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脚踏实地(第1/2页)重回80当大佬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张叔慢走,等你的好消息。”

    顾骜跟其他合作友商,亲自送张仲谋到启德机场,目送他上飞机回美国。

    “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天的盛意拳拳,都是中国人嘛,从美国人曰人那里挖一块蛋糕过来,是时候了。”张仲谋了两句客套话,然后也就准备登机,

    “香江这边客观投资环境是否满足,还请顾生费心了。我在美国料理善后的同时,也会等你的好消息的。”

    顾骜谈笑着睁眼瞎话:“地皮和规划的问题,不必担心,有我呢——香江政府这些年,也是颇有规划新区、重振工业的打算的。

    你看,单这启德机场,刚才一路上过来的时候,张叔应该也看在眼里,多少机构、团体申言启德机场太过简陋,不符合香江的国际化都市格局定位,都嚷着要填海造地建新机场呢。连填海一个机场的魄力都有,还怕地皮掣肘么。”

    原来,顾骜跟张仲谋最后聊的这个话题,就是他们次投资考察和协商中、最后一个悬而未决的难点:在香江设厂面临的土地问题。

    张仲谋经过盘考虑,是不肯去对岸的特区设厂的,那样未来国际形势万一有个风吹草动,被美、日管制的风险会太大。

    但香江寸土寸金、地价高昂,还出了名的难通过规划。这一点比湾湾是绝对的劣势,国际上的投资界人士也是心知肚明的。

    顾骜最后临别这番话,当然是瞎的,只是为了安慰张仲谋,真要解决这个问题,顾骜还要下大力气。

    “你刚才这番话是真心的么?”

    看着张仲谋坐的航班飞走、郭台名也起身告辞了,唯一留下的友商韩婷,忍不住追问顾骜。

    韩婷在特区创业数年,对香江的形势也算是了如指掌了,当然知道要在香江规划新的工业园区,乃至仅仅是告任何开发,有多大的难度,各阻力有多少,所以才有此质疑。

    “这些事儿三两句话不清楚,回去路上再从长计议吧。”顾骜如是应付。

    这几天,韩婷也是跟着顾骜一起陪潜在合作者考察,鞍前马后挺忙碌的。而且她非常有分寸,在外人面前,绝对不会露出跟顾骜串通的倾向。

    一切都是那么冷若冰霜公事公办,把知性冷静老练、手腕泼辣的商界轻熟NV强人的形象,维持得极为准。

    今天这种送行的日子,她当然穿的也是一丝不苟的女式职场西服和羊绒呢的收膝筒裙。

    凭良心,这半年多来,韩婷还是有所牺牲的。年初顾骜刚回国,就义正辞严地跟她表态:公职在身期间,要君子慎独,严守组织纪律。

    纪律不让做的事情,哪怕没人知道也不能做。

    韩婷当时立刻就接受了,而且真的半年多里一点都没来搅扰顾骜,哪怕是顾骜因为公干身在特区。

    对于一个刚刚36周岁的女人,能这么自律地熬上半年,熬到快37了,这是着实不易的。也看得出韩婷这人事业心和自律心之强,不欺暗室就不欺暗室。

    不过现在顾骜已经无事一身轻三个月了,所以这次再来香江和特区,就没什么障碍了。出于报答韩婷的恩义也好,出于对她品格的尊敬也好,连带利……唉,得太庸俗了。

    施恩不望报,何必言报呢。

    反正就是稀里糊涂算不清楚,不了。

    ……

    “在香江搞开发,有多大的难度,我当然知道。尤其是这两年,布列塔尼亚狗贼彻底知道拿不住了,各种使绊子阻挠地的长期发展。不过,我是有办法的。”

    回程的车上,顾骜跟韩婷同车,趁着路上堵车有时间,他便把自己的思考,盘娓娓道来。

    “你不会真的相信,‘启德机场不够用,要建设新的国际机场,也是布列塔尼亚人让步、促成地发展的一个象征吧。”韩婷的这句反问,显然是从刚才送别张仲谋时,提到的这个突破口为切入和展开的,

    “在我看来,香江要建新机场,完没必要填那么多海。哪怕选址不变,坚持在大屿山搞,也可以平整更多的沿海缓坡。平整山地,比从零开始填海成要低得多,起码相差五倍不止。

    布列塔尼亚当局趁着他们在香江了算的这最后十几年,非要规划填海造地这条开发总纲,分明是为了过分强化地的所谓‘环保势力,为后续咱中国人自己完接手之后搞开发设置障碍。”

    韩婷这几句话,着实是得鞭辟入里,不愧是当年外交院出来的老师,简直洞若观火。

    8年代中期开始,规划香江需要新机场,这个决策身并没有问题,需要填一部分海,也没问题。但关键是对环保、丁权、等等各利益的保护程度是否合理、是否吹毛求疵。

    有点工程意识的人相信都能理解,比如你搞一个项目,如果对环保的要求是5%,可能是一个价钱,如果提高到8%,可能成直接就翻一倍了,你要追求1%,那不定还要再翻倍。

    同理,要是一个国家对每年车祸死人的容忍度,从国民人口的万分之一,压低到“一个都不许死”,那肯定会导致社会交通陷入瘫痪、整个经济都不行。

    这并不是命可以计价交易,只是具体实践领域的人都要接受现实,不能只唱高调。

    而布列塔尼亚人显然是动了“反正十几年后的财政钱也跟我没关系了,所以走之前吃干抹净突击花光。不但要把现钱花光,还要借一大笔基础开发债券,然后把赤字亏空留给接手的人还”的心思。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自然什么都能吹毛求疵,把成做到最贵,完不讲效益。同时高调唱过之后,其他人想讲效益也会变得困难,容易被不做事的键盘侠喷子对比指摘。

    顾骜知道韩婷的都是真的,不过他的态度依然乐观:“你的我何尝不知道,但问题也没那么严重——至少比我曾经设想过的,布列塔尼亚人可能做的坏事,已经封堵了七八成了,剩下的都是问题,想办法总能解决的。”

    顾骜之所以乐观,显然是因为他知道,如今这个局势,已经比平行时空好太多了——

    两年前,他把米娜安插到部里的国际关系研究室时,那一系列风控评估的绝密内参,终究是发挥了作用的,也在双边的备忘录中,提前堵漏了好几个点,让布列塔尼亚人使诈的操作空间了很多。

    顾骜现在,至少可以不用怎么考虑“突然比前些年扩张的丁权”问题,也就可以少花大量力在处理香江钉子户上。开发项目征地的难度,依然是跟7乃至6年代持平的,没有上升。

    唯一需要解决的,无非是一些假托环保借口、实则拒绝一切开发的组织和势力,不过这些势力也比历史同期要弱一些、他们能仗恃的借口也少了几条。

    具体不好多,反正都是顾骜当初假借米娜之手、通过国际关系研究室的渠道封堵掉的。

    所以,略掉不便描述的细节、单结论的话,那就是历史上年代乃至新世纪,香江人拖延了二十年都没法完成的开发进程推进,到了顾骜手上,未必没有机会。

    韩婷听顾骜略微分析了一波,也大致认识到主要矛盾点在哪儿了,意识到“至少已经堵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