉官在场,可谓滑稽无比了。

    从一个将领坐到宰相的位置,董卓非常清楚,自己一个人富贵是不行的,所以董卓彻底掌控大权后,大肆封赏麾下战将,一些个没有任何处理政务能力的将领全部被封为朝廷高官,连远在凉州的李傕、郭汜等人,都一一被封侯,大肆赏罚官员的董卓,触动了整个士族门阀的利益,察觉到一些个士族门阀,在私底下不断抨击朝廷,董卓可真怒了,不过在李儒的劝解后,董卓没有去拿士族门阀开刀,而是要求小皇帝刘协大肆下旨封赏,安抚这些个大汉的蛀虫们,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袁氏两兄弟,虎贲中郎将袁术被董卓拜为后将军、南阳太守,逃到泰山境内的五官中郎将、司隶校尉袁绍则被董卓封为武阳侯、泰山太守,不得不提的是,西凉的韩遂和马腾也得到了董卓的封赏,其中韩遂被封为金城太守,马腾被封为西平太守(等同西凉太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