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用人用心(第2/2页)崇祯十五年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中马绍愉。此次出京,太子带来了左良玉等军积欠的半年军饷,马绍愉作为兵部的发饷负责人,也随大军一起前来。

    见马绍愉出现,朱慈烺知道,给左良玉的饷银应该是拉到了,而和左良玉“交心”的谈话也进行得差不多了,于是就向马绍愉招手。

    马绍愉上前参见。

    七十万两军饷,只左良玉部就有将近五十万两。此时五十万两银子已经拉到了左营中心的大校场上,只等太子殿下和左良玉到场,就可以发饷了。在马绍愉报告的过程中,朱慈烺清楚的看见,旁边的左营将士都面露喜色。

    朱慈烺点头:“好,那就开始吧。”

    迈步返回左营。

    发饷这样的事情,不用他亲临,照规制,由兵部官员监理就可以,但朱慈烺却不愿意放弃这个笼络军心的机会,他要让所有将士都知道,饷银是朝廷,而不是左良玉发下来的。虽然这个事实大家都知道,但饷银从左良玉手里领,底下的士兵潜意识就有一种我是左良玉的兵、需听左帅命令的错误觉悟。

    “发饷了”

    欢呼之声从左良玉大营一直蔓延到虎大威的大营,所有将士都是兴奋。

    不是一个个发饷,而是兵部官员念号,千总把总整体n。

    每个千总领完饷银都会向北喊一声:“谢陛下隆恩。”

    和京营吃空饷不同,左良玉营中的兵马超过了朝廷准予的员额,两万五千人的军饷,却养了将近十万兵马,左良玉军纪不章也就不奇怪了。但十万人马,锐不过一万人,其他的九万人完就是左良玉拉来造声势的,照朱慈烺的标准,大部分都应该裁撤,左良玉保留三万人马正合适,不过现在是战时,还要借助左良玉的力量,私自扩军的问题朱慈烺只当没看见。

    “昆山将军以为,开封之战我军应该如何谋划?”离开左营前,朱慈烺问。

    左良玉抱拳:“但听殿下命令!”

    朱慈烺笑:“了,宫不是固执的官,我希望能听到将军的真知灼见。”

    左良玉犹豫了一下:“臣以为,虽然我军收复了陈州和归德,但流贼有五十万,气势正盛,短时间之内还是不宜正面迎其锋芒,因此向开封进军不宜着急,应徐徐缓进。有我大军在后,流贼必也不敢力攻城。”

    朱慈烺微微点头,左良玉对军情看的还是很准的,于是再问:“如果进军,将军以为,我军应该如何展开?”

    “抢夺朱仙镇,和开封守军形成犄角之势,夹击城下的流贼。”没有犹豫,左良玉直接回答,显然他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

    朱慈烺微笑点头,上马离开。

    左良玉躬身送别,直到太子走远了,他才直起身来,望着太子远去的身影,表情复杂而怪异。

    比之刚才的激动,左良玉现在已经冷静了许多。

    回到帐中,还没有来得及脱下甲胄,就见一年轻将领兴冲冲地跑了进来:“父亲,兵部多给了咱两万饷银,听马绍愉,是太子殿下从他军营军饷中挪出来的。”

    原来他的独子左梦庚。

    左良玉示意其他人都出去,然后将头盔挂了,面色冷冷地扫了儿子一眼:“你以为这是好事?”

    左梦庚愣住了,一时不敢了。

    左良玉暗暗摇头,他这个儿子,要胆没胆,要谋没谋,是草包也不为过,若不是只此一子,他断不会让左梦庚从军。

    “愚儿啊,那是给咱左营的买命银啊。rn嘴软,拿人手短,这次在开封,咱们不拼命也不行了。”左良玉轻声叹。毕竟是自己儿子,虽然不成器,但还是要教导解释。

    “为何?”左梦庚倒也不傻:“因为他是太子吗?”

    左良玉点头:“只是其一,以往咱们出战不出力,可以用粮饷做借口,督抚也拿咱们没办法,但今日粮饷充足,太子又亲自领军,还多给了两万,咱们还有什么借口呢?今天这么一转悠,咱营中的虚实都被他瞧了一个七七,刚才对为父一番话,更是恩威并济、软硬兼施,我左营如果还想立足,为父我还想要保留忠义的名声,开封之战就非是拼命不可!”

    左梦庚明白了,抱拳:“父亲勿忧,我左营十万人,击破流贼不是问题。”

    左良玉摇头:“李自成可不是张献忠,他手下的也不是十一年以前的乌合之众了,郾城你也看到了,如果不是汪乔年从陕西杀出,替咱们吸引了火力,我左营能否从郾城身而退,还是一个未知呢。”

    “父亲的意思是”左梦庚又有点不解了。

    “仗要打,命要拼,但心眼也要留。”左良玉道:“胜了咱们要抢功,败了咱们也要第一个撤退,绝不能有任何犹豫!哪怕他是太子,也不能拉着咱左营十万大军一起陪葬!”

    感谢“无忧无虑书”的打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