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洪水(第1/1页)我身体里有银河系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红河世界。

    温马的祭司国王卢加尔扎克西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以击败了拉迦什第一王朝,占领了乌鲁克,展现了霸主之姿。

    但是不幸的是,他还没站稳脚跟,更没来得及向外扩张,真正地去成为一位霸主,长达数年的干旱便降临了,让他焦头烂额。

    大地龟裂,天降流火,饥饿的人们倒毙在路边,尸体发臭也没人收拾。

    成片成片的村庄死绝,变成鬼蜮。

    卢加尔扎克西想尽了办法,好歹维系了脆弱的平衡,没让他新生的王朝分崩离析。

    然而好不容易干旱结束,没过两天好日子,突然天降大雨,并且这一降就是连绵不绝,地里的庄稼全部淹死,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咆哮着淹没了沿途的村庄和城邦。

    红河中,无数动物和人类的尸体载沉载浮。

    那些有着光辉文明的城市被一个接一个地摧毁,在洪水面前,权贵、祭司、军事贵族、精锐的勇士和普通人一样无助。

    在这场灾难中,唯有帕鲁舒克城保存得稍稍完好,大祭司纳普西丁姆利用他的智慧,带领帕鲁舒克的居民避开了洪水的高峰,并且储存了一些粮食。

    他还命令人制造了不少的平底船,在他和帕鲁舒克的城主吉尤苏得拉的带领下,超过半数的帕鲁舒克居民迁移到了远离河流与洪水的地方。

    他们算是最幸运的城邦了,和他们相比,其他城邦都惨得多。

    比如说乌鲁克,城墙全部被洪水冲垮,居民死亡大半,卢加尔扎克西麾下无敌的军团也伤亡惨重。

    苏美尔人悲伤而绝望地挣扎求存,他们将这场灾难看作是天神的惩罚。

    认为是因为“人类太过吵闹”,所以主神恩利尔降下洪水来惩罚人类。(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暴风之神有权限降下洪水)

    但是水神恩基同情人类,因此托梦告诉了纳普西丁姆这件事,纳普西丁姆这才能提前做好准备,和吉尤苏得拉一起拯救了人类,没有让人类全部灭亡。

    接下来的数十年间,两河仍然每年泛滥,但是终究没有再出现那么大规模的洪水。

    在这艰苦的条件下,苏美尔人不得不提升自己的文明以生存,他们不断地发展出更高明的水利技术,发展出更优质的耕种技术,在洪水过后的盐碱地上,痛苦而艰难地生存着。

    ……

    黄河世界。

    舜上任以后,首先便流放了治水无功的鲧。

    鲧其实也很冤枉,并非他不努力,也并非他没实力,实在是天命不在他。

    他的水利技术的主要思路是建立堤坝,这其实并没有什么错。

    然而连年的大雨,让水势每年上涨,屡屡冲毁堤坝,让河流沿岸的城市和村庄被淹没,人口、牲畜、粮食都损失惨重。

    人们认为这都是鲧的错,恨鲧入骨。

    舜流放了鲧,是顺应民意之举,立刻得到了各部族的拥戴。

    但是,治水还是要治的吧?舜很聪明,他仔细思考后,将治水的重任交给了鲧的儿子,禹。

    禹同样有着共工氏的水利知识传承,同样出身于有熊氏,黄帝的后裔,在身份地位方面都非常适合担任治水的总工程师。

    当然,这个时候,其实舜并不相信禹能够成功地治水。

    只是舜需要摆出一个姿态,证明自己非常重视水患,努力想要解决水患。

    而禹这些年颇有贤名,而实力不算高强,修为仅仅是第三境。

    是有熊氏出身,不会导致大权旁落。

    最后,身份高贵,很适合背锅。如果治水不成功,将禹拖出去砍了,或者流放掉,便能够平息民怨。

    舜觉得自己将禹摆在治水总工程师的位置上,是神来之笔。

    一朝天子一朝臣。

    除了更换治水总工程师,舜还任命了诸多在帝尧时期没有得到重用的权贵和部落族长,比如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益、彭祖等,皋陶管理五刑,大禹治理水利、后稷主管农业、契主管五教。还有“八恺”“八元”,都被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虽然洪水仍然每年袭扰,但总的来说,整个天下进入了安定期,舜开创了一个政通人和的局面。

    话说禹上任以后,兢兢业业,将全部精力都用来治水。

    他是聪明人,看到父亲的遭遇,就知道会有什么在前方等着自己。

    如果治水失败,他被流放还是轻的,说不定连命都会丢掉。

    于是总结了其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

    他带领治水的民众,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一方面,他的治水策略确实有效;另一方面,鲧其实也为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泄洪之后,禹便带人修葺、加固鲧当年建筑的堤坝,防止洪水的再次爆发。

    经过十来年的辛苦,大河流域终于不再连年洪水泛滥。

    而老天爷似乎也终于不再为难大家,不再每日阴雨连绵。

    地里的庄稼终于不用被泡烂,人们的房舍不会被冲垮。

    人们认为这都是禹的功劳,禹的政治地位一时间高涨。虽然还没接近舜的威望,但是许多人都在议论,认为如果舜不再担任有熊氏族长,那么更适合接任有熊氏族长的其实是禹,而不是舜的长子商均。

    不仅仅是威望问题。

    在治水的这十几年里,禹汇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的麾下培养出了一大批的人才,更有无数民夫对他惟命是从。

    客观地说,如果这个时候禹想要夺取政权,发动政变,虽然不太可能成功地推翻舜,因为舜也有着巨大威望,但是绝对有机会将整个天下一分为二。

    不过禹并没有这么做。

    相反,他带着一些亲信,长期居住在阳城,而没有回到有熊氏本部的地盘,避免与舜发生直接的冲突。

    舜当然也不会主动对禹动手,以免炎-黄联盟分裂。

    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