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及的官员们会在每年夏天到各个村落里面,以法老的名义挑选一些壮汉,分配到尼罗河流域各个地方,来服侍国王,其中就用一些人被选去建造金字塔。这些壮汉,没有一个是奴隶,而是自由的农民。这些自由的农民的父辈或者祖父辈,有很多年轻的时候也被征召去建造过金字塔。他们一些人死在了施工现场,但是更多的人,最终是可以回到家中的。
尼罗河成就了古埃及相对发达的农业。尼罗河每年的泛滥,造就了大量的淤泥,使得尼罗河流域的农田特别肥沃,使古埃及是历史上第一个农民不用整天工作,就可以有足够粮食的国家之一。因此他们可以提供其他的劳役,像是建造金字塔。甚至有一些学者说,埃及根本不需要奴隶。
每个金字塔都有特定的采石场,胡夫金字塔也不例外,建造胡夫大金字塔需要500万吨的石块,采石场是在胡夫金字塔以南约半英里。采石场极其巨大,而且纪律严格,这里布满了估计有1500名从全国各地以国王的名义征召来的农民。他们在工作中熟悉工作程序,成为陵墓建造的熟练石匠。而整个工程则由大约两万五千名工人来完成。每个工人的分工都很明确:征召者、采石匠、运石匠跟工匠。采石场的每位石匠都使用一把铜铲工作。在采石场,除了石匠,还有一组负责标记的工匠,在每一个石块,标注上不同的符号,确保他们被运到金字塔之后,都被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平均每块石头重大约两吨半,关于搬运石头的问题,是困扰考古学家很久的问题,甚至关于外星人建造金字塔的说法,也是由于不相信古人类可以做到搬运如此巨大石头而引发的猜想。但是搬运石头的原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考古学家后来发现,水是关键!水是运石的润滑剂。埃及有一种特有的红土叫塔浮拉(音译),只要它变湿之后,任何东西都可以滑动。在现场有专门运送石头的运石匠,他们配备有负责拿着罐子不断洒水的工人,当运石匠把采下的石头耗费巨大人力一点一点翘上一种类似雪橇的铁底座上,然后洒水的工人开始工作,他们在雪橇样铁底座前洒水,运石匠则负责专心拉底座。几
十个运石匠步步艰难的在洒水工人播撒下的湿滑的地面上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拉着沉重的石头,一步步走向建造工地。工人们据推测是每工作九天可以休息一天。由于严格的划分,在采石场的工作的人不能踏进金字塔一步。进入金字塔工地,只有两条巨大的斜坡,一条是从采石场到金字塔,另一条则是从金字塔到尼罗河。这两条斜坡在金字塔西南角落交汇。没有起重机跟杠杆,建造金字塔的唯一方法就是利用砂石跟石膏混合以后堆砌形成高大的斜坡。斜坡表面是塔浮拉层面,然后再将石块一一的搬运上去。对金字塔所有的测量工作,都是由王室官养工匠完成。他们采用最原始的工具来检查石块放置的角度是否正确。简单的铅垂线跟木质的尺规用来检视每个石块,是否确实放平。一旦达到他们满意的程度,就有专人,把他们嵌入金字塔的外墙上。每个金字塔,都从这个程序开始,由外向内建造。要用手工完成超过两百万个石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建造了16年以后,已经有多达一千吨的石块,被采集雕琢,然后被搬运堆积到这个巨大建筑身上,但是这远远还没有完成。在这个时候,他们开始建造一个巨大的墓室。经过16年的建造,正在建造的金字塔顶端平台大概有十座足球场加起来那么大,在平台的正中央,则是墓室的位置,这个墓室,则是最终安放法老遗体的地方。墓室的顶部则是由离胡胡夫金字塔金字塔五百英里以外的阿斯弯(音译)采石场运来花岗石。总共有九块。每一块重大约50吨,并且需要200个人,才能移动它。每块石头的正中央有由红泽土(音译)标示的记号,这样来确保每块石头的正中央能对齐,这么重的石块,需要被完美的放置。整个金字塔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墓室。
建造到最后,金字塔不再使用主斜坡道,而是以爬金字塔的阶梯,来替代回旋的主斜坡道。金字塔顶端最后一块立体四方三角石块的正下方,有一个插榫凹槽,用来校对和使石块完美放置。在最后一块石头被放好后,主斜坡被拆除,石块上的阶梯也被削平,让主体形成一个完美的角度,每一个石块,都被精致的磨平,结果呈现四周闪闪发亮的三角锥体。
随着时间的久远而光泽退去,所以现在看到的金字塔与刚建成时有很大的出入。大约公元前2463年,胡夫法老参观了这座完工的金字塔。公元前2457年春天的清晨,胡夫法老死去,并最终安放在这座金字塔里面。棺木是罕见的香罗做成,但是内部没有陪葬的金银财宝。棺木就像是放置整个金字塔的最后一个石块,也是最重要的石块。他的石棺是由大理石做成的,当石棺盖落下,大金字塔,完成了它被建造的目的。
胡夫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0公里的吉萨高地,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
七大奇迹”之一。在埃及境内已发现的96座金字塔中,吉萨高地的祖孙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是最古老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即着手为自己修筑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大金字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误差不超过圆弧的3分,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塔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减短为227米,倾角为51度52分。塔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相当于一座40层摩天大楼,塔底面呈正方形。整个金字塔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它的四边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据估算,建造金字塔的石头每块重约2.5吨,总共需要230万块这样的巨石。如果用火车来装,这些石头能装60多万个车皮。那时尼罗河每年泛滥,淹没田野达34个月。农民和劳工们无法种地,于是他们找到了建造陵墓的工作。建成一座金字塔的工程可能要花费30年时间。由于埃及人的生死观及信奉太阳神的影响,认为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就像每天于东方出生及西方死亡,故金字塔都建于尼罗河西边。金字塔的建造反映着纯农耕时代人们从季节的循环和作物的生死循环中获得的意识,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只要保护住尸体,300年后就会在极乐世界里复活永生,因此他们特别重视建造陵墓。
公元前2613年,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即位。他希望自己死后居住在一座大陵墓里,于是决定建造一座最大的金字塔。这也就是胡夫金字塔。七大奇观中只有为首的金字塔经受住了岁月千年的考验留存下来。难怪埃及有句谚语说:“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13天后我们离开了尼罗河道,继续往东航行。一天后我们到达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31度,东经35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12月19日17点,到达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