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锁住心猿意马(第1/2页)大唐不良人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大唐不良人卷一少年游侠客第四十七章锁住心猿意马“阿弥哥。”

    卢慧能站起身,双手合什,向苏大为微微鞠躬,打过招呼。

    “你现在越来越像和尚了。”苏大为打量他一眼,除了没有剃度,这十几岁的小男子,倒真像是沙门中人,颇有空净气象。

    想想觉得有些郁闷,本来自己收他在身边,想着给自己破案多一个帮手,现在看,倒像是帮玄奘法师多招了名弟子。

    挠挠头,苏大为向玄奘道:“法师,我有件事……”

    “你先稍坐,让我把这段经讲完。”玄奘法师微微颔首。

    就算有满肚皮的话,此时也没法开口。

    苏大为依言走到角落蒲团,盘膝坐下。

    “慧能你也坐下。”

    “是,法师。”

    经房内香烟袅袅,外面的天光从塔窗透入,一片祥和宁静。

    玄奘法师双手合什,眉目慈悲,缓缓道:“尔时,世尊而说颂曰:‘诸和合所为,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

    时,薄伽梵说是经已,尊者善现及诸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并诸世间天、人、阿素洛、健达缚等,闻薄伽梵所说经已,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说完,停了片刻,玄奘继续道:“金刚经至此,已经全部说完,有不解之处,可以问。”

    “法师。”

    苏大为忍不住开口道:“金刚经我熟啊,最后一句我记得是,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一切有为法,应做如是观。”

    这话才说完,墙角处的行者突然撩开眼皮,不知是笑还是什么,发出“嗤”的一声。

    苏大为有些尴尬道:“是不是说错了?”

    “你说的原也不错。”

    玄奘法师开示道:“你念的金刚经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的译本,我刚才念的,是从天竺带回的金刚经原本直译。”

    见苏大为脸露迷惑之意,玄奘继续道:“东晋太元八年,后凉太祖吕光取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甘肃凉州。

    鸠摩罗什在凉州待一十七年弘扬佛法,学习汉文,后秦弘始三年入长安,至十一年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

    “哦哦。”苏大为一脸不明觉厉,心中暗道:只知道有这个和尚,好像是天龙八部里鸠摩智原型,至于这人到底是做什么的,我却不甚清楚。

    一旁的卢慧能忽然开口道:“法师,您的直译,与鸠摩罗什译本,有何不同呢?”

    没等玄奘开口,坐在慧能旁边的明崇俨便道:“这你都不知道?鸠摩罗什本人精通汉文,擅长音律,他的译本简洁而押韵,读来如诗词般朗朗上口,便于传诵和记忆。

    至于玄奘法师的直译,则完全是根据梵文原典意思翻译,这两者,一个是翻译神气,一个是尊重原文,这便是不同。”

    被他一说,卢慧能抬头望天,嘴巴张大,一脸懵逼。

    玄奘微笑道:“鸠摩罗什版便于传诵,但与梵文原意有些差异,需要有一定佛学基础的人,才能理解经中意旨。”

    停了一停,他接着道:“说起此事,我记起太宗在时,也曾与我探讨关于金刚经之事。那是贞观二十二年,太宗驾幸洛阳宫……

    当时太宗问我:金刚般若经一切诸佛之所从生,闻而不谤,功逾身命之施。

    非恒沙珍宝所及,加以理微言约……

    未知先代所翻文义具否?”

    苏大为一个激灵,心中八卦之火熊熊燃烧,他向玄奘法师追问道:“法师当时怎么回答?”

    “贫僧当时回太宗:今观旧经,亦微有遗漏。尔后太宗与我就经文原意相谈甚欢,直至十月,才回转长安。也正是因此,尔后我才以梵文金刚经做直译。”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苏大为摸着下巴,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喃喃自语:“太祖皇帝认李老君为祖,推崇道教,但是在太宗这里,好像又偏爱佛家。”

    “阿弥,你觉得,佛和道,有何不同?”

    玄奘法师双手合什,轻声问。

    这声音,在苏大为耳里一声轰鸣,仿佛洪钟大吕。

    脑中好像有一道闪电劈开,一时无言。

    外面的阳光如雾似霰,照在玄奘法师身上,袈裟上,烟笼霞蔚,宝相庄严。

    在苏大为的眼中,此时的玄奘面目已经模糊,犹如一尊大佛。

    这是……

    良久之后,苏大为身体一震,从那种奇异的体验中惊醒过来。

    他惊愕的发现,体内的元气忽然变得活泼起来,甚至有些蠢蠢欲动。

    自己知道自己的事,自从去岁以后,自己的修行已经处在一个瓶颈里很久了,但是刚才,玄奘法师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像是触到了什么,令他仿佛进入到一种顿悟的状态。

    只可惜,这个过程稍纵即逝。

    “佛与道……”

    有什么不同?

    苏大为心里隐隐有一种直觉,或许能答出这个问题,自己就能从瓶颈里突困出来。

    “阿弥,不妨听听行者的意见。”玄奘的双眼,穿过雾气投过来,仿佛能看穿一切。

    “行者?”

    视线向抱着铁棒打盹的行者看去,只见他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张开双眼,眼里一道金芒闪过。

    “佛与道?嘿嘿。”

    行者的铁棒在地上轻轻划动,发出金石之音。

    “我在追随师父去天竺取经前,还曾有个师父,法名须菩提,他精通佛道两门。”

    咕嘟~

    苏大为咽喉蠕动了一下,下意识吞了下口水。

    心里有一个声音大喊:菩提祖师都出来了,看来这行者真的是孙悟空本尊了。

    也不知写西游的吴承恩是怎么收集到第一手资料的,居然还挺靠谱的。

    脑子里闪过乱糟糟的念头,耳中听到行者继续道:“须菩提法师曾跟我说过,道,就是天;佛就是地,而我们,人,在天地之间。”

    玄奘,明崇俨和卢慧能都是一副沉默不语,但却若有所悟的样子。

    只有苏大为有些懵逼,愣了几秒,他试探着道:“行者师兄,能,说人话吗?”

    “滚!”

    行者翻了记白眼,抱着铁棒两眼一闭,一副老子懒得搭理你的模样。

    苏大为有些无语,你这话说一半还不如不说呢。

    明崇俨双手合什,向着玄奘法师道:“法师,道家有云:人法地,法天,法道,道法自然。故,道家便是与自然相处之道。”

    玄奘微微颔首,面露赞许之色。

    卢慧能在一旁憋红了脸,似是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憋了一会,他涨红着脸,指指地,又指指自己的心口。

    打哑迷吗?

    苏大为看了更迷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