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沙漠种树!(第1/2页)未来光脑系统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今天确实有事。

    子母树因为放在别墅的草坪区,有充足的水份,阳光和养份,发芽,生长,长到了拇指粗大小,半米多高。

    按光脑助手小蓝的提示,差不多可以移栽到沙漠里去了。

    陈东在网上查了一下有关承包沙漠的一些事情,又查了一下国家对于承包沙漠的相关的规定。

    沙漠是可以承包的,在沙漠搞农业可行,事实上,有很多人这样搞过,有人出于公益,治理沙漠。

    也有人出于沙漠能够产出的经济效益,而承包沙漠,比如在沙漠里种沙柳,沙柳这种植物极其适应沙漠环境,并且固沙能力极强,对治理沙漠很有效果,并且这种植物可以作为家畜饲料,秸杆可以造纸。

    还有养殖獭兔,獭兔粪便可以改善土壤的碱姓,肉可以吃,毛皮可以加工作为原料。

    听说,土耳其、以色列在沙漠中搞水产养殖。

    说做就做。

    第二天,陈东乘坐飞机从定海飞往青宁银/川机场,再从青宁银/川机场乘车来到中卫地区的腾格里沙漠。

    说到中卫地区,在历史上,很有名,‘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站,自古商贸繁荣,并且依靠黄河畜牧、农业,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塞上江南’。

    陈东来到这座临近腾格里沙漠的西北小城。

    首先,联系了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提出要承包一片沙漠。

    当地政/府主管这一方面的是一个科长,姓王,叫王泽。

    王泽听了陈东提出承包一片沙漠的要求后,也并不觉得奇怪。

    因为,之前来这承包沙漠的可不少,一般有两种人,一种是年青人,特别是刚出大学的大学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腔热血,乐于社会公益,不远千里,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承包沙漠,种树,铺草,在这片土地上,奉献自己的春青和热血。

    还有的人,来到这里创业,承包沙漠,种沙柳,养獭兔,等等,沙柳,獭兔都能提供很好的经济效益。

    这是好事,不管是为了公益,还是来创业,对于这些人,他双手欢迎。

    不过,到最后,坚持下来的不多,都打了退堂鼓。

    打了退堂鼓很正常,这里的炎热,干旱,缺水,生存环境艰难,从内地来的年轻人很少有受得这苦的。

    再加上,年轻人磨砺较少,有热血,但往往三分钟热度,容易放弃。

    到现在,还留在这里的非常少了。

    “这位小兄弟,今年大学毕业的毕业生吗?”走在前面,王泽对陈东问道。

    陈东点了点头。

    “哪个学校的。”

    “定海大学的。”

    “原来是学弟,我是06年毕业的,专业是环境与资源保**学的,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分配到这里工作。”王泽笑了笑,语气里对陈东客气得多了。

    说着,两人来到一辆吉普车前。

    陈东坐在副驾驶位上,王泽坐在驾驶位上,发动汽车,往沙漠边缘开去。

    两人在车上聊了一会学校里的事情,关系变得亲近起来。

    半个小时,汽车开到一片干旱的沙漠边缘,停下车。

    两人走下车。

    “你看这片土地怎么样,以前,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只是这几十年,当地政/府只顾发展经济,忽略了环境保护,对这些树木破坏姓的砍伐,不到几十年,树砍光了,暴露()了地表,再加上太阳暴晒,风沙侵袭,逐渐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王泽对陈东说道。

    语气里有些唏嘘。

    陈东四周看了看,四周一片荒芜,只剩下一个个干枯的树桩,土壤干硬,拿起一块泥士,呈黑色,不过,用手捏一捏,风一吹,扬起了一片沙尘。

    土是黑土,非常肥沃,但是,太干旱了,什么都种不了。

    不过没有树根的固土,以及树叶的挡风,再风一吹,卷起沙尘,吹得到处都是,逐渐沙漠化了。

    再深入一些,不时,能看到一些沙漠灌木,杂草,还有一些绿洲,以及一些小动物。

    沙漠化不算太严重,土地很肥沃。

    王泽扶了扶眼镜,对陈东说道,“我查了一些资料,这块地方以前是‘塞上江南’青宁平原的一部分,黄河渠道纵横,田园密布…...。”

    陈东点了点头。

    陈东拿了一把铁铲在地上挖了一个大概3、40厘米的小坑,把手伸进去,感觉,很些凉,抓了一把泥土出来,很湿,很潮。

    顿时,就在心里有数了。

    虽然,地表面很干旱,但是地下水很足,加上土地肥沃,做子母树完全没问题。

    子母树的根茎很广,扎得很深,茎杆又能有效保存、利用水份,叶子白天卷起,呈针状,减少水份的蒸发,夜晚,伸展出来,能够吸收夜晚空气中的湿气。

    有这些条件,在这片干旱荒凉的地里种子母树完全没问题。

    “王学长,这里附近有水源吗?”陈东转头对王泽问道。

    “有,在这里大约1公里处有一个小湖泊。”王泽说道。

    “能去看看吗?”陈东说道。

    “行!”王泽爽快地说道。

    发动吉普车开了十几分钟后,来到一片小湖泊前,停了下来。

    两人走下车。

    “这片湖泊是附近唯一的一片水源,随近的很多沙漠动物每天傍晚都会到这里来喝水。”王泽指了前面的这片湖泊说道。

    陈东看了看,湖泊比较小,大约几百平方米的样子吧,旁边长满了水草。

    王泽笑了笑,说道,“别看这片湖泊比较小,但是,深得很,以前有人乘船在湖面上测过了,有几百米深,专家说,这片湖的湖底连通着地下河,与青宁湖连通,所以,这片湖的水位不管有多干旱从没下降过。”

    陈东点了点头。

    “王学长,不知道,这片地方有多大。”陈东对王泽问道。

    “这片地方叫和连地区,包括这片湖,面积大概有几十平方公里吧。”王泽说道。

    “可以全部承包吗?”陈东问道。

    “可以。”王泽说道,“我们非常欢迎所有人能够到这里承包沙漠,搞旅游,种植以及养殖。”

    陈东点了点头,当即决定就选这里了。

    95颗子母树,每一颗子母树在十几年、几十年后都可以形成一片几百平方米的绿洲,所以,需要每隔几百平米种植一颗子母树,这样算下来,总共需要10几平方公里的面积,有几十平方公里足够了。

    地下水源充足,而且属于和连地区有一片小湖泊,安装一些浇灌设备就可以就近浇灌。

    土地肥沃。

    阳光充足。(阳光不充足能叫沙漠吗?)

    当即,开车回到县城。

    第二天,陈东与县主管这方面的县/长签下了承包合同。

    从此,和连地区几十平方公里的沙漠承包给了陈东,年限是最长的70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