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成祥办差(2)(第2/3页)清山变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áo,是个发了财的机户,道光年间,捐了个九品职衔,家里奴婢成群,称他做老爷——玩笑之意倒居了大半——自愿承担三千件。不过,为了限期紧迫,这三千件必须得分散承制,若是有三千户人家,每家一件,不过旦夕之功,但因为时间尚在正月,除了穷家小户,没有人愿意挣这份戋戋工资,所以老máo不得不发动关系,请相熟人家的内眷帮忙。同时把主意打到嘉兴城外的十几家尼庵身上。

    但这样的地方,有的推脱不会做,有的只应景的承担个三五件,热心的不多。后来有一个叫万寿庵的地方,住持尼法号释净因,听说来由之后,以为泽被征人,是极大的的功德,所以一诺无辞,许下十rì之内,承办八十建,而且不要工钱,而那里连烧火的老婆子在内,也不过七个人,每人每天都要摊上一件有多,很是辛苦。

    但有了释净因这样的以身作则,很多人不好再作壁上观,十几天下来,这三千件的棉袄,终于全数分发了下去。

    成祥听到这里,心中一动,故意含笑问道,“阿弥托福,释净因师太如此怜惜士卒,想来皇上rì后知道了,亦当圣心欢喜。”他问道,“老伯,我想到庵中走一走,面谢老师太,不知可否?”

    “这怕是不行的。”隆文说道,“万寿庵是连一只公苍蝇都飞不进去的。哪怕有地保上mén,也不过是在韦陀殿和知客师太打个jiāo道。这也怪不得净因师太,实在是因为这里的huā庵出了名,一点点的不谨慎,就会闹得满城风雨。”他又说道,“不过,贤契若是真想去的话,也未尝不可——你想想,老师太原知道有这样一份差事,贤契因为师太热心而特为登mén道谢——这个理由不是很冠冕堂皇吗?”

    成祥本意不在于此,故意点头,“是作出一副肃然起敬的样子说道,“净因师太如此热心,原该登mén叩谢的。”

    “好,等一会儿我下去之后,即刻命人料理。”

    成祥伸手一拦,“老伯且慢。”他说,“听老伯所言,似乎这省内多有尼庵,但风气各有不同的吗?”

    “正是如此。“隆文立刻猜到了成祥的意图,带着笑意解说道,“江南礼佛之风,自古就有,不过这样的地方,又分作两类。一类是民fù居士往来礼敬佛事,焚香祝祷;另外一处嘛,不瞒贤契说,可就是你我这样的人最乐于驻足之地了。”

    “哦?老伯这话,小侄不明白。”

    隆文未及多想,给他介绍了几句,江南有huā庵之名,是从康熙年间就开始的了,圣祖当政之后,深仁厚泽,而政治清明,四海儒生,不愁进身无mén。虽然还是有诸如黄宗羲,傅青主,李二曲等人品行高洁,秉持君子不shì二主之心,隐身草野,但更多的人,还是感于皇恩,岩壑之士,甘效驰驱。

    而一些立身高洁,不肯为新朝所用的,隐匿江湖,诗酒会友,自然少不得一些秦淮nv乐在一边陪伴。后来有人图新鲜,选一些乐户nv子,做佛mén弟子打扮,久而久之,一些尼庵也开始了生张熟魏的皮ròu生涯。一直到嘉庆朝,四海升平,百业俱兴,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在江南之地愈演愈烈,直到今rì。

    成祥等他说完,开口问道,“那,敢问老伯,若是小侄要去上一遭,可否?”

    “怎么不可以?当然是可以的。”

    “那,若是小侄想携佛ménnv子北上,庵中可能准许?”

    “北上?贤契是说,回京吗?”隆文做出一副疑huò的神情,“这,怕是不妥。庵中虽多有各省名士往来其间,但还从来没有过携之出省的呢”他又问道,“怎么,贤契可有心选一才貌两全者,带回京中,做红袖添香之用?”

    “不瞒老伯,此番小侄南下,军服一事是皇上jiāo办的,还有一件事,是肃大人jiāo办的。”

    “哦?怎么?肃大人也有娱老之求了吗?”

    成祥很不喜欢隆文这种打蛇随棍上的说话语调,冷冷的瞟了他一眼,缓缓摇头,“不是的。肃大人诚然是有所求,却非是为自家所需,而是为了主子爷。”

    “主子……”隆文大大的吃了一惊,迟疑了片刻,双手抱拳,虚虚一拱,“可是为……这位主子爷?”

    “天下间哪儿还有第二个主子?”

    “是,是,是。是老夫问得糊涂了。”隆文眼睛转了转,心中暗喜。皇帝年少风流,他是知道的,想不到今天能够从成祥口中问出这件事来?若是此事办得妥妥当当,成祥当记首功,而自己,亦当能够méng君父赏识了吧?一念至此,隆文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想个什么办法,让皇上满意

    因为存下了这样的心思,隆文再出mén去的时候,神情比来的时候就全然是两样了,凭借他在此地的关系和人脉,找到适宜的人选,jiāo成祥送到行宫,简获圣心,料想不在话下向外走了几步,又站住了脚步,“不对,给皇上献美,总要知道万岁爷的喜好啊?”想到这里,又转了回去。

    问明细情,隆文回转府中,把自己府中的两名清客找了来,一个叫刘开生,一个叫何奇士,又命人把那个有着九品职衔的老吴找来,几个人共同商议。隆文不敢说是为皇上选美,只说是京中贵人,听闻南地多有佳丽,意图选上几个,以为充盈府mén之用。而且专mén要佛ménnv弟,问三个人的意见。

    “此事啊,嘉兴湖边倒是有不少尼庵,但还从来不曾听说过有可以带出省籍的呢”刘开生问道,“东翁,若不是那么亲近的,不如推了吧?这样的事情,事倍而功半,不是那么好做的。”

    隆文苦笑不答,很显然是不大满意。那个叫何奇士的也说,“若是不行的话,不如从秦淮河边,找几个乐户nv子,剃去头发……”

    “哦这可不行。”隆文赶忙说道,“这位主儿眼界高得很,而且阅人多矣,一旦事发,就是极大的祸事了。”

    连着献二策,都给居停大人驳了,刘、何两个沉yín不语,还是老吴,眼前一亮,“大人,小的倒有个办法。”

    “是什么?”

    “不如请活观音帮忙?”

    “哪一个活观音?”

    “雨yù庵的释天明,大人不是也见过的吗?”

    隆文想了想,眼前浮现起一张宜喜宜嗔的俏脸,心中想着,口中问道,“她……我记得她住持的庵中,倒是有不少各省佳丽,不过,若真是看中了,不知道她肯不肯割爱啊?”

    “这等人家,所图的不过量珠之资,只要京中的哪位贵人肯于huā钱,还怕她不肯放手吗?”

    隆文闻言,更加无奈的苦笑起来。

    隆文把和两位清客所议,以及老吴所献的办法如实和成祥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本来呢,此事由老夫代劳也没有不可以,但虑及主子的脾xìng、喜好,还是要请贤契亲至——总要贤契看过满意之后,方好挑选。”

    “老伯这话就说错了。小侄也只是为主子爷办差,如何说让我满意?”成祥看隆文神sè发紧,又似笑非笑的说道,“不过嘛,正如同前几rì和老父执所言的那样,第一要人才端整;第二要品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