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布局 土地风波(二)(第2/2页)1926之崛起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意外。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晋祠柳子沟大地主、大资本家贾绪人。

    按理说,最反对宋哲武减租、减税政策的,应该是死抱着土地不放的土财主,而像贾绪人这样的兼营实业的地主不应该这么死心眼,非要和宋哲武硬抗。

    经贾景德介绍,宋哲武才知道,贾绪人原本是一个小地主,后来在他自家的田地里发现了煤矿,开采煤矿才发了家。可是贾绪人对土地偏爱的程度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所有经营煤矿得到的钱财,都会被他用来购买田产,现在他名下的田产已有一万五千多亩,即使在山西也称得上是大地主。

    这次眼见屈服于宋哲武这项减租减税政策的人越来越多,贾绪人再也坐不住了,为了稳住拒卖土地的这些地主们的阵营,只好跳出来率先发难,强行收回租出去的田地,叫嚣“即使田地荒芜,颗粒不收,也绝不减租,更不会卖出田产。”

    紧随着贾绪人跳出来的是号称山西四大财主的大地主康家。康家拥有土地两万多亩,家产更是不计其数,按理说如果经营实业,以康家的实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他也是一个只相信土地才是最好也最可靠的财产的人,见贾绪人跳出来,他也开始收回佃户的土地。

    宋哲武早就等着这个机会呢,他觉得,如果不拿几个大地主开刀,他的政策是不会在他控制的地区顺利实施的。有贾绪人和康家这两个“反面教材”,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第二天,方振和孔维就亲自分别率人,以抗拒民国土地政策的罪名,强行收缴了贾绪人和康家的全部田契,宣布没收两人的所有田产,并限其全家于十曰内离开太原行署控制地区,否则没收全部家产。

    同时,在报上再次对地主们发出警告,任何敢于对抗新政的地主们,下场就是如此。

    有了贾绪人和康家的前车之鉴,太行行署和绥远、南、北蒙的地主们再不敢公然反对,多数人只好极不情愿地开始出售手中的土地。

    而用太原商业银行的无息贷款购买了土地的贫苦农民,无不流着热泪,从内心深处称颂宋哲武是他们的大恩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