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准备后世人严重不科学不合理的离间计(第1/2页)全面战争之帝国征服者系统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夏侯惇睁看眼睛,看着李荨昆,有些惶恐,更多的,是愧疚、感动。

    咔嚓一声过后,所有人都愣住了,想象中的血溅五步没有出现,反倒是一缕发丝掉落。

    “子不教父之过,徒之错师之过,将之败主之责,我稍后领军棍二十。

    好了,都散了吧,回去掌管好兵马,一举拿下九江和庐江才是真!”

    夏侯惇看着李荨昆自斩丝发,双眼通红,当即给李荨昆跪下,李荨昆去扶他,却发现自己力气没人家大,没扶起来,属实有些尴尬。

    “既然如此,那你就跪着吧,跪到明天。”

    在夏侯惇看来,这简直是再轻不过的惩罚了。

    众将离开帅帐,脑中却一遍又一遍的回荡着李荨昆的话。

    将之败主之责,不惩罚手下而惩罚自己,这让的主公,自己等人凭什么不死心塌地?

    平日里,主公就很和善,若不是有谋士拦着,恐怕李荨昆都能跟他们聊到一块去。

    这样的主公,谁不喜欢?谁不效忠?

    就连签合同你也得找个好老板,更别说一生相随,戎马相伴的主公了。

    古人一直从来遵守圣人教训:“体身发肤,受之父母,不得伤损丝毫。”

    男人蓄发养须,早己成为制度,而李荨昆自斩丝发,已经是大大的罪过了。

    大家都不知道自己主公的父亲是谁,也不知家世,如今这般,着实让人感动。

    而一直站在李荨昆身后的典韦,看了看李荨昆的发丝,又看了看夏侯惇,拳头紧攥,没有说话。

    郭嘉看着李荨昆,深吸一口气,心中暗道:“我果然没跟错人,虽然心中计策恶毒,但是本身还是仁义贤明的。”

    “刘表、黄忠,某必将尔等斩于马下!”

    在典韦看来,刘表不让黄忠去帮忙,管住自己地盘的那个大户,孙河就会输,孙河一输,夏侯惇就不会败,夏侯惇不败,李荨昆就不会自己惩罚自己。

    虽然逻辑很强盗,但是这也证明了典韦对于李荨昆的确是忠心。

    夏侯惇还在那里捧着李荨昆的发丝低头跪着,典韦跟着李荨昆来到县城外军营内,一大批分批次逃回来的夏侯惇部下,不知道情况的围了过来。

    主公来这里干什么?我们都是群粗人,没文化,也不好看,个个膀大腰圆的。

    李绪、高祚二将不知道李荨昆来这里是为什么,也没听到关于顶头上司夏侯惇的惩罚消息。

    许褚和手下校尉卞彭、潘德等人闻讯敢来,看着李荨昆来到军中,就知道李荨昆不是戏言。

    “什么?老子要打主公二十军棍?”

    在一名士兵一副“你特么是在逗我?”的表情下,典韦拉着他来到了李荨昆身边。

    当这士兵看着趴在木板上的李荨昆,就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

    可是,why?

    这士兵也不敢问,在典韦的提前告知下,只能硬着头皮不放水的打了下去。

    二十棍打完,士兵只感觉自己手都木了。

    当兵这么长时间,头一次听说还能打主公的,自己算是头一号吧?

    已经知晓事情起因和结果的将士们,看着皮开肉绽,被典韦扶着走,缺咬着牙没喊一声的李荨昆,恨不得现在就上前线杀敌立功。

    尤其是夏侯惇的一千多人的残兵败将,更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那二十棍,是应该打在自己身上才是!

    李荨昆离开前看了一眼周围的将士,尤其是夏侯惇的手下,就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

    古人很实诚,李荨昆也不可能全靠系统的士兵,到时候其他军队主要体系还是会是各地方的百姓招募。

    李荨昆很想笑,但是他笑不出,他的嘴唇已经被他咬破,没有知觉,现在双腿是麻的,是被典韦背着离开的。

    整个军营一片肃静,所有人都心中憋着一股火,身子骨都憋着一股子劲。

    那些系统士兵全部在李荨昆的刺激下,战斗力提升到了系统恒定范围的临界点。

    可以说,整支军队的战斗力,已经到达了顶峰。

    郭嘉早就找好了医工,但是当他看见李荨昆的惨状时,也是万分的揪心。

    “主公,下次千万别拿自己的做惩罚,身体为重,您若是出了事,我们曾能心安?”一直少言少语的高冷汉子典韦,把李荨昆扶在床上后,十分严肃且认真。

    郭嘉:抢词?这话应该我说才对。

    李荨昆愣了愣后,努力把嘴角扯出一点弧度,点点头。

    虽然很难看,但是典韦和郭嘉看着很心疼。

    当医工们满头大汗的一番操作后,李荨昆没一会就睡着了。

    第二天,夏侯惇知晓李荨昆的情况后,一言不发,只是不断的从其他将领那里学习排兵布阵、带兵打仗的技巧,并且不断和众人切磋。

    从典韦那里听说消息的李荨昆,看着躺在床上看着木质的天花板笑道:“若是真如此,元让必成大器。”

    若是自己的所作,让夏侯惇这个“肉票”将军变成了真正的王牌将军,那就好了。

    说到底,一将难求。

    过了五六日,郭嘉的信也送到了孙策那里,夜晚,孙策看着手中的信,有些迷茫。

    以为他真的很想答应,但是又怕李荨昆出尔反尔,一举歼灭他长沙孙家的势力。

    这是,一旁走出一个身影,定眼一看,却发现是本应该在九江的周瑜。

    周瑜来到孙策身旁坐下,如同两个知己好友一样:“伯符,还在纠结什么?”

    孙策叹了口气,手指富有节奏的敲打着桌面,看向周瑜,盯着周瑜的眼睛:“我不知道怎么选。”

    周瑜笑了笑:“你已经做出选择了,若不然,为何将我调回吴郡,离开九江?”

    孙策沉默不语,周瑜摇摇头,道:“你已经把九江、庐江两郡当成了弃子,甚至,那徐州牧李荨昆出兵的那一刻,你就准备好了放弃九江和庐江。”

    孙策咬着牙道:“但是我不甘心!他坑死了我的父亲!”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地盘,有民心,伯符你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是吗?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看那曾经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伯符,大局为重,少了孙河,少了九江,也无妨,李军无水师,我们靠着吴郡四周的大江支流完全可以抵御李荨昆的进攻。

    那孙河不再出现,孙家的资源,伯符你说了算。”

    孙策早就有了主意,也有了心中的答案,但是他需要有个人理解他,毕竟这属于把自己家人给卖了,换谁,也不好受。

    而且,孙坚的脾气孙策完美继承,让他就这么“投降”,他不甘心!

    但是如今周瑜的话,让他彻底放下了心中的障碍。

    “公瑾,回信吧,我应下了。”

    周瑜从内衣中拿出一封信,孙策看后,不禁摇头叹息。

    最懂自己的人,果然还是周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