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BNB新闻网(第2/3页)电霸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您和您的学生们从柏林追到这里,找博士到底有什么事?”

    贝塞尔教授不仅是前东德科学院的一员,还曾是一位备受尊敬的院士,只不过他从事人文科学研究,而不是自然科学,所以一直没能进入克林斯曼博士的核心朋友圈。

    可以用一句中国话来形容教授此时此刻的心情,那便是“大佛好请,小鬼难缠。”

    刚在科威特赚了一大笔钱的“小资本家”坐在身边,贝塞尔教授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地机会,立马反问道:“章,作为博士朋友协会的一员,您认为协会成员是不是应该互相帮助?”

    “这一点毫无疑问。”

    “可我们共同的朋友却不愿意提供帮助,尽管对他而言只是举手之劳。”

    见克林斯曼博士别过头去,假作什么都没听见,章程乐了,笑问道:“是吗?”

    贝塞尔教授锤了锤餐桌,一脸痛心疾首地说:“章,作为朋友,我本不应该在这个场合,当着这么多人面说这些。但是,你们明天就要去莫斯科,为了我最出色的几个学生,我必须要说。”

    “说吧。”

    “他掌握NB创业基金,却不愿意给人文科学专业研究生提供资助。考虑到这笔捐赠来自NB电气,考虑到可能您对于资助条款或许有过这方面要求,所以那几位学生被拒后,我并没有表示出任何不满。

    然而NB银行是一家金融机构,只要符合贷款条件就应该发放小额贷款,可我另外几位学生的贷款申请又被拒了。他们学识渊博,具有很高知名度,而且非常努力。所以我忍无可忍,必须要一个说法?”

    原来是借钱没借到,章程被搞得啼笑皆非,连忙解释()道:“教授,我想您错怪博士了,NB银行是一家股份制银行,有董事会和监事会,还要受联邦政斧和银行协会监管。别说博士在银行里没股份,就算像我这样拥有一半股权的大股东,也无权过问银行的正常业务。”

    “可他有影响力,还可以提供担保。”

    克林斯曼博士听不下去了,直言不讳地说道:“贝塞尔,不是我不愿意给你们担保,而是你们的项目没有任何前途可言。作为几十年的老朋友,我不想看到你们破产,更不想看到你们露宿街头。”

    “不试试你怎么知道没前途?”贝塞尔教授冷哼了一声,不无嘲讽地说:“克林斯曼,我亲爱的朋友,你现在有钱有地位,是不是连胆子也变小了?”

    “不可理喻!”

    “见死不救!”

    都说老小孩,越老越像小孩,两个德高望重的老家伙说着说着居然吵起来了,章程连忙干咳了两声,笑问道:“教授,能否说说你们的那个项目?包括副总裁在内的NB银行一半高管都在这里,或许他们会有不同看法,毕竟博士并非专业人士。”

    “好吧,我直说了,我这几位学生想搞一家电视台、一份杂志和一份报纸。大卫、科普夫,给章先生打个招呼。缪勒,别不好意思,你可是二台最出色的新闻评论员。”

    几位三十来岁的男人站起身,手按着黑领带,彬彬有礼的朝章程微微鞠了一躬。

    难怪这么面熟,原来最前面那位是东德电视二台的新闻主播。

    章程暗想肯定是社会主义优越姓宣传得太多,以至于连饭碗都丢了,居然想成立一家私营电视台。不过按照德国法律,只要他们提交申请,只要他们有足够资金,的确可以重艹旧业。

    克林斯曼博士不想让章程为难,干脆把坏人做到底,语重心长地说道:“小伙子们,新闻出版业竞争太激烈了,尤其电视台。没有足够收视率就没有广告,没有广告就没有经费,没经费就制作不出高水准的节目,也就吸引不了观众。

    西德电视台有资金、有经验,有最先进的设备。你们什么都没有,甚至连一台像样的摄像机都买不起,怎么跟西德同行竞争?”

    马库斯博士补充道:“做免费电视,你们没信号发射塔;做有线电视你们没线路;而完善这些需要大笔投资,远远不是小额贷款所能解决的。何况就算这些不是问题,你们还需要一大笔钱引进或制作电视剧和其它节目。”

    大老板就在眼前,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大卫连忙道:“博士,这些我们都考虑过,我们并没奢望建一个信号能覆盖全德的电视台,我们想从小做起,先搞一个社区电视台,等有了一定收视率,再往大发展。”

    “杂志不需要太多投资,而且我们有发行渠道。”

    “报纸也一样,我们想先从柏林做起。博士,您知道的,我有很多同事,他们都愿意给我们提供帮助。”

    一直担心西德企业对NB电气发难,所以才不遗余力的发展关联企业,试图把更多东德人捆绑到NB电气在架利益战车上,却从未想过将来该怎么反击。民意是要通过舆论反应出来的,没有自己的喉舌,只能唾面自干。

    想到后世对中国负面宣传最厉害的不是美国,不是英国,也不是“老冤家”曰本,而是很多中国人颇具好感的德国。再想到赫赫有名的CNN(美国有线电视频道),就是靠率先在电视上报道里根遇刺事件一炮打响的,章程意识到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从银行经理的角度看,这几个项目风险的确很大。”

    章程笑了笑,接着说道:“所以诸位只能争取风险投资,既然贝塞尔教授能带你们从柏林追到这里,就表明他对诸位非常有信心。我相信教授的判断,可以考虑由NB集团投资部给你们一笔投资。”

    “真的?”

    “我像是开玩笑的人吗?”

    “谢谢,非常感谢,章先生,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离8月19曰只剩下40天,章程不想浪费哪怕一丁点时间,立马起身道:“女士们、先生们,请慢用,我先走一步,利用出发前的一点时间,跟大卫先生、科普夫先生以及缪勒讨论下投资细节。”

    莱比锡机场行政总裁阿格兰德连忙道:“我去给您准备会议室。”

    面子终于保住了,贝塞尔教授欣喜若狂,一边忙不迭的擦嘴,一边起身道:“章,我也吃饱了。”

    考虑到需要一个与香港总部保持联络的人,章程点名道:“闻总,我想借用一下您的助理仲康平先生,有很多事情需要他的帮助,等总部确定合适人选,再把相应准备工作移交过去。”

    仲康平在总部和欧洲区公司都呆过,对NB电气的决策机制非常了解,莱比锡机场行政副总裁闻凯安一口答应道:“好的,我这就通知他过来。”

    十分钟后,招待所二楼小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

    效率之高、速度之快,让大卫、科普夫以及缪勒等贝塞尔教授的学生们暗暗心惊。一个个正襟危坐、屏声静气,生怕给未来的大老板留下不好的印象。

    “先生们,要么不做,做就要往大做,就要做行业内数一数二的新闻传媒机构。康平,你记录一下,请丹尼尔总裁明天一早联系欧洲卫星公司,咨询租用卫星转发器和十五套SNG系统需要多少费用。”

    隔行如隔山,仲康平不禁抬头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