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蹴鞠场上初遇子安(第2/2页)混在大唐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羽衣曲》更是被长安百官家喻户晓啊。”

    “球进了!”

    忽然一声高喊,全场沸腾,英王更是跳起来,大喊大叫,手舞足蹈,完全没了皇子形象。

    武清一看那记分台上,果然是国子学率先进球夺得一分。在场边观看蹴鞠的国子学生徒们欢声雷动。

    太平公主则是小拳头握得紧紧地,面露失望之色。再看那陪在高宗武后身旁的太子,倒是没有任何不满意的表情,似乎东宫没进第一球对于他来说不算什么。

    场上继续比赛,双方各五名球员在球头的带领下你抢我夺,背后铲球,使绊子什么的都不时地发生,武清对于这样的节目是大感有趣,这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边上有一个裁判,只负责维持场上比赛秩序,只要不出现公然姓的斗殴他是不会管的。

    蹴鞠相对于马球来说要温和地多了,若是在马球场上如果不能保护好自己都有可能被废的可能。虽然大唐盛行马球,但由于马球对抗姓太强,也只是在军队和宫廷中偶尔举办一次,每到番邦使节来朝贡的时候,也会举行马球赛,以彰显大唐武功之盛。

    蹴鞠发展到如今,不仅仅是皇亲国戚的娱乐项目,民间也是广为流传,甚至女子蹴鞠在宫内到如今变得十分流行,当然女子蹴鞠没有什么对抗,而是一种纯属以游戏娱乐为目的,所以叫做白打。

    恰巧太平公主自学会跑路之后,便和宫女经常玩白打,但是太平公主更喜欢这种对抗,并乐在其中,所以一旦举办蹴鞠比赛,她都会观看。如今看到国子学率先进球,她才显得那么激动。

    武清前世是个宅男,对于在曾经大学时候体育差点挂科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件很不感冒的事情,当然足球除外,足球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本身,更是一种荣耀。

    所以接下来,他便很认真地听着一旁太平公主和英王的讲解,以及英王身边的那些走狗斗鸡者们的插科打诨。

    沛王李贤则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反正他的对手是英王队,其他队不在他的考虑之内。在李贤身旁也是他的走狗斗鸡者,不过其中有以个青年颇为引人注目。

    武清看向那青年,觉得他丰神俊朗,有一种说不出的洒脱之气,这种气质不就是自己追求的吗?

    随着武清的注视,那青年也感受到了武清的目光,抬头便看到了竟然这段时间颇为有名的武清,便拱手说道:“原来是教坊使,王勃有礼了!”

    “王勃?神童王勃?那个六岁便能解属文,九岁读颜氏汉书,十岁读六经,十四岁被右相刘祥道举荐而授朝散郎,而后在沛王府侍读的王勃?”武清心中震惊无比,王勃神童之名是天下皆知,他是大儒王通的嫡孙,是太原王氏的族人。

    这也是后来武清虽称神童,那些百官们没有太过注目的重要原因。何况这个时代还真不缺神童,神童太多了,太宗时期的骆宾王,六岁就能作诗。其他还有杨炯,卢照邻等等!

    “子安兄有礼了!”武清拱手一拜。

    (虽然是长章,说真的,这章写得有些不在状态,但王勃也只能这样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