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零章 兵临榆林城(第1/1页)重生明末之中州崛起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从四月战争准备,到李亭出发,只有短短几天时间。

    兵并不多,只有三万人马,大军走的声势不大,甚至李亭大军过大同,到朔州,甚至过黄河,直到榆林城东20里,秦王那里还没有丝毫的反应。

    不过李亭一路急行,又是车马,又是乘船,也是很疲惫,当即扎下营寨,传令三军修整。

    中军大帐之内,李亭正看着地图。

    “陛下,老臣有事要说。”

    洪承畴脸色有些紧张的走进来。

    “爱卿一路劳苦,何不先行歇息一番?”李亭见洪承畴也累的又黑又瘦,不禁问道。

    “陛下,臣观陛下之用兵,都是霹雳手段为多,用我们的大炮,用我们的n,打的敌人毫无反击之力。”

    李亭点点头,笑道:“难道这样用兵还有错吗?”

    “不是,臣担心,陛下以此对付榆林城,只怕榆林城一夜被陛下所毁啊。”

    “哦?榆林有何要紧,爱卿且说一说。”

    “榆林作为边防重镇,自然乃是一宝地,城高防御完整,若是其他人来打,并不是一个好打之城。

    但陛下若用大炮猛攻,再加上之力,这榆林城终究不会是陛下大军之对手。

    现在的榆林城宝贵在于榆林城内之人,在于榆林城内之兵。”

    “哦?”

    李亭知道洪承畴就是陕西这里起家,对于陕西极度捻熟,故而此次出征,才让他做军师。

    现在看来,果然是选对人了。

    洪承畴紧张的介绍道:“榆林乃是边防重镇,战事从未停歇,城中之民都是边防将士之后人,从小就习练武艺,习练马术箭术。可谓全城皆兵,而且都是精兵。

    这里懂的军事之才甚多,有一些老将军原本出身榆林,现在赋闲在家,恐怕都在城内。如原山海关总兵尤世威,原辽东总兵尤世禄,延绥总兵李昌龄,宁夏总兵侯世禄,宣府总兵王学书,山海关总兵王世钦等,另外守备游击之类将军更多。

    这些都是为大明征战多年之将,有些是为皇帝撤职,有些是因为年迈,不过这些人上战场,未必不能一战。

    尤其是陛下以后若要对西面用兵,这些可是大大的人才啊。”

    洪承畴这一说,李亭动了心,这简直是军事人才的宝库啊。

    洪承畴接着介绍,明朝末年三大强军,卢象升之天雄军,孙传庭就是在榆林组建的秦军,还有关宁铁骑,是大明末年的三个支柱。

    其中秦军就极为强悍,弓马皆精,可谓一支劲旅,他们强大,正是因为他们从榆林而出。

    “好,我们两手准备,一则为打,二则劝降。”

    “老夫愿亲望榆林城内劝降。”

    “不必,朕写一封书信,射进城头即可。

    不过,榆林乃是军事重镇,三万大军而来,声势铺天盖地,自然瞒不住当时之当地守军。

    榆林城内,此时正在紧急的商议。

    “铁拳军来的好快,他们渡过黄河,直扑榆林城东,看样子,是对着我们榆林城而来。”

    延绥总兵王定言道,

    “我们城内兵力太少,只怕守城困难重重啊。”

    这时一个年轻的将领刘延杰站起来道:“我们有坚固的城池,有天下闻名的精兵,就是敌人来十万兵马又有何妨?”

    一旁的老将军们,对刘延杰纷纷赞赏不已。

    榆林不同其他地方,这只是一座军城,只有驻军的城池,这里的人从来没被教导过害怕,从来被教育的就是血战到底。

    哪怕是铁拳军前来,他们心里也有一战的,也想着跟李亭较量一下高低。

    因此,谨慎的王定,虽是这里的最高统帅,他的意见却马上给与否决。

    因为这里当过总兵的太多,自然他的威望就难与统御。

    见众人都有战心,王定自知难以服众,此刻危急存亡时刻,他看着坐在旁边的一个老将军道:“既然大家都愿意与李亭一战,不如我们请尤世威将军统领大家如何?”

    尤世威做过山海关总兵,跟建虏作战多年,是个硬茬子总兵,哪怕在这里,他的威望甚至比王定还要高。

    此时,尤世威正高坐旁边,一身戎装,闭目养神一般,听的叫他,这才缓缓睁开眼,但是眼光一睁开,那老眼如同接了电一般,闪亮的令人发寒,真不像一个六旬之老者,简直是一个要出征的壮年一般。

    众人皆叹服,这里若不是他领兵,只怕人都不服。

    “榆林危急时刻,既然王总兵愿将大任交给老夫,老夫也义不容辞。”

    说着话,尤世威站起身缓缓扫视屋内,屋内顿时雅雀无声,似乎都等着他的意见一般。

    “报!”

    就在这时,一个亲兵急急跑进来道:“诸位将军,敌军送来一封书信。”

    “信中说什么?”

    识字的不多,尤世威直接问道。

    “诸位将军,李亭那厮送来书信说,他虽在榆林城外,可是愿意保留榆林城,只要我们愿意投降,每个人都会得到重用。

    这个不不算什么?

    他在信中还说,若是我们没有投降之意,可否有胆量出城观察他的攻城演习?”

    “攻城演习?”

    众人虽是少听此话,但是意思,还说一下子就懂了。

    “李亭他很厉害吗?一个攻城演习又有何惧?”

    年轻人刘延杰立马站起来。

    “他以为我们怕他不成?”

    “是啊,李亭以前厉害,那是因为没有遇到我们。”

    屋子里总兵参将一堆,各个心傲气高,每个人都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当怂包,说话愈加胆大起来。

    在这里,这是一种风气,一种不会畏惧任何敌人的风气,他们永远都会有作战的准备和决心。

    哪怕是李亭邀请他们去看演习,明知道是示威,除了刘延杰,尤世禄也站起来道:“我也愿意去看一看,那个李亭到底闹什么花样?”

    尤世威想了想,既然李亭先礼后兵,对于他,也多了筹备守城的时间,还有拉更多守城之物送上城头和各个箭楼。

    “回复李亭,我们会派一队人,去看他的攻城演习。”

    当天,李亭就接到尤世威送来的书信,微微一笑道:“这次让你们张张见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