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一边兴高采烈地说道:“先生们,乌鸦出巢,我想我们活儿干了。”
罗雷尔异常严肃地提醒道:“科普夫先生,这才刚刚开始,您可不能随便离开这儿。”
“但我也要做一些准备。”
科普夫拍了拍身边一个小伙子的肩膀,哈哈笑道:“威廉,头彩交给你们A队,好好干,注意安全。”
培训了近一个月,直到三小时前才宣布此行的真正来意。
全程直播红色帝国的一场政变,对新闻人而言是多么可遇不可求,威廉仿佛看见了普利策奖正跟自己招手,立马背上采访包说道:“科普夫先生,等我们的好消息吧。”
六个来自德国、英国、比利时和香港的小伙子,背着长枪短炮欢呼雀跃般地走了。他们都是BNB新闻网高薪聘请的精英,都在NB银行买了意外伤害保险。
作为即将上任的NB电气(俄罗斯)公司总裁,罗雷尔要为他们的安全负责,刚准备请苏联宣传部门的一个老朋友关照一下,突然发现电话已经被切断了。
楼下有专人望风,所有房间之前都检查过,刚才接的那个电话说得又都是事先约好的暗语,罗雷尔可不认为这是克格勃针对自己而捣得鬼,而是很直接地联想到了政变,当即命令道:“格奥尔格,去总台问问电话为什么打不出去;戈德弗斯,用卫星电话问问使馆那边的情况。”
他的话音刚落,守在电视机前的一个记者突然跳了起来:“电视,科普夫先生,快看电视!”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围了过去,只见女播音员在屏幕里一脸凝重地说道:“戈尔巴乔夫总统,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总统职责,根据苏联宪法,从8月19曰起,由副总统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责。国家全部权力交给‘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乌鸦出巢”是有军队进入市区的暗号,并不能代表什么。而半个月前还活蹦乱跳的戈尔巴乔夫,因为“健康原因”无法履行总统职责,无疑证实了政变消息的真实姓。
《苏联领导告人民书》播报完,电视里放起了芭蕾舞剧《天鹅湖》。
愈是关键时刻,愈要冷静。
科普夫并没有急着派出第二队人,而是换个了台。正如他所预料的一样,换个台还是《天鹅湖》,所有频道播放的都是《天鹅湖》!
这时候,戈德弗斯放下卫星电话汇报道:“罗雷尔先生、副总监先生,使馆外线也被切断了。弗雷得力克刚同缪勒先生通过话,他让我们留一队人待命,其他人按计划行动。”
“留一队人?”
“是的,另外卫星转播车也留下。”
“为什么?”现在正是抢新闻的时候,科普夫百思不得其解。
弗雷得力克的话就是老板的话,老板的话就是命令,哪儿来这么多为什么?罗雷尔接过话茬,轻描淡写地说道:“留下一队,您还有三队,加上沙特使馆的两队。副总监先生,在我看来,现阶段的采访力量已经足够了。”
翻译和司机都是他们安排的,没有他们的帮助在莫斯科简直寸步难行。而且根据BNB新闻网的相关规定,新闻采访人员也要接受俄罗斯公司监管,万般无奈之下,科普夫只能同意道:“那好吧,D队和转播组留下,其他人按计划采访,记得多带些电池,完了之后在沙特使馆汇合。”
莫斯科的同事忙碌起来,BNB新闻网在柏林电视台的总部也没闲着,丹尼尔站在一排排接受全球各大电视台节目的液晶显示器前,激动不已地大呼小叫道:“莱布尼茨,准备《早间新闻》;开普勒,把那8个保守派的资料准备好,以便随时插播;柯本,看好你的卫星信号……伙计们,好戏开场了,都给我打起精神!
十分钟后,起得比较早的一些德国观众,突然从刚开播还不到一个月的BNB新闻频道的《早间新闻》里,看到了有关于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以戈尔巴乔夫生病无法履行总统职责为借口,签署行政命令任命自己为苏联代理总统的新闻。
以他为首的苏联“国家紧急委员会”,封禁了莫斯科除了**控制下九间报社外的所有报社,发布一份题为“苏联男人的荣誉和尊严必须回复”的民粹宣言,保证新联盟条约将被每个人讨论,“城市街道不再有犯罪”,声称将专注在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同时承诺保证会支持“真正的**进程”和改革……
德国第一家24小时播报的新闻频道,具有无可比拟的时间优势。
卫星直播5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浩浩荡荡地开进莫斯科市区,苏联电视台里反复播放的《天鹅湖》,插播的苏联“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资料,以及嘉宾们抽丝剥茧的评论,让政变的真实姓变得毋庸置疑。
BNB新闻网旗下的《德意志快报》、《新闻周刊》和《环球快讯》,也纷纷撤下即将开印的报纸和杂志内容,要求印刷厂换上早就排好版,但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的底版。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苏军装甲部队进入市区时,井然有序,像是去红场参加阅兵,一溜排得整整齐齐,遇到红灯和行人还停下。莫斯科市民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反应极为平淡,没有哪怕一丁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紧张气氛。
莫斯科尚且如此,圣彼得堡同样如此,更不用说方圆三公里没有邻居的树林别墅了。
看看左边电视里的《天鹅湖》,再看看右边电视里BNB国际频道紧急插播的“特别新闻”,章程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说道:“终于抢了个头筹,几千万美元总算没白花。”
这可是政变!
政治敏感姓较强的前东德外交信使弗朗克被搞得啼笑皆非,忍不住问:“章先生,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章程指着心上人刚做好的早餐,笑道:“吃饭,吃完饭去圣大上班。之前做什么,接下来还做什么。”
夏遥不想他出一丁点意外,忧心忡忡地问:“学生们肯定会闹,今天出去安全吗?”
“圣彼得堡又不是莫斯科,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可这里驻扎着波罗的海舰队。”
章程摇摇头,不无感慨地说道:“第比利斯事件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军方已经被他们伤透了心。吃一堑长一智,他们不会再当这个出头鸟,更不敢把枪口对准学生,担那个遗臭万年的历史责任。”
赶到圣彼得堡大学已是上午8点半,全城都没几个卫星接收天线,消息极为闭塞,政变的消息在德国已闹得沸沸扬扬,这里却像往常一样平静。
直到下午两点,人们才反应过来,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往市中心赶。校园里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连任伊万诺维奇教授、叶夫根尼教授、葛利高里教授和佩什科夫教授都去参加游行集会了,实验室里只剩下他和他的两位保镖先生。
“扬,帮个忙,把那个试管递给我。”
他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做他的试验,扬-约瑟夫这个“留学生”不得不打起下手,尽管不知道他又是勾兑,又是加热的,到底是在干什么。
“好的。”
他刚把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