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李世民见他这副样子,忍不住发噱,道:“你不要嘴硬,把事情办好了比什么都强,若你一直白干,朕还担心你不好好做事呢。”
李牧顿时像被踩了尾巴似的大叫:“就是这样!就是这样!陛下!臣不服气,现在是怎么了呢?臣好好做事,倒惹人猜疑,处处掣肘,旁人也就罢了,陛下竟也这样。早知如此,我还不如休假了,不干了,什么内务府,什么工部,我不干了!”
“休得放肆。”李世民喝止一声,却没有多少怒色,道:“工部的改革因你而起,内务府也是你提出来,你干就干,不干就不干?朕是皇帝,都没有你这般自在。刚才你走后,朕顶着多大的压力把内务府的事情定下来你知道么?现在不干了?朕的威严何在啊?旁人会以为,你逐鹿侯的威风大了,连朕都管不了你了!”
“可是……”李牧嘟哝着,却也不出什么反驳的话了。
李世民自以为胜利,心中得意,道:“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稍后朕便下旨,封你为内务府总管大臣,从三品,不归三省六部辖制,你可满意?”
“这……”李牧颇为意外,他虽想到这事能成,却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如此大,直接赏了一个从三品的官职。
如今朝中,三省六部的长官仅为正三品。门下省侍中、中书令、御史大夫也都是正三品。往上,大多是虚职,实职仅有尚书左右仆射二人而已,大唐不设尚书令,因此尚书左右仆射便是实际的宰相,正三品的官职,便是宰辅。
从三品的官职,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吧。能管着他的也没几个了,而且内务府的特殊性,跟三省六部都不搭边,他们想管也没法管。谁那么没有眼力见,去管皇帝的钱口袋?
最重要的是,李牧只有十七岁。十七岁的县侯已经是耸人听闻了,没有人反对是因为当年李渊的谕令,寻得传国玉玺者,不论出身皆封侯。但十七岁的从三品可以想见,此旨意一旦发出,必然惹来天下人的议论。
李牧非常感动,他知道李世民是一个最在乎风评的皇帝,很多事情,即便他想做,也会顾虑风评而忍耐。如今却为了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知遇之恩,着实令人动容。
“陛下,臣不能领命。”李牧开口拒绝,刚要出理由,就见李世民摆了摆手,道:“朕知道你要些什么,议论,自然会有,但是能因为有议论,就不做事了么?如果你做得好,议论自然也会消散。朕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对你有信心。”
话到了这个份上,李牧也不好再推辞了,起身行礼,道:“臣定不负陛下期望。”
“还有一个原因是,殿中监的长官来就是从三品的官职。现如今殿中监并入了内务府,你作为总管大臣,怎么也要从三品才镇得住,因此朕敕封你从三品的官职,乃是顺理成章,就算有议论,也无妨,不算违制。”
李牧惊奇道:“陛下,太监也有品阶么?”
“自然是有啊,不然宫中发放月俸等,以何为凭?”李世民笑道:“不无术的子,连这些也不知道?”
李牧是真不知道,只好认怂,道:“呃……臣孤陋寡闻。”
李世民倒是少见李牧认怂的时候,就多给他解释了两句,道:“宫中的太监、女官、妃嫔等,都有品阶。品阶不同,待遇也不同。殿中监原是正常的官员领着,朕登基之后,念高干跟随我多年的功劳,便让他做了殿中监,因此才有了总管太监的称呼。”
“哦。”李牧恍然,但又忍不住问:“陛下,这正常人的官职,也可以用太监代替么?”
“为何不可?”李世民奇怪地反问:“这是宫中的事情,与外庭无干。再,这也不是朕开的先河,早在两汉时期,便有中常侍等,很正常的事情,你为何觉得奇怪?”
“没、没事……”李牧笑了笑,把话岔开了。
他前世看得明清电视剧太多,总是不自觉地代入明清时候的规矩。但其实仔细想想,哪有什么一定之规。明朝的太监,不也到处镇守么,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皇帝便,换种法而已。
完了内务府的事情,李世民又想起了今天来要演的双簧,不悦道:“李牧,你子今日误了朕的事,该当何罪啊?”
这件事李牧无法辩驳,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站好,乖乖道:“臣知错了,明日臣还来上朝,肯定不节外生枝,把陛下要求的事情办了。”
“还是算了吧。”李世民摆了摆手,道:“今日的旨意发出,明日肯定会有非常大的议论,你的脾气朕还不知道,到时候又要吵架,两仪殿乃是肃穆之地,岂容你胡闹?来日若没有重要的事情,朝议你还是少来吧。”
“那可真是太遗憾了。”李牧顿时做出了一副惋惜的样子,道:“臣正想多多参与朝议,聆听陛下与诸公的教诲呢。”
“呵、”李世民轻笑了一声,道:“朕若是信了你这句话,朕就是个傻子了。”
“陛下千万不要这么,陛下英明神武前无古人后也不会有来者,万万不可自污啊……”
李世民大怒,道:“朕是在夸你吗?!”着,指着李牧骂道:“就你这个样子,要不是有几分才干,朕早就把你流放三千里,省得在朕眼前晃悠,让朕心烦。”
“臣知道陛下舍不得。”李牧笑嘻嘻地道。
这时,午膳端来了。软塌上安置了一张桌,李世民与李牧相对而坐。
跪坐这种姿势,李牧一直都难适应。时间短还好,时间长了是真的腿麻,外加腰酸背痛。但他看其他人,好像都没事,心里就不禁犯嘀咕,难道是没有掌握好跪坐的要领么?
不过此时美食当前,他也顾不得这些了。早上起来的太早,没好好吃饭,又在两仪殿站了一上午,肚子早就咕咕叫了。听到李世民出吃吧两个字,他就开动了。可谓是毫无吃相,狼吞虎咽。
李世民看着他吃得欢,也有点蠢蠢欲动,但他自诩身份,不能跟李牧一样荒唐,便忍住了。一个人慢条斯理地吃着,忽然李牧抬起头,李世民愣了一下,问道:“你要做什么?”
李牧指了指李世民碗里的饭,道:“陛下吃得这么慢,可是食欲不振?”
“朕……”
“嘿嘿、”李牧伸手把李世民的碗端了起来,把没动的半碗饭,扒到了自己的碗里,嘴里还着:“陛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食物可是浪费不得,陛下吃不下,臣替你吃,正好臣还没吃饱。”
李世民:“……”
李世民活了三十多年,还真是头一次碰见这种事情。错愕得不出话来,这天下竟然还有人敢动朕的饭,什么西这是!但是不知为何,怒气刚升起来,看到李牧狼吞虎咽的样子,又消散了。眼见着李牧把这半碗饭也要吃完了,李世民也顾不得矜持,把碗端了起来。就剩半碗了,再给抢去,堂堂皇帝可就要饿肚子了。
不顾风度的李世民,吃起饭来,比李牧一点也不慢。俩人几乎是同时放下碗筷,李牧忽然在下巴上指了指,李世民下意识抬手摸了一下,摸到一个饭粒,刚想丢掉,脑袋里不知怎么响起李牧刚刚吟诵的诗,把饭粒给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