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代入错误变量(第2/2页)重回80当大佬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夷所思。

    这些人只是失败者,但也当不得“最”愚蠢吧?这不是双标么?

    傅高义忍不住抢着回答:“顾,你这番话可有失偏颇,齐黄劝建帝削藩的操作步骤有些操之过急、或者军事才能不足,导致失败,那都是有的。但你分析历史就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么?这跟你刚才提出的最愚蠢範式标準不一呀!”

    顾骜只是微微一笑:“宋教授,你觉得呢?”

    宋逸民面色有些苍白,想了很久:“如果非要牵强附会的话,难道你是以齐、黄当年劝建帝坚定信心的那番言论,来定齐黄二人是明朝最蠢的?”

    顾骜欣慰地点点头:“果然还是术业有专攻,没错,宋教授真是年轻有为反应快。”

    傅高义甩过去一个眼神,让宋逸民解释。

    宋逸民也心领神会,徐徐剖析:“黄子澄在朱允炆还是皇太孙时,一次朱允炆担忧叔父们势大,黄子澄便以汉景帝平吴楚七国之乱的典故,勉励朱允炆,藩王不足为惧。

    从黄子澄的一贯书生意气表现来看,他们都是真心相信他们举的例子是对的,所以按照顾先生的理论,他们也是大明朝最蠢的一群人之一:

    朱允炆凭什么扮演明景帝?汉景帝是什么人?是刘邦第四子汉帝的儿子,所以怎么也得是朱允炆的堂弟、他四叔的儿子朱高炽才是明景帝嘛。

    朱允炆自己,不过是明惠帝朱标的儿子,他应该是对应史书上都没资格算进汉代二十四帝的后少帝,也就是吕雉立的那孙子,后来被周勃借口不是惠帝所生,是吕氏偷换的野种,在迎立帝之前灭了的。他四叔才是帝啊。

    齐、黄真心觉得朱允炆能类比景帝,那就明他们误判了藩王篡位这事儿在明朝究竟是第一次出现还是第二次出现顾先生过,每一个招数如果第一次对一个圣斗士使用,是有可能一击必杀的。无效的只是第二次开始的重複,因为没有创新,所以纯粹找死。

    齐、黄连一件事儿在朝是第一次试图发生还是第二次试图发生,这个根问题都没想清楚,就盲目自信,他们不死还有谁死?

    或许马基雅维利过:只要动机正确,可以不择手段。但这是在西重複博弈社会。在博弈一次就灭九族没机会翻盘的社会,只要你手段没有创新,动机连被衡量的资格都没有,你就是在徒然内耗,浪费国力民力。”

    注:刘邦有八子,长子刘肥庶出,所以只是齐王,次子刘盈是嫡长子,就是惠帝,三子赵王如意,是戚夫人生的,被吕雉毒死了,所以刬除吕氏后迎立的汉帝是第四子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