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喜洋洋,新皇登基(第2/2页)红楼之贾政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洋洋的气氛中结束了。

    贾政也接了贾母一起回去暂且不表。

    且说等宴会结束后,在内书房太上皇和皇帝落座。

    “你让工部准备一下,然后赶紧把朕的行宫准备好。朕也该搬出去了。”

    皇帝赶紧解释,“父皇为何如此着急,儿臣并没有要赶父亲的心思,更不敢有。”

    太上皇阻止了皇帝继续说下去“这些年朕也累了,也没想着在那个位置上老死。

    如今终于退了下来,也不想在这个深宫大院待了,你也别在虚伪了。”

    皇帝有点尴尬。

    “贾政是个实在人,他愿意在朕跟前待着也就让他待着。就好像在太和殿朕说的那样,等朕真的死了,你再重用他吧。

    朕知道你是一个严厉的人,但是坐好一个皇帝不仅仅是靠严厉要求能做好的,平白给自己加了一个刻薄的名声。”

    “父皇,可是您看看。现在的大家族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众多百姓流离失所,儿臣在户部当差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这种事。

    要是不狠狠地治治这些混账行子还不知道闹到什么地步呢!”

    皇帝越想越生气。就坐在那里给太上皇解释道。

    太上皇摇摇头知道他没法改变这个儿子的性格了。

    幸好他明智,趁着自己还健在退位,也算是就了一道保障。

    等到这个摊子被这个皇帝儿子弄的乱的差不多了,他再出来给他撑腰吧。

    “行吧,真知道劝不住你,你也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太上皇喝了一口茶说道。

    “但是宁荣街和江南的甄家你现在不能动。”

    皇帝脸色难看了,宁荣二府倒是无所谓,毕竟在眼皮子底下。

    但是江南甄家却在南方盘根错节,势力大的连朝廷也插不进去。

    江南盐税越来越低,而甄家却越来越富,简直和土皇帝一样。

    “儿臣想问父皇为什么!”

    “甄家老太太对朕,对朝廷有大功。

    当年要不是老太太朕早就死了,还哪里来的临朝几十年?

    虽然甄家越来越势大,但是没有军队,他们也就是无水浮萍罢了?

    人要学会感恩,与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这个道理你都不明白?”

    皇帝这才算安奈住自己心中的那团火。

    “那宁荣二府呢?”

    太上皇看到皇帝还不肯罢休,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你自己应该知道,没有贾政在旁边安慰着朕,你以为这个皇位你那么容易得到?

    就因为贾政,在朕的心里给你增加了多少砝码,你自己去想想。

    朕也给你交个底,朕拿贾政当做子侄对待,而且宁荣二公对朝廷有大功,所以朕给了贾政五年时间让他整顿贾府。

    在这五年里你别管,除非贾府除了人命关天的案子,否则就让贾政自己去解决。”

    太上皇都这么说了,皇帝还能说什么?

    麻蛋!这对贾政也太好了吧,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你亲生儿子呢,皇帝腹诽道。

    要是太上皇知道皇帝这么想,估计能把他打死。

    且说贾政把贾母送回荣禧堂以后就回到了自己的长春园。

    在吃饭的时候看到元春和探春以及贾宝玉都在茁壮的成长着,也就满意的点点头。

    这也算不费自己的一番心思。虽然还不知道贾宝玉什么性格(百天抓阄还没到呢),但是贾探春最起码是一个活泼的。

    每次看到贾政她都咧着嘴笑着要抱抱,喜的贾政都不知道成了什么了。

    朝廷的事情也算告一段落了,贾政终于可以腾出手来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了。

    贾政总想着保护好自己身边所有的人,这几乎成了他穿越到红楼之后的执念。

    如果贾府不能走上正轨,他几乎无法安然入睡的感觉。

    所以他宁愿自己受累,也要教育好贾府众人,宁愿自己去给皇帝卑躬屈膝也要争取一些时间。

    还好,目前来说贾政得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