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惺惺相惜(第1/2页)铁血大明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大同南门,箭楼。

    已经熬了两夜的王朴正在迷迷糊糊地打盹时,耳边忽然响起了一把悦耳的娇音:“小婢奉夫人之命,前来军前侍候将军。”

    王朴闻声回头,只见嫩娘已经俏生生地站在他面前了。

    这小丫头由于从小习武的缘故,所以身体发育比较早,虽然才刚满十五虚岁,身材却已经长得很高挑了,穿在身上的那身白色戎装就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一般,尽显飒爽英姿,不过胸前那鼓鼓的两团却是不见了,看样子是让这小丫头用布带缠起来了。

    见王朴一个劲地往自己胸脯上瞧,嫩娘白生生的俏脸不由羞得通红,低声嗔道:“将军。”

    “呃。”王朴回过神来,赶紧避开眼神,没话找话道,“那个嫩娘,你穿上这套戎装很好看啊,是谁给你做的?”

    “是小婢自己做的,真的好看吗?”听到王朴夸张,嫩娘小脸上立刻露出了一丝喜色,扭动腰肢在王朴面前轻盈地转了个身,然后转到王朴身后一站,挺起娇躯喜孜孜地说道,“将军,小婢现在像不像你的一名贴身亲卫?”

    “唔,很像。”王朴点了点头,说道,“不过你现在是男儿身,不能再自称小婢了,嫩娘这个名字也要改掉。”

    嫩娘吐了吐可爱的小舌头,娇声说道:“那将军就给小的赐个名字吧?”

    王朴想了想,说道:“嫩娘你的轻功好,身轻如燕,就像能飞一样,不如就叫飞燕吧。”

    嫩娘柳眉轻蹙,说道:“可是飞燕这名字听起来还是像个女孩子呀?”

    王朴微笑道:“那就倒过来,叫燕飞,怎么样?”

    “燕飞?”嫩娘闻言喜道,“嘻嘻,这名字好听,那小婢以后就叫燕飞啦。”

    “将军,不好了。”嫩娘话音方落,吕六忽然疾步而入,看到一身戎的嫩娘时明显愣了一下,本能地伸手去腰间抽刀,可他很快就把嫩娘认了出来,惊叫道,“嫩娘是你?你这小丫头在这儿干吗?”

    嫩娘皱了皱可爱的小鼻子,娇声说道:“六哥,从今天开始小弟就是将军的贴身护卫了,而且再不叫什么嫩娘,小弟现在叫燕飞,是将军刚刚赐的名。”

    “燕飞?”吕六摇了摇头,转头对王朴说道,“将军,出事了。”

    王朴问道:“出什么事了?”

    吕六说道:“刚刚西门来报,今天早上城外忽然出现了好几万难民,全跪在外面哭着喊着要进城逃难哪。”

    王朴的心立刻就抽紧了,问道:“好几万难民,哪来的?”

    “不知道。”吕六摇头道,“不过这些百姓大多都是从西北方向逃过来的,因此小人估计是那边各卫、所、堡城的守军造的孽!因为流贼才刚到大同,他们根本没时间去西北各县祸害百姓。”

    大同镇的防御体系是针对西北方向的蒙古人设置的,所有的卫、所、堡城也全部分布在西北方向沿长城以内的那一带狭长的区域,所以事情已经是明摆着的了,抢劫百姓的只能是那里的边军,而不可能是流贼。

    “这些畜生!”王朴拍案而起,怒道,“本将军饶不了他们!”

    这时候,赵信、刀疤脸和大胡子也闻讯赶到了。

    刀疤脸人还没进门,就高声嚷道:“将军,这几万百姓救还是不救?”

    “当然得救。”旁边的大胡子道,“这天底下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赵信最后一个进来,沉声说道:“可谁又能保证这些百姓里没有流贼的歼细呢?要是让流贼的歼细趁机混进城来,那不是让更多的百姓遭殃了吗?将军,卑职以为小不忍则乱大谋,此时万万不能打开城门哪。”

    赵信的话不无道理,万一真让流贼的歼细混进城来并且趁乱打开了城门,那事情就麻烦了,就算官军最后能够打败流贼也势必会损失惨重,城外的流贼毕竟有十几万人哪,就是十个拼一个也足够把城里的官军拼光了。

    王朴凝思片刻,问道:“魏大本呢?”

    吕六道:“魏大人已经赶去西门了。”

    “走。”王朴回头向赵信等人道,“我们也去西门。”

    ■■■

    大同西门。

    魏大本正站在城楼上,向着城外的百姓大声喊话:“父老乡亲们,回去吧,你们快回去吧,流贼就要杀过来了,你们会没命的……”

    然而,城外哀鸿一片的百姓根本就听不到他的喊话声,仍旧跪在地上叩头不止,眼巴巴地哀求城楼上的守军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去,真所谓宁作太平犬,不作乱世人,那情景当真是惨不忍睹。

    “大人。”一名同知泄气道,“他们根本就听不到你的喊话。”

    “唉。”魏大本哀叹道,“这便如何是好?这便如何是好哇?”

    “大人快看!”另外一名通判忽然惊叫起来,“好像是流贼,流贼杀过来了!”

    “啊!流贼杀过来了?”

    魏大本闻言大吃一惊,急抬头看时,果然看到一大队人马已经从南边冲了过来,拥挤在西门外的百姓立刻搔乱起来,纷纷四散而逃,不过很快,百姓的搔乱就平息了下来,因为那队人马并没有亮出兵器追杀他们。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那队人马居然在西门外架起了几十口行军大锅,往锅里放了米和水,然后升火开始煮起粥来,不到一刻钟的功夫,粥的香味就开始飘散开来,四散奔走的百姓便纷纷被这粥的香味引了回来。

    城楼上,那个同知吃声说道:“大……大人,这……这是怎么回事?”

    另一个判官也难以置信地说:“大人,流贼好像在施粥,这……下官没有看花眼吧?”

    魏大本也吃惊地瞪大了双眼,满脸尽是不敢相信的表情,一直以来流贼在他们这些大明官员眼中都是洪水猛兽般的存在,他们干的不就是烧杀劫掠的营生?可是现在,他们居然在城外对逃难的百姓施起粥来了?

    怪事年年有,没有今年多,向逃难百姓施粥似乎应该是官府该干的事,怎么流贼也干起这事来了?这官军不像官军,流贼不像流贼,那不是全乱了套了?

    这时候,王朴带着大胡子等人也赶到了。

    魏大本急率大同府的大小官员抢前迎接,王朴阻止了众人见礼,大声说道:“魏大人,干的好,干的漂亮!没想到你办事如此利索,这么快就派人在城外架起粥棚并且开始向逃难的百姓施粥了,哈哈。”

    “驸马爷。”魏大本脸上不由得掠过一丝尴尬之色,讷讷地说道,“城外这粥棚并非下官派人所设。”

    “咦?”王朴愕然道,“不是魏大人你派人设的?那是谁设的粥棚?”

    魏大本低着头,有气无力地说道:“好像……好像是流贼设的粥棚。”

    “什么!流贼设的粥棚?”王朴闻言先是吃了一惊,旋即脸上掠过一丝了然之色,低声自语,“李岩,不愧是李岩!”

    “驸马爷。”魏大本低声说道,“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王朴想了想,说道:“既然流贼已经在城外设了粥棚,那我们就不必去凑这个热闹了,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