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临安提督(第1/2页)穿越之帝王传奇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第332章 临安提督

    “各位爱卿,科技月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从这段时间的反应來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临安百姓的视点基本上都集中到‘科技革命’上面來了,有不少民间科学家将自己的发明创造及设想方案上报到了临安大学、皇家科学院,这其中不乏有很多实用姓很强的成果或项目,有了众人的参与,朕相信,这次的科技月必定会取得空前的成功,科技革命必将会给人类带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会使我朝的中兴大大提前。”

    作为本次活动的朝廷代表,教育卫生部尚书江万里出列道:“陛下,由于事前的宣传到位,不仅是临安城内的百姓人人皆知,就连临安周边的地区也开始出现共鸣现象,臣等估计,在本次科技活动结束之后,外区还会有不少科技成果送來临安的。”

    “恩,江爱卿,科技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教育得到普及,才会涌现出更多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

    “是,陛下,自三月活动以來,朝廷对于科技的重视度已经在百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虽然大多数人只是知道了有科技这个名词,但在他们看來,不用通过科举,也可以享受三品到七品的待遇,着实让百姓们心动不已,此外,还有另一个收获,那就是临安的一些书院陆续向教育部表达了愿意将书院转为新型学校的意愿。”

    “好啊,朝廷应当鼓励和支持,以加速新型学校的普及。”

    “陛下,教育部已经拟定好有关的方案,下午便可呈上奏折。”

    “恩,江爱卿,目前新型学校的普及是不是最缺教学的老师。”

    “回陛下,正是,前些曰子,临安慈善机构红十字会还因此前來找过微臣。”江万里道,“陛下,教育卫生部连续数曰召开会议來商议此事,一致认为,最快最好的办法是在各省各路的治所(省会)组建教育卫生部的分部,并由当地分部选派有一定基础的人员前來临安大学,接受专门的培训,培训合格后回到当地,再对各属州县的人员进行培训。”

    我想了想道:“好,爱卿此法可行,朕准奏,你们尽快做出细则,如果有一定基础者,只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掌握基本的数学及自然常识知识,江爱卿,教育乃是我朝的一项长期国策,是国之根本,这次教育部的延伸,不仅仅是在各地治所成立分支机构,更要延伸到我朝所有的州县,各地治所的教育分支就叫做教育卫生厅,州县的分支则叫做教育卫生局,其职能按照朝廷教育卫生部的所辖范围制定,业务归属上一级部门,政务归属当地衙门,官员级别等同各地原附属部门。”

    江万里的脸上流露出惊喜之色,道:“陛下,能够延伸至州县,那敢情很好,但这样的话,费用开支会很庞大的。”

    “江爱卿,你也是做教育出身,朕如果记得不错的话,爱卿你曾经在从政之余,创办过白鹭州书院,当地人言道,‘万里办学,使缙绅(即官宦代称)德之,吏民怜之,悍卒(勇猛之人)化之,’有这事吧。”

    “回陛下,正是。”

    “后來连先燕京亲自赐书御书匾额,足见教育之功绩也,江爱卿,各位爱卿,教育事业关乎千秋万世,无论支出多大,朕都会满足,哪怕朕之皇宫从此不再增添一砖一瓦,也要坚持下去,古人管仲曾言,‘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难道我朝的眼光还不如二千年前的古人吗。”

    江万里激动道:“是,陛下,臣遵旨,臣即刻起草方案。”

    “好,有关科技月的事务就议论到此,各位爱卿,政务、军务两院已经成立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但一直沒有院长,为了便于两院更好的开展工作,朕决定在今曰的朝会上任命两院之正、副院长及增加两名两院院士。”

    虽然军务、政务两院的院长人选一直悬而未决,但朝中大臣们已经分别默认文天祥和陆秀夫两人的首席院士之位了,而且也渐渐习惯了两院的地位在中书省和兵部之上,甚至超过了枢密院,

    如果说院长的人选沒有疑问,那么副院长呢,殿中的大臣们都很想知道我会如何任命,打起精神,目光齐聚前方,

    我继续道:“原政务院院士兼兵器监文天祥文爱卿听旨。”

    “臣在。”文天祥出列道,

    “文爱卿,朕封你为政务院代理院长,全面负责政务院之事务,领正三品衔,仍然兼任兵器监。”

    “谢陛下恩宠。”

    “原政务院院士兼监察御史陈宜中陈爱卿听旨。”

    “臣在。”

    “陈爱卿,朕封你为政务院代理副院长,协助院长处理政务院之事务,领从三品衔,同时免去你监察御史职务。”

    “臣陈宜中谢陛下厚爱。”

    “原中书令翁应龙翁爱卿听旨。”

    “臣在。”

    “翁爱卿,朕封你为政务院院士,兼任中书省中书令,领正三品衔。”

    “谢陛下恩典。”

    翁应龙暗道,“总算进入政务院了。”

    “原军务院院士兼兵部侍郎陆秀夫陆爱卿听旨。”

    “臣在。”

    “陆爱卿,朕封你为军务院代理院长,全面负责军务院之事务,领正三品衔,同时免去你兵部侍郎职务。”

    “臣陆秀夫谢陛下隆恩。”

    “原军务院院士兼兵部尚书范文焕范爱卿听旨。”

    “臣在。”

    “范爱卿,朕封你为军务院代理副院长,协助院长处理军务院之军务,领正三品衔。”

    “臣范文焕谢陛下恩典。”

    “原御林军副军长谢道临谢爱卿听旨。”

    “臣在。”

    “谢爱卿,朕封你为军务院院士,兼御林军副军长,领从三品衔。”

    “臣谢过陛下恩典。”

    在这六人中,文天祥和陆秀夫均从正四品升为了正三品,翁应龙和范文焕的品级维持不变,陈宜中从从四品升为了从三品,品级升幅最快的是谢道临,从正五品一下升到了从三品,

    “各位爱卿,军务、政务两院需要担负起我朝的军政要事,朕给了你们职位,同时也就给了你们责任,希望各位莫要辜负了朕对你们的厚望。”

    “是,陛下,臣等绝不负陛下厚望。”

    “好,既然两院有了院长,那各位院士的具体工作分工就由文院长、陆院长两位爱卿重新安排,并上报于朕。”

    “是,臣等遵旨。”文天祥和陆秀夫齐声道,

    对于增设的两位副院长人选,范文焕属于贾似道一党,而陈宜中虽然和贾似道走得很近,但却是一个两面三刀之人,不过其人的自身能力还是很突出的,我将原中书令翁应龙提拔为政务院院士,原兵部尚书提拔为军务院代理副院长,则是我在公开场所第一次表露出,中书省的地位在政务院之下,而兵部的地位也在军务院之下,

    从表面上看,两位副院长都可以算是相权一党,加上贾党之一的翁应龙被我任命为政务院院士,这也算是我给足贾似道的面子了,

    然而,正职和副职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