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毕业了还有人找(第2/2页)重回80当大佬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顾骜是说干就干的脾气,有了方向之后,他立刻利用职权所能查到的资料,开始梳理郭台名的现状来——还真别说,多亏了顾骜如今在外资委的台资处,所以手头资料相对比较全,尤其是湾湾有竞争优势的重点产业,大多数企业有头脸的企业,都可以查到。

    不然,在这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光检索对方的老底,就能让顾骜痛不欲生。

    “鸿海精密,1974年,由郭台名自力斥资30万台币成立,早期经营范围:电视机旋钮/塑料按钮。

    1977年,在电视机/家电塑料按钮这一细分领域,做到全台最大,连续盈利,固定资本累计达200万台币。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并将经营范围拓展到所有家电的注塑外壳/结构件,自行开设注塑模具厂。

    1980年,谋求东亚银行融资,增开电镀厂与蚀刻厂,进一步获取贴牌客户的电路板蚀刻和整机装配业务。但目前东亚银行尚未核准抵押贷款……”

    顾骜稍微一梳理,就摸清了郭台名如今的日子过得好不好:这家伙也算是号人物,6年前,年仅25岁时,就能自己拿着30万台币成立一个专注于塑料外壳的小厂。

    6年过去了,对方在搞注塑模具零件方面已经是湾湾很强的企业,但对电路板和贴片依然没有进展。

    事实上,历史上郭台名还得再在给人做塑料壳方面熬两年,拿出更好的财报和自有资金积累,才好不容易真正爬到“电子”这个领域。

    不过,这个现状却让顾骜很满意。

    韩婷的汉乐电子,如今搞电路板和贴片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一言以蔽之,电子游戏街机的“主板”部分,是出故障最少的。

    目前主要的故障,都是人机互动的结构件,因为开模精度、加工流程,这种因素出的次品。

    要是能把除了“电路主板”之外,其他所有附加值低的环节,统统外包给郭台名这种电子代工领域注定的大牛,那顾骜的街机质量不稳定,肯定能彻底解决。

    现在的问题,是

    浙东匹夫说

    怎么诱惑郭台名上钩,给他画个大饼、并且解决融资,让他把在湾湾的厂子卖给朋友,然后来特区另起炉灶。

    “或许,可以通过表哥的‘陆氏电子’勾搭一下,先试探试探?”想了许久,顾骜暂时只冒出这么一个念头。

    “陆氏电子”如今实际上是个“无人公司”,但账面上的高精尖资产还是有的。那是顾骜当初为了把库卡机器人的技术弄过来,伪装了一家台资公司,由表哥陆光复当法定代表人。实际上库卡的东西被大陆这边拆抄之后,陆氏就完全摆烂了。

    不过拿来勾引郭台名谈一谈,还是可以的。

    顾骜正准备着手,给身在纽约的表哥打个越洋电话。

    不过他办公室的门却被敲响了。

    顾骜也就放下话筒去开门。

    门口是气喘吁吁的小学妹,伊丝米娜雅。

    “米娜?你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快点回学校,又有你的外交邮件寄过来了,这次是基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