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军人背后(第2/3页)大唐谪仙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来准确指令的时候不会妄动。就算是王庭地命令传来,你们汉人也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语,我也不能担保能说服他们罢兵回去。这样地话殿下还愿放我回去么?”

    朱浩道:“国师的顾虑很有道理,所以我准备留国师在襄阳看看战况。”

    云帅父女同时露出惊异之sè,莲柔忍不住问道:“那么你是认为自己不用担心那一万突厥强兵投入战场了?”

    “不!”朱浩摇摇头。又看向莲柔道:“我曾多次听闻柔公主机智灵巧已得国师真传。所以这回去传讯的任务就交给你好了。至于那一万突厥兵到底如何,这一点我并不担心,甚至私心里朱某认为只有朱浩一万突厥兵真正投入战场,但受到重创的情况下才最符合大隋的利益----那将让宇文化及人心背离,到时候大隋就可以先光复长安了。我知道你们心里定是认为此时我是在说大话,不过rì后自然见分晓。现在讨论这些并无多大意义。”

    云帅见朱浩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而且又对这一万骑兵如此了解。想来定已有了应对之策。云帅不禁心中忐忑。猜不透朱浩到底是真正胸有成竹还是在他面前故意装出胸有成竹的样子,但这亦掩饰不了他的惊讶:“殿下敢将如此重任托付给少不经事的小女来完成吗?”

    朱浩反问道:“一个通风报信的小任务。如何能说成是重托?如果连这样地任务都无法完成地话,柔公主岂不是有负机智灵巧之名?”

    云帅有些犹豫的看向莲柔。能坐上西突厥国师的位置,其中多少辛酸别人是不会知道的。西突厥有不少人都觊觎着他的权势,若不是忌惮他的一身武功以及统叶大汗对他的重视,恐怕再多十条命亦不够别人地yīn谋陷害。正是因此,莲柔才以自己地乖巧和讨好令统叶大汗收她做了干女儿,拥有一个西突厥公主的保护伞。

    “父亲,我可以!”莲柔地声音依旧柔和动听,却含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云帅知道在如今的境地下,朱浩肯放莲柔回去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不由得长叹一声,点头涩声道:“那好吧!”

    朱浩满意的点头道:“云帅和柔公主果然都是明智之人!事不宜迟,柔公主下午就出发吧!路上可需要什么保护吗?国师知道,这件事最好先避过宇文化及才最安全。”

    莲柔不由将目光投向寇仲,寇仲赶忙摆手道:“柔公主的清白至关重要,还是让陵少陪你吧。他是正人君子,绝不会乘人之危。”

    莲柔又瞟了正襟危坐的徐子陵一眼,寇仲刚刚松了口气,就见莲柔再次将目光投向他,媚声道:“人家喜欢强壮有力的男子,寇将军不正合适吗?”

    寇仲再度领教了外域女子的热情直接,颇有些招架不住地求饶道:“柔公主放过我吧。襄阳战事很忙很忙,我不早点出手,到时候半点军功都沾不上了。”

    “是么?”莲柔笑盈盈的问道。

    “不信你可以问师父!”寇仲赶忙拉过朱浩来当挡箭牌。

    朱浩瞪了寇仲一眼,又迎上云帅微带着尴尬却又很欣慰的笑意,才微笑着答道:“现在宇文化及与洛阳方面都陈兵边界,天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战事。不过这一路的确有些危险。你可以选择他们中的一个与你随行。直到将你送到武关下的突厥兵驻扎所在。”

    莲柔道:“那就好了,我还是选寇仲。”随即指向一边很想作鸵鸟状地寇仲。

    朱浩点头道:“公主确定就好!”然后对寇仲道:“你和小陵将国师带到这里,使大隋与西突厥之间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这已经是大功一件。而将柔公主护送到突厥军中,传达出我们的善意,使双方的意向可能达成,这就是另一件大功了。不要推脱,这是军令。”

    “末将领命!”寇仲先站直身体领命,而后才耷拉着脑袋道:“可是师父知道我喜欢战场搏杀的感觉,而不是这样护送人的大功劳。能上战场地话我宁可不要这样地大功。陵少不太喜欢血腥。能让他去多好啊!而且他轻功比我好。打起来也容易带柔公主离开,更可以早点到达目的地将消息传出去。”

    看到寇仲垂头丧气的样子,莲柔得意的露出报复的笑意,令寇仲更加恨得牙痒痒的。

    朱浩道:“该是午饭的时候了,国师与柔公主一路劳顿,就先下去洗漱,待会儿一起吃顿便饭如何?”

    当天下午。莲柔与徐子陵两人悄然离开襄阳。返回弘农。她终究是明事理的女子,知道孰轻孰重。这个玩笑倒是让寇仲真正对她心生忌惮,送大神一样将她送走才真正松了口气。

    因为云帅被掳,宇文化及大动肝火的发动兵力直扑襄阳,洛阳方面的统帅李世民亦趁机在一旁策应。从九月初八到九月十四,数天来两军发动地猛烈攻势让整个襄阳战场血流成河。北线主要是李靖负责,自从宇文化及军地部署机密泄露之后,隋军大占上风,而今宇文化及军的疯狂反扑却让这些优势渐渐缩小。西线是寇仲与裴仁基两人督军,李世民用兵谨慎,两方对峙并没有发现敌军的明显破绽,所以交手以试探xìng攻击为多,并未产生大量的伤亡。

    南阳的王世充一方依旧没有动静,只紧守着南阳门户,隋军与宇文化及军从眼皮下路过亦不露出丝毫的攻击姿态,在两者的交战中心反而维持着一种诡异地平静。不过有准确消息传来,南阳地军队已经分成两个派系,一方是以大公子王玄应为首的主战派,坐拥南阳坚城,力主猛攻襄阳,与朱浩势不两立。另一方是带兵救出张镇周、杨公卿地王玄恕。王玄恕力主求和,归降隋室,并戴罪立功,帮助隋军铲除反贼宇文化及。

    王玄应手上控制的兵力不及王玄恕,但拥有坚城和大量粮草军需。不过关于南阳的未来,一直在养伤的王世充从未表达过自己的意愿,放任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去闹。王世充的心腹郎奉、宋蒙秋两位大将面对王玄应的极力拉拢亦没有表示任何的态度。

    九月十五,一件影响襄阳大战的转折终于出现----是因为原本驻守江都的徐世绩与王伯当两位原来的瓦岗大将带领原班的四万瓦岗军从江都出发,沿江而上。在这一天突然到达竟陵。这时候洛阳与长安才发现这一重大消息。

    从一个军事家的角度来说,朱浩将带领援军的任务交给新降仅仅几个月的“叛将”显然是极为不智的行为。正是因为人们都没有往这个方向思考,所以他的出现才那么令人意外。瓦岗军已经改称“长信军”,用的正是以前李密手下最jīng锐的那支部队的名字。四万长信军的到来不仅威胁着长江以南两大霸主萧铣与林士宏的安危,令原本准备趁机浑水摸鱼的萧铣在最短的时间内偃旗息鼓,更左右着整个襄阳战场。因为襄阳的隋军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一切物资和兵源将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源源不断的从隋室的势力范围内运抵此处。

    襄阳行馆外,朱浩热情的迎上去大笑道:“徐将军来的正是时候,可谓解了襄阳的燃眉之急!”

    仅带着十几名侍卫的徐世绩在明艳如昔的沈落雁的陪同下赶忙下马下拜道:“末将徐世绩见过并肩王殿下!”

    徐世绩如今刚刚二十五岁,比朱浩还小一岁。但神情坚毅,面部线条硬朗如同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