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女企业家(第1/2页)最佳娱乐时代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一部三观尽失的电影。

    但在这个舆论价值取向永远正确,实际上三观尽毁的世界上,欣赏这种电影的大有人在。

    于是,沉默很快被打破,掌声响起,还极其热烈。

    至于大部分主流影片强调的人性的光辉之类,阳光女孩是不存在的,它把社会相对冰冷黑暗的一面,揭开展示在银幕上。

    这不是社会的真面目,起码不是人类社会的全部,但影片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真实调查和事件的基础上的。

    所以,能引起人共鸣。

    因为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辛苦努力的人一无所得,主动堕落的人却大获丰收。

    女主角的选择值得同情吗不用,因为这是她的选择。

    女主角的命运让人惋惜吗不需要,因为她比大部分人过的都好。

    她知道自己想要的,不在乎手段。

    她足够独立,不依赖任何一个男人,而是有能力从一大群男人身上敛财。

    她赤裸裸的面对自己的欲望,不在乎道德伦理。

    她足够的内心强大,强大到非常混蛋的地步。

    从她选择的一刻起,就注定了她的决绝和坚强。

    主题和价值观扭曲到了极致的电影,仍然赢得了很多观众的欢心。

    因为这扭曲的价值观,在电影里面不说自圆其说,但看起来总是那么回事。

    比如女主角属于高级人才,即便刨除掉成为高端经纪的那面,影片中她所从事的工作,也不是两腿一张那么简单。

    穿着优雅高档的衣服,有素质和教养,哪怕只是聊天就让人感到愉快……

    用这部电影的观点,这也是高级职业技能。

    还有大卫芬奇设计的台词,会让女性观众看了喊好。

    女主角在面对父亲那不知自爱的诘难时,回击:女人要自爱,男人就不要自爱了吗

    这样一部影片,注定要引起争议。

    放在如今这个年代,女大学生“下海”的电影,无论在哪里,都是一种禁忌题材。

    首映过后,阳光女孩就引发了剧烈的争论,从媒体到观众,很多人都在讨论,影片是基于事实改编吗

    但一些事,并不是秘密,就像某些记者秘密采访特殊女性,然后故意震惊一样,他们会一点都不了解吗

    很多时候,只是为了符合自身的需要。

    当阳光女孩在北美全面上映,许多媒体纷纷披露出这方面的消息,看似隐秘在社会阴影之中,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存在,甚至亲自接触乃至有过来往的这个群体,开始变得备受关注。

    很多人震惊的是,这一群体正在学校间迅速蔓延。

    虽然不是广受关注,但阳光女孩还是赢得了不少人关切的目光。

    不过,影片的题材受众天然不够广泛,大卫芬奇的黑暗风格也不是大众群体的菜,加上有太多露点的镜头导致分级为R级所受到的限制,阳光女孩也不可能成为电影市场上面的爆款。

    北美上映第一个周末,阳光女孩在3456家影院里面,拿到了3124万美元票房。

    这一成绩,保证阳光女孩排在了当周北美票房排行榜的第二位。

    本周票房冠军被环球影业制作发行的美国黑帮,以4216万美元拿走。

    尽管没有拿到北美票房冠军,相比于最终总计3500万美元的制片成本,阳光女孩的首周票房依然算得上成功。

    而且影片的口碑极好,哪怕三观不正。

    话说回来,有些时候影片的口碑跟其三观关系也不是特别大。

    三观不正却口碑爆棚的影片,在好莱坞历史上绝对不算少。

    阳光女孩在首周末之后,IMDB上万用户平均打分8.3分,烂番茄新鲜度百分之九十,Cinema  Score观众影院现场打分平均为A。

    毫不夸张的说,这部影片观众和媒体口碑都极好。

    大卫芬奇这个个性导演,在搏击俱乐部叫好不卖座之后,终于在七宗罪之后又赢得了一次满堂彩。

    评论界更是一致认为,阳光女孩是搏击俱乐部之后,大卫芬奇执导过的最好的作品。

    瑞秋麦克亚当斯的表演也备受好评,很多人都称赞她在颁奖季值得了一个重量级的女主角表演奖提名。

    得益于良好的口碑,阳光女孩的票房走势非常稳定,次周末票房下滑幅度之小,让人瞠目结舌。

    这部影片第二个周末的票房只比第一个周末下降了不到500万美元,报收2646万美元。

    北美上映十天,阳光女孩的北美票房累积7128万美元。

    同时在这个周末,影片还登陆了欧洲市场,大概是这类现象在欧洲同样大面积出现,阳光女孩也吸引到了为数不少的欧洲观众,欧洲地区的首周票房也有2000多万美元进账。

    电影中的现实因素,也是影片市场反响不错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普通人活着一点都不轻松,甚至只能为最基本的生存而努力,为了赚钱,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投身于各行各业,但是工种有千万种,苦和累完全就是天上和地下,有些女生为了赚钱来的快一些,投身进了那个特殊的行业。

    运气好的,赚足了钱后跳出来,远离所在的城市,回归正常生活;运气更好的,利用手中的资源,成为一名高端经纪,不用再扶墙忍痛,享受交易的高额抽成。

    运气不好的,随着年龄增大生活没有着落,或者赚钱多时挥霍一空又沾染上某些恶习,活得连鬼都不如。

    罗南从纽约回来之后,也抽时间去看了这部影片,大卫芬奇做的确实很出色,单论阳光女孩影片自身的质量,绝对不在曾经的消失的爱人之下。

    只是影片中那扭曲的三观,实在一言难尽。

    有些界限,真的不能去打破。

    曾经有人说过,卖一次就会卖一辈子。

    罗南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关于这个行业高端人物的访谈,那位美国女性自称是“企业家”,因为她是经营生意的,只是所经营的是自己的身体而已……

    在访谈中,这位美国女性毫不掩饰这是个主动的选择,从没被强健、灌药或者拍色情片,一切都是她主动的选择。

    她说这才是“资本主义最酷的地方”,因为选择,于是有了钱,有了钱也就有了之后的路她有钱进入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学学习。

    这些言论看起来是那么不可思议,但在这个现实人物眼里,却是那么正常。

    甚至,她还宣称:我是个女企业家,我做了这个国家的政客们一直鼓励移民的事,努力工作,抓住机会,最大化发挥才能,适应新的世界经济趋势。

    这位自述她相当成功,做到了美国最高端的百分之一,还在访谈最后嘲笑低端同行:这么廉价的卖,不知道是她们蠢,不懒得研究行情,还是说她们根本不在意身体的价值。

    每一个行业,总能有人做到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