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酋长!发现大陆!”
“嗯?”
蒙特苏马快步来到战舰边缘,看着东方不远不近的地方,有一片小岛。
蒙特苏马拿出李荨昆给他画的那张勉强称之为地图的纸张。
“哪里应该就是神明笔下的琉球群岛了。”
如今蒙特苏马一行已经过了后世的上海和宁波,能够看到琉球群岛的一点,这还要多谢天气晴朗。
琉球群岛,是太平洋西部的一系列岛屿群,位于中国宝岛省与某岛国鹿儿岛县岛之间的岛屿。
1609年以前,奄美群岛、冲绳群岛、宫古群岛、八重山群岛属于琉球王国。
华夏和西洋各国包含1609年以前的奄美群岛作为“琉球群岛”,可是1609年岛国萨摩藩入侵琉球,割奄美岛屿萨摩。(玩过幕府将军2的应该都知道,这是岛津家族的领地)
琉球王国成立以前的8世纪日本的遣唐使作为国家发现,这个割让国际法上问题没有效。(中国的!)
为此,在日本琉球群岛里不包含奄美群岛。
根据这个定义,琉球群岛指冲绳群岛、宫古群岛和八重山群岛的岛国领地。
也就是说,如今琉球群岛是无人掌控的地区。
“去吩咐那些村民吧,从这里开始,他们就要往东南方向去了,那边,应该就是夷州了。”
“是。”
“对了,派遣一曲人马跟随他们一同前去。告诉他们,让他们在夷州建立了居住地后,派出一部分探查琉球群岛。”
“是!尊敬的蒙特苏马。”
蒙特苏马点点头,说道:“羽蛇神伟大,信仰吾神。”
此行阿兹特克族村民一共有九百余人,之所以派遣一曲战士跟随,是因为宝岛的不确定性。
宝岛原住民族是已知最早居住于宝岛的现代人类,其各部族散居宝岛各地,并未建立统一的治理机构。
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台湾目前最早的人类化石,命名为“左镇人”,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
这也就代表着,宝岛上,有着原住民的存在,他们便是不确定性。
有文字记载台湾的历史可追溯到东吴黄龙2年(230年),吴国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对台湾最早的记述,三国东吴孙权派兵到“夷洲”(日治时期学者伊能嘉矩在《台湾文化志》中,推断其所描绘的“夷州”就是现今的宝岛)。
阿兹特克文明隶属于帝国时代系统,那么阿兹特克的村民就拥有着除了战斗以外的一切技能。
让他们去发展如今蛮夷之地的宝岛,简直是简单的不得了。
大概又过了半个月,每天都要想尽办法通过太阳位置的不同,来给自己定位的蒙特苏马,终于来到了交州东海岸。
“战舰靠海岸停船,让村民们就地取材,建立码头、城镇中心、和住房,并且把新城镇中心的五十块农田全部开垦出来。”
每一处城镇中心,都有五十块农田,也就是五百亩农田的权限,蒙特苏马自然要迅速开始种植。
“豹战士托克清阿,迅速带着你的鹰战士、狼战士四处巡察,确保我们新领地的安全。”
“是,羽蛇神在上,我尊敬的蒙特苏马。”
托克清阿,是蒙特苏马带来的一部零二曲的校尉,是阿兹特克族最强壮的豹战士!
“边巴坦增,聚集地的安全就交给你保护了。”
边巴坦增单膝跪下,放下手中的长矛,低着头颅说道:“羽蛇神在上,伟大神明的子民将有最忠诚的美洲狮守护。”
从蒙特苏马的角度看过去,就是一只头圆、吻宽、眼大、耳短的美洲狮伏在地上一样。
美洲狮长矛手,与阿兹特克长弓战士相配合,是强大的战斗团体。
由九十个长弓战士、十个美洲狮长矛手组成一个阿兹特克远程战斗部曲。
此次蒙特苏马一共带出来了一部零四曲的战斗人员,一曲跟随一部分村民前往宝岛。
另一曲则是在海上减员严重,最后解除建制,与其他部曲合并了。
蒙特苏马点点头,开始指挥村民们工作。
李荨昆交给他的任务是在交州立下根基,并且最大程度的吸收一些小型部落,融合进来。
蒙特苏马拿着地图,看着用尽全力工作的村民后,看向东方。
那里,是山越的位置,也是交州的位置。
而与此同时,远在北方的徐州
“你们自行选拔伍长、什长、屯将、军司马和校尉,我会带领你们去参加为了荣耀的战斗!”
李荨昆面无表情的穿着一身炸眼的板甲,骑在枣红大马上,看着眼前整整齐齐的一万两千五百人,心中暗叹一口气。
都是忠于我的子民啊,马上就要沦为一具尸体了。
“为了主公的荣耀!”
下方的五部人马,也就是一军人马振臂高呼,看那样子,恨不得现在就为了李荨昆的大业抛头颅洒热血。
李荨昆大手一挥:“全军北上,出发!”
顿时后军变前军,在一片嘈杂的命令声中,整支队伍有条不紊的开始行进。
直到行进了三公里,县兵水平的缺陷暴露了出来。
队列松松散散,如同八年前的黄巾军一样,根本不像一只军队,反倒是像一支自发武装,数量庞大的流民。
全都旗兵扛着“张”字旗帜,头戴黄巾,远远望去,就是一支庞大的黄巾军队伍。
这是李荨昆的命令被王朗传给吴敦后,吴敦提出的建议。
既然装作泰山贼,为何不装作黄巾军余部?
泰山贼、白波军、黑山军,不都是脱胎于黄巾军的队伍吗?
若是打着泰山贼的旗号,那么李荨昆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李荨昆已经上报泰山贼已经平叛,臧霸也被封了杂号将军,那么,哪里来的一万来号的泰山贼余孽呢?
这支队伍十分的“招摇”,大摇大摆的从凌霄城开拔,一路横穿丹阳、彭城,一路来到琅琊。
丹阳军“寡不敌众”避其锋芒,彭城新军被“逼的”不敢出城。
这一行军就是半个月,这还是急行军的情况。
李荨昆想起后世,铁路交错,交通发达,高铁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以十分钟,就能够集结二十万大军。
当然了,这也要考虑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天气因素,也可能会比十多分钟稍慢一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李荨昆看着一路奔波的“黄巾余孽”,不由的感叹了一句。
李荨昆此时也是身穿布衣,那身骚包的板甲,留在了丹阳。
“主公!”
在王朗得到李荨昆距离琅琊还有十七公里的时候,就通知了吴敦,前去替换。
“嗯,吴敦,你看这支队伍如何?可有把握狠狠的冲击袁绍军?”
吴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