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 托妻寄子(2)(第2/3页)清山变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你不妨住紫竹林的佛照楼,那家栈房干净,人也不杂。你找那里的伙计,他知道这种药。”

    “好,我知道了。”

    絮絮叨叨说了良久,文廷式说完了,龚夫人又说,两人多番叮咛,无非劝他此去明哲保身,自加珍重。爱妻良朋的殷殷情意,梁鼎芬不能不接受,但不知怎么,越来越觉得自己身处局外,象是在听朋友夫妇规劝似的。

    送行回城,文廷式心里很乱,又想回家,又不想回家。一直等车子进了栖凤楼胡同,他才断然决然地吩咐车伕:“上麻线胡同。”

    盛昱的意园在麻线胡同,相去不远,是文廷式常到之处。门上一见他,笑着说道:“真巧了!我们家大爷一回来就问,文三爷来过没有?正惦着你呐,请进去吧!大概在书房里。”

    听差引入院中,只见盛昱穿一身棉布衫裤,趿着暖靴,正在看书,抬头看到文廷式,只招呼一声‘屋里坐!’依然在烈rì下埋头检书。文廷式知道,那部书在盛昱视如xìng命,是宋版的《礼记》,与苏黄谷璧的《寒食帖》,刁作胤的《牡丹图》,合称意园三友。因此这时他连朋友都顾不得接待了。直待摊检妥帖,盛昱方始掀帘入屋,“星海走了?”他问。

    “是的。”文廷式答说,“我刚送他回来。”

    “今天署里考官学生。”盛昱指的是国子监,他是国子监的祭酒,“我不能不去,竟不能跟星海临歧一别。”

    “彼此至好,原不在这些礼节上头讲究。”文廷式说,“其实免去这一别也好,省得徒然伤感。”

    “怎么样?”盛昱问道:“星海颇有恋恋之意?”

    “当然。他也是多情的人。”

    这所谓‘情’,当然是指友情,盛昱叹口气说:“人生会少离多,最是无可奈何之事。何况星海又是踽踽独行!”

    文廷式没有答话,内心深深悔恨,自己做了一件极错的事,当初应该劝龚夫人随夫同归,即令做不到这一层,亦不应该接受梁鼎芬托妻之请。

    “今天没有事吧?找几个人来叙叙如何?”

    文廷式当然表示同意。于是盛昱坐书桌后面,吮毫伸纸,正在作简邀客时,听差来报有客。也是个熟客,就是立山。

    立山虽是意园的常客,但文廷式却并不熟,知道他是皇帝面前的红人,担心他们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话说,因而便问主人:“我该避一避吧?”

    “避什么?”盛昱答说:“豫甫人还不俗,你不妨见见。”

    立山的仪表,却真不俗。穿一件蓝纺绸大褂,白袜黑鞋,潇潇洒洒地走了进来,看见盛昱,一甩衣袖,抢上两步请个安,步履轻快,衣幅不动,仿佛唱戏的‘身段’似的,漂亮极了。“豫甫!”盛昱指着文廷式说,“见过吧?萍乡文三哥。”

    “久仰,久仰!”立山连连作揖。

    于是彼此通了姓名,立山很敷衍了一阵,才向盛昱谈到来意。是为重修清漪园而来。这件事很麻烦,清流为梁鼎芬和吴峋之事而钳口,但民声也不可不畏,朝廷正在打仗,皇帝却要重修园子,即便是以‘布新’为借口,但天下众口籍籍,又岂是能瞒得过去的?

    肃顺找立山说了几次,认为要找一个人出来说说话,开解一番,立山想了想,认为此事非盛昱莫属!他是肃亲王之后,天潢贵胄,同时又是清流名士之一,他要是肯从旁建言的话,应该能够起到作用;但这样的事情也不是那么好办的,盛昱对于皇上要修园子,颇多微词,能不能说动他,还在未知。

    “豫甫!”盛昱听他说完,沉吟半晌,问道:“修园子的工款多少?”

    这是问到机密之处,也是触及忌讳之处,立山略想一想答道:“还没有准数目,看钱办事。”

    立山对于修三海的工程费数目,始终不肯明说。盛昱知趣,不再往下追问,文廷式当然更不便插嘴,所以这个话题,并无结果。

    为了敷衍盛昱,立山虽是个大忙人,却好整以暇地一直陪着主人闲谈。盛昱不好声sè,立山便谈字画古玩,这恰恰中了他之所好,谈得非常起劲。然后话锋突地一转,谈到近来为忧时伤国之士所关注的海军一事。

    大清的南北两洋海军在两线和rì军作战,虽然结果是令人高兴的,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重重,也无一不受到举国关注。

    rì本海军总吨位在三十一二万吨上下,而大清海军则接近八十万;更不必提大清海军肇建、训练早于rì本多年,战斗之后,南北洋海军的湖字级、山字级、远字级战列舰、铁甲舰几乎无一不幸免,全部带伤,这样的战果很难说让人满意,清流讨伐之声甚嚣尘上,弄得沈葆桢苦不堪言,最后还是皇帝出面,算是把这件事压了下去,但对于朝廷在十余年间投入超过一万万两银子打造而成的两线海军的作战能力,质疑之声始终不绝。

    “这件大事,”立山毫不经意地说,“照我看,也是因人成事而已。”

    ‘因人成事’这四个字很有味。盛昱看着文廷式,“你以为如何?”

    文廷式笑笑不答。他要引出立山的话来,不肯胡乱附议,如果表示同意,则一切尽在不言,没有什么消息好听了。

    “听说张制军预备大张旗鼓干一下子。”立山说道:“我跟张制军不熟,不敢瞎批评,只觉得他是热心人。”

    张制军自是指张之洞。李鸿章之后他接任了闽浙总督,他和专司办理海军事的新任福建巡抚左宗棠都是和李鸿章不和的,听立山话中有因,盛昱便即问道:“你是说他不切实际,还是纸上谈兵?”

    “我不敢这么说……”

    “但说无妨。”

    “那我就信口雌黄了。”立山慢吞吞地说:“不但是不切实际,而且是纸上谈兵,实是两者兼而有之。”

    “你说因人成事,自然是指大办海军,必得依仗荃帅所留。然而,何以张制军就不能有所主张?”

    这就有点为张之洞辩护的味道了,立山很机jǐng地笑笑:“我原是信口雌黄。”

    盛昱颇为失悔,自己的语气有咄咄逼人之势,吓得立山不敢再往下说,当时便放缓了语气解释:“豫甫,你别误会我是站在张制军这面,有意回护他,就事论事,不妨谈谈。你刚才所说的话,必是有所据而云然。上头是怎么样一个意思?你总比我们清楚得多,试为一道!”

    “是!”立山放出平静从容的词sè:“我先请问,张制军奉旨‘广筹方略’,他是怎么个主张,熙大爷知道不?”

    “他好象还没有复奏。我不知道。”盛昱说道:“不过以他的为人,就如你所说的,当然主张‘大张旗鼓’干一下子。”

    “是的。我听说张制军已经先有信来了,他认为我中华幅员辽阔,海军不办则已,一办就要办四支:北洋、南洋、闽洋、粤洋。每支设统领一员,或者名为提督,由海军衙门统辖四支。光是这一层,就见得张制军还没有摸着门道。”

    “这话怎么说?”

    立山又是笑笑,“这我就不敢瞎猜了。”他说,“再论经费,一条铁甲舰就要两三百万银子,更不必提山字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