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一次料民是周宣王‘料民于太原’(前789年)。哪怕不是全国性质的普查,仅仅是料民于太原,也惹来天下几百年的埋怨。‘民不可料’、‘恶政之首’,即起于此。
而熊荆似乎忘记了,清廷说是为了推行宪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也曾料过一次民,这毫无意外的引起了民乱,乡民暴动、焚烧官衙,大江南北莫不如此。
料民的目的是什么?这好似一道智商、阅历测验,以为料民是为了庶民好的那些人智商、阅历不言自明,其他人全都知道,料民的目的只有两个:一声征兵,二是征税。
周宣王料民于太原,是周军与姜氏之戎战于千亩,周军大败,亟需征兵;清末全国性质的料民,幌子是为了宪政,实则是因为铜元、鴉片岁入日减,可办新政要钱,练满蒙新军、三十六镇新军保卫‘我大清’要钱,所以要加税。
秦国料民不在话下,民间根本没有反抗的力量;三晋都曾料过民,但那是几十年前,国势强盛的时候强行料民的。楚国八百年有记载的料民仅有一次:楚康王时期蔿掩整理军赋,就是这次,也只是粗料,估计猜测的成分更多。楚国傅籍人数全由乡里县邑层层上报,而非朝廷至上而下普查。这个数字目前是户数是四十六万余,丁口是两百八十余万人。
“臣只想提醒大王,楚国丁口有限,士卒既有钜甲,当减少弓手。每卒矛手两百二十五人,弓手六十四人,骑手一百人,加上卒长、鼓手,一卒有四百人。三十万大军即有七百五十个卒,其中弓手四万八千人,骑手七万五千人,列阵之卒已不及十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