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几个好莱坞厂商愿意在内地大力宣传,根本性原因就在于中影不会为制片厂的自费宣发买单,扔得钱多了,又是13个百分比的分账,内地收益很容易受损,久而久之,还不如多在欧美两地跑,最多加个日本。
到了现在,有4分之1的入账外加内地不断扩升的市场大盘摆在那,对华宣传重视几乎是肯定的。
甚至说像《2012》那样,一部好莱坞大片特地加入华夏元素乃至请华语演员都是在这个时间点之后慢慢成为主流。
资本就是如此,顺应市场环境是它们的本能,就好比美国电影厂愿意去捧英国、法国、意大利演员一样,市场体量就代表他们的倾向。
营销吗,不丢人,港片以前还老请日本演员演呢,市场选择罢了。
“怎么这么有谈性?看来,大家对内地市场很垂涎吗?”
一连几天,莱曼每天都能在报纸读到相关的论调。
2012年,的确是个多事之年,虽不是什么玛雅预言中的末日景象,但也足够震荡了。
拉斯特庄园的二楼阳台。
他正看着报纸,慢悠悠的吃下午茶。
伊娃也在旁边搭着躺椅,蜷着两条长腿,不时感概,“《猩球崛起》总算是封镜了,补拍可真麻烦。”
《猩球崛起》是去年夏天开机的,其实秋天就快拍完了,但在后期剪辑时,本来是想着留白结尾,但处理铺垫续作的调调没搞好,整得11月中旬,后期同步进行的时候,扎导又匆忙的调集档期拉着班底补拍了一段。
再加中间要过圣诞,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差不多完全搞定。
“那你可以多休息一段时间,正好手没事。”
“不行啊,歇息归歇息,有事还是要干的,我可不能失信。”伊娃数着手指,“你帮我参详参详呗……”
这么说着,渐渐熟悉制片工作的她从包里拿出几份剧本,“这都是有人递到我手里,稍微感觉不错的本子,你帮我看看。”
嗯,伊娃也是有个制片公司的女强人了。
莱曼接过,太庸俗的PASS;不接地气,没有明确受众标签的PASS;张口就是几亿几亿投资的PASS,剩下稍微能过眼的也就一两个本子。
当然,好莱坞的编剧太多了,每年备案的剧本少说有几千个,从这个角度来看,伊娃自己招揽的人员先筛过一轮,已经打消了很多的本子。
“非要选一个拍的话,这个还行。”
莱曼最后挑出一本,他其实比较“苛刻”,那是他的话,这里面他一个都不要,一来产出比不高,他没那精力;要么就是对厂牌的艺术加持也没有,那就更没什么投拍的必要了,又不是拉拢人才,编剧的名字他都没听过。
“创作的时候有把握方向,讲的是二十世纪中叶一位警官缉捕当地黑帮老大,是根据现实事件改编润色的本子,此类成品倒让我想起《公众之敌》、《黑色大丽花》的调调,但没那么凛冽,有些怀旧黑帮片的味道,拍得行的话是能被一部分喜欢黑帮元素的观众接受。”
“你看的是这个啊,《匪帮传奇》。”伊娃注意到后,想了想,“威尔-比尔?一个有些胖胖的家伙。”
“你认识?”
“嗯,他以前是《灵书妙探》的分集编剧,在ABC干了几年。”
好吧,原来是电视剧编剧写的电影剧本。
莱曼看她确实有兴趣,多提醒了几句,“这个本子不算精彩,但也中规中矩,控制一下预算的话,在3000万左右还有拍摄的空间,不过这种警-匪对峙的戏码对演员要求较高,你得好好选人了。”
“我会的。”她一喜,在他脸啄了一下,“等要拍的时候我自己去跟利亚姆谈谈,你帮我提前打个招呼就行。”
“小事,需要公司投资吗?”
“我自己挣点零花钱。”
伊娃哈哈笑,受益于圈内名声以及《阿凡达》的加持,哪怕转型制片,也比很多同行更有竞争的资本,在法国那边的演艺界也混得开。
此事聊过,莱曼本身就很倾向女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不然每天浑浑噩噩的也不知道人生价值从哪儿体现,又看了会杂志报刊,忽又想起了另一件事,“说正经的,今年夏天你有时间也帮我跟跟《海王》项目,我不想温跟凯文有什么矛盾。”
凯文骨子里跟乔治-卢卡斯对待星战一样,都有些过于计较了,他倒不担心两人会不理智,只是担忧因为一点小事两人吵起来——但万一真出现因为一个道具的摆放问题吵起来,那才头大。干脆让凯文负责好大方向的制定就忙其他事,《海王》剧组交给温的团队和伊娃也好。
“你看啊,温那家伙性格不错,凯文也还行,但两人天天碰在一起,指不定就恶化。凯文……有时候管得太多了……”
伊娃虽有些好笑莱曼的臆想,但也答应下来。
终究人与人的相处,性格有时候比能力重要。
罗素两兄弟跟凯文处得来,中间不也有争吵,有时候还要莱曼去帮忙调解。
创作与执行,总归有碰撞,而相比于罗素,温跟他的关系更亲密,也更不愿看见有争执发生。
温不是听不进去意见,凯文同理,但最好避免。
这也算是莱曼的“鸵鸟”理论吧,换个不相干的,他都没精力去理会,管那么多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