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时间距离我们下墓已经有4个小时了,黑水迷宫倾塌之后,我和胖子就再也没有看见那只可怕的虫子了,或许是死在了里面,但是对于食物的需求还是我们现在唯一的危机。
已经走过了无数个前室和中室,那里面已经没有了多少陪葬品,以往的光辉也在斑驳的墙壁上印证着岁月的痕迹,唯一剩下的就是少数的大型陶俑和镇墓俑头,胖子说这些陶俑都是秦汉时期的作品,但是很想不通的是它们的身上却被墓主给穿上了不想对应的布衣,布衣的保存在我们眼里看来是相当的完好,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自作而成时至今曰还是光鲜亮丽,我问胖子要不要拿一件走?胖子则是无力的摆了摆手说道“这都什么时候还拿这个东西。”
估计那时来到这里的人也都是这么想的吧,不过我在翻动陶俑上衣服的时候却看到了拿衣服里面居然被人用毛笔密密麻麻的写着很多咒语。我急忙又把胖子给拉了回来。
胖子大概的看了一下,眼睛一亮说道“这些东西是给那些人殉穿的寿衣啊!上面写着咒语就是要拘留那些死后陪葬的人的魂魄让他永远的徘徊在墓中,不得轮回,守护墓主。”
“很死板的一种陪葬方式。”
“可是是陶俑啊?”胖子说道“这样才诡异啊!为什么会用陶俑,不过我记得在唐朝的时候兴过一段时间的拘魂衣的,而且最无解的是陶俑居然还是秦汉时期的东西。”
没有多想我们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了这间耳室的门口,却看到这个耳室的中间居然被人堵住了,这是一个一反常态的例子,耳室对于墓主来说是用于放置一下高档的陪葬品的地方,但是就算是这样在考古之中也从未见过,更何况这在黑暗中立于耳室门口的居然是一块墓阙。
“妈的,这个世道要变天了。”胖子愣住了狠狠的骂了一句,众所周知墓域设门,门外立阙,这阙就被称之为墓阙,墓阙的兴起开始于西汉。东汉时进一步流行,多用石料作成,往往雕刻各种画像,并勒题额,或标官职、姓名,或记营造年月。现存石阙如山东省嘉祥县的武氏阙、四川省新都县的王稚子阙和雅安县的高颐阙,都属东汉时代的墓阙。可是从使至今谁也没有想到过会有一个脑子短路了的墓主把墓阙放在这里。
“不对劲这块墓阙。”我蹲下来看着这块挡在耳室中的墓阙说道。对于耳室的判断我想也不会有多大出入,虽然我们来的方位是从地洞中钻进来的,但是我们一路路过了一个前室一个后室还分别有3个侧室,那么也就是证明我们还剩下耳室没有经过了,何况耳室的面积不是很大,我们从墓门的大小就可以看出来。
“怎么了?”胖子站在那里一直用袖子擦拭墓阙的上半部分,没空蹲下来却是疑声询问道。
“这上面.......这上面有苔藓。”我吞了一口唾沫,几乎是无力的把这段话说出来的,因为我知道这种地方是墓穴,按照建设的的方案来说是绝对不允许墓穴中有水汽进入的,而且就算是这样为什么周围的一切都是干燥不已偏偏就是这个墓阙上有这么一丝的苔藓呢?
“苔藓?”胖子很是惊讶却也没有低下头来看,他嘴上说着不可能不可能但是还是不断的用手擦拭着那块墓阙。
“你下来看看嘛。”我拍了他一下,不为什么因为我貌似在书上见过这样的苔藓。
墓阙上的苔藓不是很多,只有一点点,经过时间的推移基本上都已经变成了化石,只有少数的痕迹和一些一触碰就可以成为灰迹的事物,这种东西密密麻麻就好像是一些天花一样,呈一块一块的状遍布在墓阙的下半边。不过我附在地方看着那些化石一般的痕迹突然发现这些东西很像是书中记载的小窗格苔藓虫,这种东西之所以被称为苔藓虫”,只是由于它们的群体形态在外形上很像苔藓植物而已。同时因为它们总是营群体生活,所以又被叫做“群虫”。
不过这可是生活在距今3.78亿年至2.46亿年前的生物啊!怎么会出现在一块墓穴的墓阙中?我的脑子一时混乱无比。
“这东西可能是被别人从海里挖上来的,所以你看到的一切都不必诧异。”胖子突然对我说到。
“什么?这块墓阙上的字体还保存完整么?”我问道。
“你先进到耳室中去看一下,我不敢保证我的想法,但是你进去之后或许一切的答案都昭然揭晓。”
“耳室?”说着说着我就往耳室中挤了进去,里面是一处很小的房间,房间上布置了很多精美的格子和挂件,但是放眼看去那一片都是青铜色泽的“这里居然都是青铜器。”我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密密麻麻的陈列在耳室中的居然都是青铜器。
墙壁的格子上一一放着灯、熏炉、博山炉、火炉、熨斗、尺、镜、漏壶等铜器,这些铜器都是平时我们见过的生活用品,只不过现在看上去已经完全失去了当时的样貌,铜锈遍布周身变得如同是一个失败的陶土制品,怪不得没有什么人去拿他们,但是我还是看得出来的。而且不仅仅是这些挂件上还挂有大量的装饰品有各种珠佩、环璧,其质料包括玉石、玛瑙、琥珀、水晶、玻璃和金银等,男女皆用,女姓尤多。以及盛放在耳室周围的带钩、剪刀、缝衣针等铁器,奁、盒、案、几、屏风等漆器。我仔细看去耳室的角落还有一具尸骨,尸骨穿着甲胄旁边放着少许的武器,武器主要是刀、剑,有时亦有矛、戟、弓弩。
我一样一样的看去,就如同是在一个展出古代文物的博物馆。我小心翼翼的拿过一件青铜博山炉,这东西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作为青铜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这种东西我在一些质料中看过到,出去生有铜绿的地方,我却是完全看不出它那精美的外观,反倒是非常朴素的素纹,有些地方从细节来看这些素纹甚至是都不能连接,也就是说那个青铜器生产的时代对于这种细节的处理和必要的标尺都没有过多的完善,那么我心中马上给出了一个定义,这是秦时早期的青铜作品。
而且对于博山炉这样的特别的青铜器最早的发现是处于秦始皇的时代,因为博山炉上的形象象征这海上的三座仙山之一博山(其余的为瀛洲、蓬莱。)我记得
“这是秦时的遗产。”我对着外面的胖子喊道“胖子这里面全都是秦代的古物,基本上都是青铜器和漆器。”
“这样?”胖子说着声音就渐渐的消沉下去再也没有反应,而我也不急着出去反倒是在耳室中转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拿一件尸体上的甲胄,这个甲胄在众多的物品中保存的还比较完,可是我这一下之下发现这个甲胄居然是寒冰刺骨的,而且时至今曰还散发这一股腐尸的味道,按道理说不应该啊!
“阴铜?”突然我的脑海里想到了一个词汇,这种铜以人的身体当器皿培养而成,通常是处女的身体,炼铜者强行的把上好的铜器塞入女子的体内,以棉花堵人的九窍,又用蜡涂封一遍,可唯独不能用蜡封嘴,蜡封住了八窍之后,再拿成年壮汉的血灌入已成为器皿的好口中,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