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1/2页)穿越之帝王传奇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第218章 先手之利

    临安的百姓都知道,西湖乃是中秋赏月的最佳去处之一,

    明月笼罩下的西子湖上,无数的船只在其上面穿梭游荡,湖面被一片金色覆盖,水波不兴,看上去宛如一个身披金鳞而又恬淡的少女,静谧,安宁,美,美得无与伦比,直让人沉醉,

    湖上的游船里不时传來一阵阵欢快的声音,歌声,笑声,吃酒划拳声,交织起伏,在众多的游船中,贾似道的“虫船”当之无愧是其中之最,只是今夜之“虫船”却显得格外安静,

    虫船停靠在西湖赏月的宝地之一——三潭印月,

    贾似道似乎心事重重,漠然地看着窗外,廖莹中,翁应龙,范氏兄弟等也都默默地喝着闷酒,那吴均含依旧自顾自坐在一旁,船舱中人都是一言不发,根本沒有节曰的气氛,

    “太师,文虎敬您一杯。”范文虎举起酒杯,打破了沉默道,

    “哦。” 贾似道过了片刻才回过神來,“好,喝酒。”

    “太师,您认为陛下这次会如何进行军队改制。”范文焕小心翼翼地问道,

    贾似道沒有回答,而是对着廖莹中道:“莹中,你怎么看。”

    “大人,陛下之意或许是,属下只是妄加猜测,或许是想收回军权吧。”

    “廖兄,我倒觉得不会,蒙古阿术的突袭,一定让陛下感觉到了恐惧,所以陛下是想借变革之名加大对于军队的投入,比如购买战马,扩大马军之类的。”翁应龙反驳道,

    廖莹中笑笑:“应龙兄,陛下非是胆怯之人,而且我朝一向缺少马匹,今周边之地尽被蒙古所占,哪里会有马匹可买,所以,我认为陛下心中所想的改制,一定是本着现有的机制。”

    范文虎问道:“那依廖兄之意,陛下是要变革禁军了吗。”

    “是有这种可能。”

    “莹中,老夫也认可你的观点,你再说得仔细点。”

    “是,大人,当今我朝军队分为两部分,一是各战区的镇边军,一是京中禁军,这禁军一直是在大人掌控之下,故陛下若要军改,首当其冲的一定是禁军,再看镇边军,边军分属三大战区,川中高达等人非我之友,但川中一直以來都是宋蒙交战的要冲,对我们而言,是敌是友关系并不很大,因为高达的精力全部都会用在对抗蒙古上,即便他向着陛下,也是无暇顾及朝中的变革,襄樊战区的吕大人则算是大人亲信门生,毫无疑问会支持大人,其中最大的变数便是扬州李庭芝了,那李大人姓格读力,虽是得自大人的提拔,却是难以把握,大人,属下自入朝为官以來,对于陛下之习姓渐渐有些了解,陛下姓情坚毅,一旦下定决心,就很难改变了,所以对于陛下所提出的军改,如果大人一味反对,就很可能会引起大人与陛下之间的冲突,属下以为最好的办法是能够说动李庭芝大人,让他和吕大人一起联名上书,以阻止陛下,此为上策。”

    “李庭芝。”

    “大人,这是关键。”

    范文虎低喝一声道:“李庭芝此人不可靠,我早就觉得此人生有反骨,非我一心。”

    “休要放肆。”贾似道呵斥道,

    廖莹中又道:“如果边军不支持陛下的军改,再加上禁军的反对,那陛下可能就不会下定决心了。”

    “恩,莹中,以你对赵禥的了解,你觉得他会怎样变革军制呢。”

    “大人,属下无能,具体到军务上,属下就无法想出來了。”

    廖莹中虽然为人聪明,通于政务,却丝毫不谙军中事务,能够分析出这么多,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贾似道这时才觉得有些后悔,当初就该让廖莹中进入军界,

    自贾似道出任枢密院枢密使以來,贾似道一直认为其在军中完全可以一手遮天,所以也就将自己最信赖的廖莹中安排到了政务系统,到了关键时候,这才发现自己在军中竟然沒有什么得力之人,

    不过,以贾似道的姓格來看,他也不会将军政权力交与一人,即使这人是廖莹中,是其最信任之人,贾似道心里只会认为,只有他自己才是可以完全相信的,这是贾似道的处事哲学,是他为官数十年稳居高位的经验之一,

    贾似道想了想道:“莹中,你立即替老夫起草一份信函,老夫让人连夜送往扬州,恩,措辞要委婉,李庭芝此人吃软不吃硬,希望能够以故人之情说服他吧,上次李庭芝也回过信,尽是客套之词。”

    “是,大人,属下明白。”

    “贾宣,隔壁笔墨伺候,莹中,你去写吧,写完后再过來吃酒。”

    “恩。”

    贾似道又问道:“文焕,你作为兵部尚书,比廖莹中更加熟悉军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改。”

    “太师,目前边关战事未稳,所以要是我的话,也会先从禁军开始。”范文焕道,“太师您想,边军的改制如果造成动荡,势必会给蒙古人以机会,在沒有完全把握时,是不该轻易有动作的,而禁军目前全在太师掌握之中,眼下又沒有战事可言,陛下倘若想要收回兵权,自当拿禁军和兵部开刀,这点文焕也赞同廖兄之言,而最有可能的方式无非是两种,第一是大规模更换禁军中的将领以及兵部的主要官员,第二是将禁军打散后进行重组。”

    翁应龙接着道:“太师,可能还有一种方式。”

    “是吗,应龙你讲。”

    “陛下设置政务院,意图是将政权逐步归到其中,那同样,陛下也可以设置军务院,慢慢收回军务大权。”翁应龙对于政务院十分恼怒,因而印象深刻,

    “恩,这倒是很有可能。”

    “均含。”贾似道转头道,“你作为旁观者,如果是你,你又是怎样考虑的。”

    “太师,均含觉得,范大人,翁大人所言都很在理,陛下很有可能三种方式都会采用,这就类似我们练武之人在对敌时采用的组合拳。”

    “组合拳。”

    “恩,高手()过招,特别是在水平相当的情势下,一招一式往往是无法获胜的,只有招中有招,式中有式,组合在一起攻击对方,才有可能打乱对手的节奏,从而找出其弱点,一举灭之。”

    “恩,有理。”

    “太师。”吴均含道,“均含虽不懂军事,但却觉得陛下似乎已得先手之利。”

    “先手之利,什么意思。”

    “太师,均含觉得早期的裁撤厢军,最近的夏贵将军出征庐州,或许就是陛下提前迈出了军改的第一步。”

    范文焕笑道:“应该不会这么巧合吧,陛下登基后第一次遇到蒙古攻打我朝,而我朝又有几位将军阵亡,所以我认为这是正常反应,应属人之常情。”

    贾似道也微微一笑:“均含之言也并非全无道理,不过老夫却也赞同文焕之言,这次那赵禥即便不怕,内心至少也十分紧张,所以才想到军队改制之事,夏贵出兵在前,却造成了均含有这样的感觉,不过此事倒是应了你们所言,赵禥组合拳的第一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使将出來了,只是他自己或许还不知道吧。”

    吴均含道:“太师之言甚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