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后生所言不差。渔阳距颍川不止几千里,刘小子又身担重任,无法分身乃是正理。”
“要不这样...”
经过激烈讨论,最后终于决定,少年全数迁往渔阳,至于老人和妇女,觉得故土难离,竟没有一人愿意前往渔阳。
便是刘母,心中再想儿子,却也不愿长途跋涉,永离故土。
最后,齐田二人从村中带走了百余少年,百辆大车。
大车中,有一半是优质麦种,另一半乃是半年时间积攒下来的兵器。
话说刘一得了刘渊书信,当天夜里就召集了十二个兄弟,将刘渊的意思传达了下去。
刘十五,刘渊明面上的附属势力,中原商行的负责人,道:“一哥,这事儿还得分工来办!”
“明面上的事儿就以中原商行的名义来做,暗地里的事儿还得一哥负责。”
“这是当然,”刘一道:“粮草物资我负责八成,你负责两成;人才招收你来负责;流民由我来负责。”
“好,就这样!”其余几人俱都点头称是。接着密室中灯光一灭,十几条人影一闪,全数消失不见了。
几天后,中原商行便放出了风声,其一,渔阳郡征辟学子,愿者俱收;其二,招收身怀各种特长的人——不论身份,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便是筑路、种田,也收!
消息传出之后,在洛阳造成了强烈的反响,并以极快的速度以洛阳为中心,传遍了司隶,以及紧挨的各州。许多有一技之长的贫民都争相涌进了洛阳,为的,是吃那一口官家饭。
至于士子学者,十天半月过去了,竟没有一人前往报名。
刘一等人虽然早就有了猜测,但此时也仍然止不住的叹息。幸而刘渊没有硬姓规定人数,否则他们十几人恐怕也只有学学刘渊,到处去绑架了。
一月后,两大商行倾尽财力,明里暗里共购得粮草五十万石,各类工匠数千,流民十数万,俱都分批运送进了渔阳。另外,还有儒生十来人——俱都是寒门子弟,因心中那点正义,同时感念中原商行印刷之功,才毅然选择了渔阳。
同时,两大商行的主体,基本已经向渔阳转移。
接着,中原商行得知刘渊与甄家的合作,并取得了联系,在各个商业领域达成了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