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第2/4页)农奴翻身当地主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xìng,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xìng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

    两系杂交稻:一种命名为光温敏不育系的水稻,其育xìng转换与rì照长短和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在长rì高温条件下,它表现雄xìng不育;在短rì平温条件下,恢复雄xìng可育。利用光温敏不育系发展杂交水稻,在夏季长rì照下可用来与恢复系制种,在秋季或在海南chūn季可以繁殖自身,不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温敏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稻叫做两系杂交稻。

    超级杂交稻:水稻超高产育种,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rì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当时最高品种高20%-25%的超级稻。但他们的计划至今未实现。我国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为,第一期(1996-2000年)亩产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亩产800公斤。

    【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

    (1)两系、三系并举,形态改良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

    (2)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构建具“高冠层、矮穗层、重心低、库大而匀、高度抗倒”的优良株型的杂交稻组合;针对西南一季稻区,选育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组合。

    (3)选育具有籼粳混合亲缘的亲本,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

    (4)借助生物技术,利用远缘有利基因。

    (5)针对超级杂交稻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超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施肥法】

    基施有机肥据测定,在杂交水稻的总需肥量中,有50%-60%的氮和70%的磷、钾来自土壤,施肥不足就会过多消耗土壤中的养分而降低肥力,增施有机肥是提高肥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杂交水稻生产中有机肥的施用量应占全期施肥量的40%。

    早施分蘖肥早稻在插秧后5天,晚稻在插秧后3天,即可追施分蘖肥。分蘖肥宜分次施用,第一次亩施尿素6-7.5公斤,隔7天左右,根据苗情,对生长差的田块,再亩施尿素4公斤;对施有机肥少和缺钾的田块,应亩施钾肥5-7.5公斤。

    看苗施穗肥穗肥因施用时间不同,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凡是前期施肥适当、苗情较好的,一般应以保花增粒为重点,只施保花肥,每亩施尿素2.5公斤左右。如果前期施肥不足,群体苗数偏少,个体长势较差,促花肥与保花肥都要施,每次每亩施尿素5公斤。杂交水稻对钾肥需求量大,应在晒田复水后结合追施氮肥,每亩追施钾肥2.5公斤左右。

    看苗施粒肥抽穗前苗sè过淡的田块,每亩施尿素22.5公斤;齐穗后过早落黄的田块,每亩施尿素2.5-3公斤;生长正常的田块,每亩用5-7.5公斤尿素对水50公斤喷施。由于杂交水稻生长后期对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应在始穗前4-6天或齐穗后2-3天,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对水50公斤,对生长差的田块喷施。

    【水稻超高产株型模式】

    株高:100厘米

    秆高:75厘米

    分蘖力:中等

    株型:适度紧凑

    上三叶:长、直、窄、凹、厚

    穗型:下垂

    穗数:270万/公顷

    单穗重:5克左右

    收获指数:0.55

    rì产量:100公斤/公顷

    【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水稻有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理论上讲,亚种间杂交稻可比品种间杂交稻增产30%以上。

    目前,已经基本解决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主要难题,新育成的亚种间超级杂交稻穗大粒多、品质优良,在生产试验、示范中比现有的品种间杂交稻增产20%以上。

    【袁隆平——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xìng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sè革命”。

    袁隆平,1930年9月7rì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xìng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xìng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rì本“rì经亚洲大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奖”、“rì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八项国际奖。

    【饥饿的启迪】

    1960年,我国发生了全国xìng的大饥荒,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也同样面临着饥饿的威胁。

    有一次,他带着40多名农校学生,到黔阳县硖州公社秀建大队参加生产劳动。一天,房东老向冒雨挑着一担稻谷回来。他告诉袁隆平,这是他从另一个村子换来的稻种。

    “为什么要换稻种呢?”袁隆平问。

    “那里是高坡敞阳田,谷粒饱满,产量高。施肥不如勤换种啊。”老向说,“去年我们用了从那里换来的稻种,田里的产量提高了,今年就没有吃国家的返销粮了。”

    面对饥荒,老乡们不是坐等国家救济,而是主动想办法提高产量,袁隆平很受感动。

    他从这件事上,得到很大启发: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对于战胜饥饿有重大意义。他想,自己除了教好课,还要在农业科研上做出些成绩来,为老乡们培育出高产量的好种子。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产量的原理】

    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稻种相互杂交产生的,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对配制杂交种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