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皇子劳军(1)(第1/2页)清山变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巢湖号战列舰缓缓靠近福山城外海,放下小艇,搭载着舰的人员驶向岸边,登岸之后,岸上的的兵士和听用涉水而过,拖拽着小艇直接上岸,把上面的众人扶了下来。*非常边放着李鸿章所用的蓝呢子大轿,还有一定绿绒顶轿子,是张佩纶所用。十二个轿夫穿着的都是新换上的衣服,向登岸的几个人屈膝落地行礼,“参见大人!”

    甘滢奇怪的望着官轿,“这是?”

    “李大人闻知甘大人到此,特命我等奉迎大人!”

    “哦,这可不行。”甘滢立刻摇头,“朝廷有法度,蓝呢大轿只有二品以上官员方可乘坐,我不过是从三品,如何能够做得?”他笑着摆摆手,“还是请各位原路返回。

    八名轿夫中为首的一个苦涩的挠挠头,显见是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变故,他本身也并不是言辞便给之人,更短于急变,竟楞住了,还是张佩纶上前一步,“甘大人,事急从权,卑职想来,您也不必如此坚峻了?”

    “倒不是甘某人秉xìng峻刻,不过朝廷法度森严,万万不可为甘某一人开此先例。”甘滢笑眯眯的拱手说道,“得罪之处,还请张大人海涵。”

    “不敢,不敢!”张佩纶还礼如仪,又做出一副很碍难的神sè,“那,甘大人又如何进城呢?”

    “这还不简单?我徒步前往!”

    “可道路遥远,山途崎岖?”

    甘滢笑了,“人言读万卷,行万里路;数千里海途都平安度过,这区区十几里山路算得什么?”

    张佩纶还要再劝,甘滢身边的一个听用靠近了一点,“爷的话你没听见吗?抬回去,抬回去!我们爷即便是不坐轿,还能累着不行?”

    甘滢摆摆手制止了他的说话,“这样,此处可有马匹?我骑马进城就好了。”

    “哦,有有的,只是军中劣马,怕不得入大人法眼。”

    “你别看我文弱,论及骑术,可未必就比不过你们大帅和列位军门呢!”

    “那,请甘大人等一等。”张佩纶转身吩咐了几句,很快的牵来几匹马甘滢一手带住缰绳,翻身上马。张佩纶在一边看着,知道他没有撒谎,只从认蹬飞身的动作,可知这个二阿哥绝不是文弱生,确实是有过经验的。

    对方上了马,他自然也不好乘轿,同样上了马跟在他身边,纵辔而行,“甘大人此番奉旨东来,海途风疾浪恶,可还顺利吗?”

    “还好。非常总算当年有过出行西域的经验,倒还能应付一二。”甘滢微笑着说道,“不过啊,这等事放下得太久,贸然尝试,方知数年京中闲散,罢肉横生,哎也很是折腾了几次呢。”

    “甘大人以未及弱冠,横渡万水,求学异域,开我大清留学外洋之先河,旁的不提,只是这份勇气便令学生钦服无地!”张佩纶适时的吹捧几句,转而说道,“大人此来,当可有几rì勾留?”

    “也不会很久。”他问什么,甘滢便老老实实的回答什么,“皇上着我宣旨之后,即刻返京—张大人大约不知道,为了我向皇上请旨东渡劳军一事,额娘和母后……很是伤心呢!”

    甘滢的身份是瞒下不瞒上的,在胡小毛、鲍超、李鸿章、张佩纶等人无不知道,这一次皇上派他来宣旨、劳军,显然是有着极深的含义,在他到来之前,李鸿章就和张佩纶商议过,派他而不是派四阿哥或者五阿哥,说明皇帝对皇子们为争夺嫡位进行的明争暗斗已经到了容忍的极限!

    李鸿章的女儿嫁给了三阿哥载,这就让他天然的成为了五爷一党,如今李鸿章领袖十余万绿营兵士出征东瀛,兵锋所指,挡着披靡,连克笠纲、高粱、仓敷、玉野、借前、吉永、赤穗等大小府城,风头一时无两,威望既增,而载得此强力奥援,在庙堂之间也是附者rì众,连皇帝也为之侧目不已。

    鲍超领军攻取赤穗,进入兵库县,兵锋直指加古川,越过此处,便是姬路,也就是南路两支部队要会师的地方,一旦会师完成,接下来就要攻打神户、大阪。就在清军部队高歌猛进之际,朝廷突然派人宣读旨意,要前军停止一切战斗,等候后旨。

    这种突然而至的命令让人大感无所适从,怎么在这时候会停止战斗呢?但皇帝的旨意不能不听,鲍超只得丢开前敌的一切,返回福山城。和他前后返回的,还有胡小毛。

    李鸿章却是知道一点的,一半是他宦海腾转多年,这种事经得多了,总有几分经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请教前来传旨的天使之后,“梁公公,可知皇上是何意?“

    “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如何敢询问?左右是万岁爷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呗!“

    李鸿章碰了个软钉子,仍旧不死心,眼睛一转,又再问道,“那,可知下面■传旨的是何人?”

    “这个也不知道。”梁公公看在李鸿章的孝敬的份上,认为不妨给他透露几句,“听说,四阿哥、五阿哥;大阿哥和二阿哥都有意前来呢!”

    李鸿章点点头,自知便是再问下去,也未必能有什么有用的信息,含笑派人请他下去休息,立刻把张佩纶找了来,两个人商议对策,“幼樵,你以为这其中有什么缘故?”

    “世叔,小侄在想,用兵贵在一鼓作气,皇上饱读兵,这样的道理不会不知道,但临机叫停,其意大勘把玩啊!”

    “你能想到这一层,可见多年的训教并没有落到空处。”李鸿章面带哂笑,“说起来,十余万兵士,装备jīng良,后援充足,可谓是攻必取,战必克,即便有一二处碍难之境,也终究难挡我大清绿营神威。神户、大阪兵士充足又当如何了?想来也不过是要多费一点力气罢了。”

    张佩纶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说到这件事上去·瞪大了眼睛听着。“皇上chūn秋正盛,固然还不必考虑其他,但哎说起来,和东瀛战事比较起来·还是这几位阿哥,才是皇上心中所最勘记挂的大事呢!”

    “世叔的意思是说,皇上有意在此番事毕,就要做出最后的选择了?”

    “虽不中亦不远矣!”李鸿章朗声回答了一句,便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说来他也是无比苦恼,皇帝最恨大臣结党,但这等事·自古来便从没有一rì断绝,拿他李鸿章来说,因为女儿嫁给了载,给人看做是五爷一党的中坚,这是天然形成的纽带,即便是心中再称不愿,也无能改变别人的看法。

    载娶李鸿章的女儿,是奕从中做的冰人·他心中虽有些不愿意,也不敢反驳。其实在他的内心,反而更倾向于载滢一脉·原因有二:载滢是皇帝的爱子,年近十六岁便送往海外读,器重之意溢于言表;回国之前,虽然在美国阄出一场小小的纠纷,但那只是风流罪过,关不到大局;等载滢回国之后,给皇帝放手使用,十余年而来,任职从总署衙门到礼部、工部、刑部,虽然都是朝廷中不算非常紧要的所在·但历练多年之后,已经隐隐成为朝堂上的一股新兴力量。这还不算,载滢为人非常沉稳,这一点远比载、载和载要强。

    第二个原因就更加麻烦了。这是出在载自己的身上,特别是载和载二人!这两个人才学倒也深厚,但丝毫不懂韬晦之道·风头甚至盖过了中坚的为人论才学不弱于载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