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纷纷入歧途(第2/3页)覆汉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内室这还不算,紧随此人身后的另一名士干脆号令甲士用人墙堵住了大门。

    “仲治这是何意?”沮授倒也不惧,只是有些哭笑不得而已。“太傅身死,我还要着急回去禀报韩冀州,他为太傅故吏,肯定也是要为之神伤的,而且袁车骑正在病中”

    “沮君!”拦住沮授的自然是辛评了,只见其人死死拽住对胳膊,倒是干脆利索。“正是听闻沮君医术河北第一,才想请你来为我家将军诊治一二!”

    沮授不由摇头:“我何时的医术?这是以讹传讹,还请仲治速速放我离开。”

    “公与兄何必过谦?”另一人捻须上前挡住去路,却是辛评同乡颍川郭图。“仲治兄族中与我族中上下如今在邺城,族人来信都你是河北医术无双既然至此,如何能不为我家将军诊断一二就想着离开呢?”

    沮授愈发觉得好笑,但也不分辨,只是使出力气,努力挣脱辛评,复又绕过郭图然而,其人来到门前,那些立在门中的甲士却是面无表情,只是扶刀拦住去路。

    沮授环视一周,只见周围得上话的人虽然神色不一,却都只盯着他不语,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摊手反问:“何至于此?”

    “我们也是无可奈何了!”辛评微微拱手行礼。“我家将军若是一病不起,我等岂不是要沦为无依无靠之人?还请公与兄见谅?”

    沮授无可奈何:“只是稍作诊断?”

    “不错。”身后逢纪虽然不清楚辛评、郭图二人此举的缘由,但也不是不知机之人,于是当即应声配合。“若公与兄能为我家将军稍作诊断,必然不吝重谢!”

    “重谢不敢求。”沮授一声叹气,面色当即严肃了起来。“唯独要事先明,只做诊断,不开药剂!”

    郭图与辛评对视一眼,干脆应声:“公与兄自来诊断,药剂之事我等自为之。”

    沮授摇一摇头,复又迈开步来到袁绍榻前,隔着一层纱布重新坐下,然后口出惊人:“依我看,袁车骑今日这病不仅在董,也在卫将军不仅在关西兵马,也在关诸侯!”

    袁绍并非是装病,他确实是犯了头疼病,再加上春夏相交,昼夜温差较大,所以又有些伤风但不管如何,其人咋一闻得此言,却是陡然在布帘之后怔住。

    “还请公与兄明示。”一旁的逢纪俨然也没想到对如此干脆,稍微一怔之后便主动代自家主公恳切相询。

    “这有什么不可明示的?”沮授坐在榻前的凳子上,昂然而言。“无外乎是见到刘玄德和那张益德,乃至于董军各部如此善战,所以忧虑卫将军与董之势大,担心他们的善战无敌。然后明明洛阳在前,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长安在西,却又遥遥无期于是便想回头处置一下关诸侯以自强,可是偏偏又不知到底该如何处置他们罢了!尤其是卫将军在河,好像没有半点放弃的意思,弄的袁公也不知道该不该放弃对否?”

    话,拦住沮授明显是辛评和郭图这两个颍川老乡私自所为,逢纪并不知道详情,但此时却已经服气:“那再敢问公与兄症结大概是如此,可治病救人,惩前毖后,这个症结背后的缘由和法又在何处呢?”

    “袁车骑。”沮授对着逢纪一时失笑,却又扭头对着身前幕帘正色问道。“你是不是想效法卫将军做一些事情,却总觉得不知该如何下手,然后又有些疑虑不定”

    幕布后一时咳嗽的厉害。

    “既然如此。”沮授继续言道。“那袁车骑可曾将心比心,想过卫将军又为何凡事一往无前,如此坚定呢?他是怎么想的呢?还有董”

    “公与不要卖关子了。”看着幕布后咳嗽不断的身影,辛评忍不住插嘴劝道。

    “那好,依我看,袁车骑陷入迷惑的原因很简单。”沮授昂然答道。“那就是想要鞭挞天下,袁公与卫将军他们所缺的西不一样!袁公,天下大势已经跟往年完不同了,虽然汉室尚存,却不过苟延残喘,明眼人都清楚汉室不可复兴却也不可猝亡,而大争之世已然到来到了这个时候,一个人想要做英雄,想要为天下事,是不能仅仅善战或者有声望的,他需要上马统军,下马理民,身后有民户州郡为根基,而身前有各路豪杰智士相助!袁车骑所忧虑的,归根到底不过是明明自己想要做这样的英雄,却总觉得还差了什么?然后与卫将军相比,更是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到了不堪追赶的地步对否?!”

    话音未落,袁绍面色苍白,光着脚,只穿中衣从布帘后起身而出,就在榻前握住了沮授的手然后不等后者有所反应,便又主动撒手,并躬身一拜。

    一拜之后,其人刚要再话,却咳嗽难止,面色发红,惊得周围逢纪、郭图等人赶紧来扶。

    沮授打量了一下对面色,又想到对刚才握手时的温度,情知对并非是假病,又念及刚才那一拜,也是心中波澜顿生,一时感慨不及便不再犹豫,直接在榻前为袁绍细细分析了起来。

    话,沮授的意思很简单。

    他认为,时代已经变了,这个时候不能按照旧眼光去追求旧事物,而是应该果断以应对乱世的式,去追求新事物具体来,就是要迅速建立起一个适应乱世的齐备政治团体与政治体制。

    这个体制,要有效的承接政治、军事、民事、人事,是一个完备的乱世军政体制。

    实际上,在沮授看来,董、公孙珣、袁绍,当然还有个勉勉强强的袁术,这四个人之所以被认为是天下间最强大的四个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军事能力,也不是什么声望毕竟,论打仗,公孙珣能把二袁吊起来打论兵马和地利,董也能冠绝天下而论声望,二袁天生天下仲姓,半个天下的官吏都是他家的门生只是,此时此刻,不管依仗是什么,这天下间只有这四个人可以被倚之为政治核心,并迅速建立起一个完备的体制!

    又或者反过来,正是因为他们四人最有可能迅速成为新的政治核心,这才能成为天下四强。

    但是,乱世忽然到来,这四个人之前出身、性格、资互不相同,所以成为政治核心的依仗也不同譬如,董靠的是废立天子,以强兵握中枢公孙珣靠的是个人军事实力和地经营二袁靠的是家门出身,和袁氏在关地区的门生故吏,而其中袁绍还是公认的党人领袖!

    “袁公。”沮授恳切言道。“我几件事情其一,我知道你此番忧惧,很大缘由是从虎牢、成皋、洛阳这些战事上看出了卫将军和董二人在军事上的强横。但依我,一时的军事强横不足一提!若论打仗,高祖在项羽身前算什么,可最后胜者是谁?如果你能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制度,到时候自然会有无数兵马源源不断在战场上锻炼成雄兵会有如韩信、白起那样的名将脱颖而出,为你去应战项羽也会有如萧何、张良一样的人物为你谋划时局,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袁绍听得极为入迷,虽然正有侍女帮他热巾敷面以缓解鼻塞,却还是忍不住连连颔首。

    “其二,其实对比着董与卫将军,袁公应该便已经醒悟,自己缺的到底是什么了。”沮授继续言道。“譬如董,他做的其实很好了,他没有兵,便去借袁公家中的名望聚拢兵马他没有声望和大义,便废立天子,招揽士人,以期大权他发现自己在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