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愤世嫉俗(第2/5页)百工匠心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嗯!还是有区别的!大千先生的笔力不如石涛厚重,线条也较光滑,这是笔法明显的不同之处。这画肯定不是大千仿,明显气质不同,石涛多年为僧,一生求仕途不得,作为前明遗民的他郁郁不得志,所以画中既有胸中一股悲愤志气,还有出世的禅意,这种矛盾才是石涛被后人追捧的魅力。”老者直起腰,淡淡的解释道。

    鲁善工深深看了老者一眼,他入行时间短,人面生,不知道这个老者的身份,不过看伟少毕恭毕敬的样子,应该是本地比较有实力的人物,不过这幅画?

    “老朽的看法是真迹!无论笔法还是其他细节,都符合石涛的风貌!题材也难得一见,梅的清雅和竹的傲骨相得益彰,代表当时文人的风骨气质,是石涛难得的精品!”老者又看了一会,终于缓缓说出自己的见解。

    大家一片哗然,特别是伟少有些激动,拉着汪大爷到一边,小声商量着什么。

    鲁善工也仔细研究着古画,还用手轻轻碰触不同的位置,眉头紧锁,心里疑惑不解。突然在看到一处梅花的时候,眼前一亮,赶紧拿出放大镜仔细辨认起来。

    “这位小友,你有什么发现吗?”突然一旁的老者走近前,低声的问道。

    “前辈刚才的判断小的很赞同!这张画笔法精到,符合石涛风格,不过?”鲁善工已经确定结果,不过不知道如何开口。

    这是一个很得罪人的事情!现在他明显找到这画的破绽,但鉴于老者已经下的定论,而且他不知道老者的身份,现在说出结果就是赤裸裸的打脸!这传出去对老者是极大的伤害!他鲁善工不是那种靠踩着别人上位的人!

    “哦?小友但说无妨!”老者好像看出鲁善工的犹豫,淡然道。

    “嗯!您看看这里的梅花!我感觉不太自然,特别是这几朵!”鲁善工一看周围的人没有注意这里,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低声道,自己能说到的只有这里,就看老者能不能看不出来了。

    “咦?这个是?”老者听了,又仔细拿起放大镜观察起来,突然脸色大变,声音高了几度。

    “这么了?”伟少他们都被这声音重新吸引过来,连声问道。

    “没事没事!刚才我向这位前辈讨教一些疑惑,结果好像他又发现了什么?”鲁善工见老者发现了破绽,就顺势解释着。

    “这幅画有点问题!我感觉不像石涛的真迹!”老者又好好确定一下后,坚定的说道。

    “怎么可能?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不少人看过都说是真迹无疑!这话不能乱说啊!”

    还没等别人说话,刚才还洋洋得意,准备待价而沽的汪大爷一听,脸色不好看的辩解道。

    “嘉伟,话我已经说到了!听不听就看你的!”老者抬起头,意味深长的看了看鲁善工,回身对邵嘉伟道。

    “这?”邵嘉伟有点摸不到头脑,刚才不是还说真迹,自己都开始和人家砍价了,现在一转眼又成假的?这是什么情况?

    “赵老!我知道您是咱们本地的书画协会副会长!又是鉴定专家!刚才我是一时口快,不过您总要告诉我为什么吧?”汪大爷也冷静下来,事到如今自己也要有个结果,干脆直接问清楚最好。

    “汪老弟啊!这个我说了也不算!其实也不怕丢人,老朽我刚才也确定是真迹!不过这位小友一番提醒下,终于发现这画是仿品的确凿证据!小友你来说吧!”赵老突然回过身,对着鲁善工微微一笑,说出这番话。

    “我?这?”鲁善工没有反应过来,没想到老者居然如此豁达,本来自己就是不想让他难堪,结果人家自己反而说出来!全场的人都盯着自己,现在自己骑虎难下了。

    “其实也没什么!我刚才听了赵老的话很好奇,自己也上前看画,结果发现在一丛梅花之间发现一个奇怪之处!请教赵老之后,结果他好像发现了什么,你们看!就是这里!”鲁善工一看,干脆说出来,让大家一起看就完了。

    “这是一个字?”邬啸天手脚最快,听了赶紧用放大镜按照鲁善工所指的地方看去,结果很快发现问题。

    “嗯!是个字!而且是个篆字!应该是个“谭”字!小友我说的对吗?”老者走到鲁善工身边,点点头道。

    “应该是个谭字!我也是刚刚认出来!”鲁善工见老者已经发现,再隐藏也没什么意思,大方承认。

    “谭?难道是民国谭敬?”李阳也看出来什么,听了老者的话,突然想起来什么,大声叫道。

    “应该是谭敬的仿品!早期我也见过几张他的仿品,不过没有这样的水平!研究一番就能看出破绽,这张无论什么方面在老朽看来都是真迹无疑,要不是经过小友的提醒,这次真就是要打眼喽!”老者丝毫没有避讳,直言不讳道。

    “您太客气了!我只是无意中发现了这个,运气而已!您一定也会发现的!”鲁善工赶紧谦虚着,心里也敬佩眼前这个老人的心胸。

    “赵老!这个好像是谭字的图案能说明什么?”汪大爷自己也看出来,不过还是不太明白。

    一看在场的大部分人还云里雾里,老者干脆解释清楚:“这个谭应该代表的是民国最大的做假集团首领——谭敬!谭敬,字和庵,斋号区斋,他的祖上是著名的广州十三行之一,主要做海外贸易,时在清朝。自祖父起定居上海,在上海汉口路小花园附近开设谭同兴营造厂,经营数十年,成为上海滩的富翁。

    939年至949年,这短短的0年间,谭敬从一位商界新锐一下子成长为上海滩的收藏大家,与庞莱臣、吴湖帆、张珩等老牌收藏名家比肩,收藏了许多历史名作。这得力于三点:一是由于战争不断,社会动荡,收藏家为了生计开始不断出货;二是谭敬生意顺遂,财大气粗;三是他获得了近代收藏巨眼张珩先生的大力帮助,为其长眼,并因受了张珩的影响,谭敬的收藏也偏重于宋元字画。

    谭敬所藏的宋、元及明初书画名迹有:宋代赵遹《泸南平夷图》、南宋赵子固《水仙图》,元代赵孟頫《双松平远图》和《赵氏一门合札》、赵原《晴川送客图》、倪瓒《虞山林壑图》、柯九思《上京宫词》,明初夏昶《竹泉春雨图》、解缙《自书杂诗》和明杨一清《自书诗》等。

    在张珩的指导下,谭敬后又购进柳公权《神策将军碑》、米芾《向太后挽词》、马远《踏歌行》、柯九思的《上京宫词》、夏仲昭《竹泉春雨图》、黄山谷《伏波神祠诗卷》、沈周《移竹图》等名作。

    947年端午节前夕,当时的上海收藏界翘楚谭敬找到了造假名手汤安,请其为自己收藏的元代赵孟頫《双松平远图》复制副本,俩人一拍即合,于是谭敬提供场地——处位于上海祈齐路75弄2号的旧式花园洋房,并由汤安牵头,组织了许昭、郑竹友、胡经、王超群等一班人马,俱是上海最出色的造假高手,开始了近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书画造假活动。

    “现在不少博物馆都有他的作品,就连故宫也差一点上当,把他的作品收入其中!他可谓是近现代最大的仿品工厂!到现在也不知道有多少仿品流落民间!他晚年几次颠沛流离,没人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