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哈巴雪山(2)(第2/4页)长刀无痕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许多人热爱极限运动的原因吧。jīng神本身不是力量,但可以让人充满力量。我是学理工科的人,以前往往觉得物质的东西更实在一些,因为有证据、有公式、有数据,jīng神的东西要虚幻一些,说不清、道不明,自己体会到的便认为是真的,体会不到的便觉得很虚幻。现在觉得,嘿嘿,生活中有好多事可以细细玩味。

    越接近顶峰,就越有奇妙的事情发生,远处传来沙沙的声音,向导立刻双手伸开掌心向下,向我们做了个止步的手势,同时侧耳仔细聆听声音传来的方向。我们俩也像雕塑一样凝固在雪坡上,好奇的等待向导的解释。沙沙声消失后,向导转过头对我们说,前面有小雪崩,不过好在不在我们必经之路的方向。问题不大。之后又有好几回沙沙声响起,我们最终没有遇到这个神秘的敌人,这当然是最好的结局。

    向导告诉我们,接近顶峰处有六道冰裂缝,我们顿时紧张起来。接着又说,不过没多少危险,裂缝不宽,只有脚会陷下去,身体不会。唉,早说嘛,何必搞得我们紧张兮兮的。绕过两条冰裂缝,前面却有很明显的一条长长的裂缝挡住了去路,裂缝两边的冰雪不知道能不能持力,也不敢过去尝试。我们只好以期待的眼神看着向导,看他怎么处理。向导喃喃的说道:“唉,奇怪了,我以前没见那么大的裂缝呀,犹豫了一下又说,到顶可能就十多米了,也可以算登顶了”这样的话显然没法让我们满意。向导又摸索着在裂缝附近看了看。突然指着一根跨过裂缝的红绳子说:“我想起来了,这个裂缝原来是有的,不过我以前来时雪比较厚,大部分盖住了,所以现在看起来比较宽”。我们眼前这段冰裂缝比较宽,没有绳组估计过不去。我建议绕一段路看看情况,向导接受了我的建议,然后说,你们紧跟着我的脚印,小心不要走远了。我们亦步亦趋的跟在向导后面,就像进入雷区的工兵。走了一会,我们看到一处冰裂缝被冰雪盖住,也许这就是我们的突破口了,我刚萌生这样的想法,向导就小心的去试探那儿冰雪的稳定xìng,右脚踩稳后,蹲下身体重心立于右脚,左脚向前试探,然后踏向裂缝另外一边。终于,他跨过了这一步,也许这就是我们登顶的最后阻隔了。我们两也小心的跨过去了。

    最后的十几米我们压抑着激动的心情跟在向导后面,恨不得冲到他前面去,登上一个小平台后,看到了挂有哈达的小红旗,这就是山顶的标志。山顶雾气很大,无法看清对面周围的高山。要是天气好的话,可以在山顶看到梅里雪山、玉龙雪山,甚至远到四川的共嘎山。由于带着雪镜,在雾气下,看不到多远。但这也阻挡不住我们激动心情的爆发。但在山上的疯狂是有限的,山顶不是很宽大,雾却很大,看不清楚周围的环境,不知道哪里是悬崖,我们只能原地叫喊着,征服大山的我们心中豪气万千。尽情的享受雪山之颠的冰与雪。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放飞自己的心情。我们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在这样的环境里,或许可以体会这种感觉。

    离开顶峰

    山上雾气很稠,仿佛要变天了,我们只好开始下山。

    下山的感觉很得意,很惬意。爬山时艰难的步伐到下山时已是大步飞奔,任凭脚步溅起的雪花任风飞扬。在飞跑中偶或摔倒,躺在雪地上洋洋得意,冰雪把我全身包裹,寒气袭来,却觉得亲切无比。在雪地上不担心滑倒,滑也滑不了多远。要是在冰地上就要比较小心了,需要横过脚一步一步踩稳。因为一不小心就要“一泻千里”滑到下面的岩石上。其实陡峭的冰坡并不像想象中危险,穿着冰爪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没有冰爪却是万万不行的。

    下山时向导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这条路雪比较多,穿着冰爪在雪地上走比在岩石上更轻松一些。走完大部分雪地后,就是光石头地了,穿着冰爪走在岩石上就象穿一般鞋子在冰上一样,滑溜溜的。还没走多远就摔得个七荤八素的。虽然下面还有雪地。实在受不了摔跤,坐在岩石脱下冰爪,才发现整条裤子都被雪水浸湿透了。虽然经过上山的折磨,登顶带来的喜悦却冲淡了疲倦,体力反到好了些。朋友则相反,说他上山时没问题,现在很疲惫了。

    随着海拔的降低,呼吸越来越简单,喘一口气要用好久,不像刚才登顶时,喘几口气才走一步。我们和向导也是有说有笑,向导说我们是一不小心登顶的,据他说有人来了六次才登顶,我们算够幸运了,昨天还yīn雨绵绵,而且刚登顶回来就开始变天,现在比上来时雾气更大一些。

    走到一片碎石坡,坡上长有稀疏短小的植物,向导指着这片地说:“这儿就产虫草,彝民经常来此找虫草,不过虫草很难找,露出地面部分不到一寸,要趴在地上仔细看才能看见,今年雨水少,就更难了,前些天好多人上来找,一天没找到一根的都很多。”我接过话说:“这样每年都采走,被采完了肯定就没有了”向导紧接着就否定了我的想法。说到:“找到虫草时,一般要留下一点点菌丝,这样它又会长起来,而且就在这个地方,记住这个地方就行了”原来是这样的情况,当然一般人上来是找不到的。

    再往下走,不时能看见雪莲花,由于当天便要下到哈巴村,我们打算,先回大本营,稍微修整后再下山。

    谈笑风生,欢快尽兴却迷途

    一路上几乎是大步加小跑,上山时我们一直是沿着一光突突岩石山脊向上,下山的路起初不同,最终也岔回山脊了,到了熟悉的山脊,心情更加轻松。几个人也是一路谈笑风生。

    在从山脊岔向大本营的时候我们却走错了,起初我们并没有发觉,因为我们都认为向导路很熟悉,应该不会出错,但越往前走,越觉得不对劲。因为我们走的根本不是路,而且前面也没有路的迹象。好在我们现在已经在雪线以下,灌木、树木比较茂密。我们顺着一个巨大岩石的下边绕行,可以放脚的地方比较窄,再下面好像是悬崖,因为雾气遮住了,我们也看不到多远。好在我们外面陡坡上有很多灌木,应该不会滚下去。我们或贴扶着岩壁向前走,或者用手抓住身旁灌木比较粗大的枝干,向前缓慢前行。绕过了岩石比较危险的那一段,进入了很大的一片衫树林。在这原始森林里面,苔藓和地上的枯枝败叶很厚,踩上去很松软,踩上去深一脚浅一脚的,有时能没过膝盖那么深。虽然是中午两点多,光线也很黯淡,抬头望天,树木的树叶搭配得很好,总是恰如其分的遮住其他树叶留下的光线孔隙,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看不到大片的天空。zì yóu的竞争也能促成相对公平的分配机制。大自然没有思维,却奥妙无穷,能参透其中点滴秘密的人便是智者。在这样枯yīn暗cháo湿的环境下枯枝很快腐烂,即便有碗口粗,也无法通过它借力,一拉就断。

    当时,我倒没有因为迷路而十分沮丧和慌乱,包里还有些吃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样的雨天,在山上找水喝是没有问题的,大不了一直向下走,虽然难走,体力消耗也很大,就算胡乱向下走,走到山脚还是没问题的。

    走了一段路后,我们逐渐开始冷静分析当前的形式。高山上气候是立体气候,植被是垂直分布,几乎是严格随高度变化的。故而当前的植物分布也代表了目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